03.07 如果任正非去管理国企,他的能力如何?

旭曰东升150412670


感谢您的阅读!

任正非太强势,是一头“不羁的狼”,你将他束缚住,哪能让他发挥“狼性”?我自己是在国企工作过五年,进来的时候是普通员工,辞职的时候,仍然是普通员工;工资从进来的2000多,到辞职的时候还是2000多,可能我活在的企业并非技术类很强的企业,可是我工作五年,坚持的原因,真的只是为了五险一金和稳定。


国企的稳定,就完全不适合任正非——在2019年初的时候,任正非说:

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有些南郭先生就掌握了行政权力,带来的后果就是更加僵化,因为只有僵化,他才好管理。

因此,华为要实现末位淘汰;因此华为要引进少年天才,让他们形成鲶鱼效应!这就是为什么出现了入职200万年薪的博士!

所以,以任正非的性格,他很难融入到国企中入,这里我们引用任正非自己讲述从军队退伍后,到国企的表现。

从军队转业,为创立华为之前任正非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那时候,他已经是这家小公司的副经理,他描述当时副经理是没有决策权,比如说来办公室主任,他并不知道;明天有一个新的职务他也不知道,但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他就要承担责任。

他描述的最清楚的是在当时他犯了很多错误,就是把钱借给了别人,最后没有拿到货,被别人骗了200万,后来虽然追了大部分的资金,但是这段经历却给任正非很深的记忆,所以,被迫离开公司的他只能寻求创业。

从他的角度考虑,在旧的体制下他没有办法,自己做决定也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此,他想不如自己建一个公司,自己做什么,自己想什么自己来承担,好坏自己承担。

有自己的主张,性格强势,是任正非不可能在国企长期工作的原因。如今的华为,已经发展成民营企业的骄傲,我们很难做,假设任正非如果在国企会是怎么样?但是我们可以确认,如果在国企的任正非,一定是没有华为了!


LeoGo科技


任正非到国企如果还把华为这套管理经营理念照搬过去,一准把企些搞亏损,负债累累,破产走人,甚或锒铛入狱,声败名裂。因为个人批签对科研的超高投入有转移、流失国有资产嫌疑;996的工作制是严重违反《劳动法》,任意开除职工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就这两条足够矣。

但任正非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企业家,他会很快适应国有企业的管理营运模式,再把自己的创新理念与之融合,扬国有企业资金雄厚,人脉关系网纵横的优势,也是会有所作所为的。但要把一个国有企业建成现今华为的成就和辉煌是不可能的。


老浪179048365


在什么位置想法也不一样的,什么叫体制问题,应该好好理解一下这句话。



活力每个365天


让任正非去管国企的话,他的能力真的是没的说,杠杠滴,如果充分授权的话,保准能够管的井井有条。

话又说回来了,咱们先不论他自己愿不愿意去做,仅凭从任正非为人处世与工作的一惯作风来看,其与“国企体制”确是格格不入,“尿不到一个壶里”,你这也确是在赶鸭子上架呀。


约克老师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人们看到的是,大量体制内的人往体制外跑,从而开启了中国千万民营企业雨后春笋般冒出,不断成长壮大,并有力助推中国经济崛起的壮观景象;在这过程中,很少听到体制外人们向体制内逆向流转,即使有,成功的案例极少,几乎没有。

在大型国企任职长达三十多年,并由业务需要,有机会与各类民营企业老板们打过交道,对此种假如的逆向流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即失败率很高;假如让华为任老爷子去接手管一家体制内的大型国企,纵然老爷子有百般武功,千钧本领,也很难逃脱失败的大概率。为什么?可以讲很多理由,但实质性只有一条,即是由体制内设定的"体制"所决定的。

比如,任总的华为高层管理人员,完全可以由华为董事会自己决定,但国企体制决定了,公司高管,包括党委书记,总经理,纪委书记乃至所有高级副职,都由省级国资委选拔任命,如果是央企,必须由国务院国资委任命决定,仅这条,任老爷子就受不了。

又如,任总或华为有自己的分配制度,可以自行对公司高管决定薪酬水平,目前华为高管,年薪(不含股权分配)在几百万或近千万很稀疏平常,但体制内的国企高管有具体规定,最高薪酬必须在百万以内,这一薪酬水平远远低于华为在职的中级干部,对任老爷子来说,这一薪酬不具有激励效应;显然,体制内的这条规定,任总更受不了。

又比如,华为的公司股权结构为“员工所有制",即股权覆盖到了近60%的资深员工,这一股权结构,意在让华为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不仅仅是为公司发展,首先是为了自已能够多劳多得,且还能够得到公司的利润;当下,国内一些国企也在试行“员工持股"改革,但大型,特大型国企,依然要求国有股份比例不低于50%,最低也不能再低于30%;显然,国企这一"大手笔“改革依然达不到任总的胃口;国人应该理解,国企改革若将90%以上股权让给员工,那么国企的性质会随之改变,这在当下的中国国企,尤其是大型央企乃至省属大型国企,难以也不可能做到。

再比如,体制内重大决策程序、机制与体制外民企完全两样;如华为这样的不上市民营企业,公司最高决策就在公司内部,公司可以完全掌控重大决策的资金,项目,成效乃至承担决策风险;但体制内的重大决策,如对外投资,重大技术研发,跨境投资或收购等等,必须由上一级国资委讨论决定,一般一项投资数亿百亿的决策项目,要经历无数次会议讨论,审议,可行性研究乃至由审计审核,其效率也许高于西方国家,但远低于国内的民企;可以说,两种体制的决策差别不仅仅是决策程序繁复,效率差异,更关键是,政府所属国资委远离市场竞争战场,感觉不到市场瞬息万变,更听不到市场前沿阵地上的"炮声",重大决策如果由企业的上级来决定,不仅跟不上快速变化的市场节秦,甚至作出的决策很可能与市场趋势南辕北辙。显然,假如此刻在国企任职的任老爷子会急得跳脚,会骂爹骂娘,但这一切已无济于事。

综述,让体制外的优秀管理人才流向体制内,这有没有这种可能?有,不过流向更多应该是国家政协,人大或非核心的政府机构,而要让体制外成功企业家流向中国大型国企,这很难,也不应该是我们深化改革的必然取向;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有这样的个案,并也取得了成效,这个个案会是中国其它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不会是华为任老爷子;为什么?原因太多,但其中一条,任老爷子的"狼"性文化就很不适合。


沈启群337


任总只适合私企管理,任总不适合国企管理的。私企与国企的生产目的性是不一样的,私企追求利润第一,没利润,任总的公司就要垮,所以任总拼命要求企业员工为他企业创造利润。国企不同,生产目的性以国家需求为主,社会需求为主,国企与国企之间有协作互助精神,为了一个国家需求,可以由几个企业共同承担各自的任务,协作互助共同完成,企业管理者,相互之间都为了共同目标(国家需求的产品)而努力。勿是象私企,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有些国家需求的产品,是无利润可图的。如原子弹。


玲玲80468293


任正非就是在国企混不下去了才做出了华为,

国企与民企是不同的运作模式,国企做决定需要层层审批,即便是最高负责人也不能随意擅自作主,需要经历一定的程序,而民企不同,民企是老板自己做决定,不需要经过谁批准,当然老板也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自负盈亏,

企业在市场中生存需要创新和探索未知,这天然上就要求企业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独到的判断,几乎所有的企业家在创业早期都是不被常人理解的,如果谁都知道能够赚钱,那就不叫创新了,比如马云,强东早期融资很困难,就是因为不被看好,

对于任正非来说,创办华为的时候肯定标新立异,因为那个时候任正非没啥资金,如果任正非在国企,他的决定是无法实施的,因为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意,这样就通不过,因此即便任正非到国企,作用也不同,


万事皆空70


私企老板和国企领导最主要的一个是公心一个是私心。这跟能力是两个概念。任如果去国企当领导如果还是私心那么他会想办法让这个国企破产倒闭,他在低价收购。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是他的基本原则。有公心者一般都会做吃亏的事,私心者就不会去做。这是本质所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国企可用任正非但不能重用。


协作精神


如果你妈当初和一个高智商高颜值的人结婚生出来的你一定不会问这么傻瓜也不想回答的问题,,你是穿越剧看多了吧,,,,


小木匠38923843


国企讲的是收入,而非利润,所以下面都有很多分子公司,这种业务链的关系很难实际为社会创造更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