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调四钓二,挂面食是两目,挂蚯蚓就变成三目或四目了,是不是没到底,该怎么解决?

等风不等你I


肯定是没到底。

垂钓新手或经验不足的钓者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调漂,不知道垂钓时应该调几目和钓几目。因此,不管在什么水域,不管钓什么鱼,不管使什么浮漂,不管是用什么钓饵,一直都是“调四钓二”的调钓法一条道儿走到黑,一个方法用到底。

什么是调目?

调目,就是通过加减铅皮而设定的浮漂与水平相交的平衡点。如果钓者调整后浮漂露出水面到五目,那么调目就是五目;又如浮漂露出水面是四目,那么钓者的调目就是四目。

什么是钓目?

钓目,是实际垂钓时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设定钓目和垂钓中调整钓目,都是在调目设定好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调整浮漂的灵敏度。

调目和钓目之间的关联

“调目是基础,钓目是修正。”这是垂钓中调整一支浮漂的最基本原则。钓目调整的原则是:钓目高于调目为灵,最灵敏的状态为双饵离底;钓目低于调目为钝,最钝的状态为铅坠触底;如果是调几钓几,则是以这个调目为基础点钓不灵不钝。

●转入正题

其他调钓法在此姑且不论,就题主的“调四钓二”来说,调目设定为四目,钓目设定为鱼钩挂面饵为两目,但是挂蚯蚓就成了三目或四目,这个变化很再正常不过。因为从质量上来说,面饵的比重大于蚯蚓,面饵的重量会将浮漂拉下比较明显的目数,如一目或者两目。但是蚯蚓的重量和面饵比起来要轻很多,用挂面饵的调钓状态再去挂比面饵轻很多的蚯蚓,调目的目数变化会很小,顶多也就是一目的变化,如果蚯蚓很细小的话,调目的目数变化会更小,所以就会出现题主所说的挂蚯蚓后浮漂还是四目的情况。

●解决方法

给蚯蚓“称重”。具体的做法是:将蚯蚓挂钩抛入水中,仔细观察水面上漂目的变化,比如漂目只下沉了三分之一目,就说明蚯蚓的重量为三分之一目重。挂蚯蚓实际作钓时,就要上拉浮漂,直到水面露出四目,这样就确保了钓饵触到了水底。如果挂了细小的蚯蚓后浮漂目数没有变化,还是四目,那么就要上拉浮漂直到水面露出四目多一点或者四目半的目数,这样同样确保了钓饵触到了水底,而且这样的调整不影响“顿口”的反应。

★结束语

调漂在垂钓的环节中非常的重要,直接关系到中鱼率的多寡,实际的作钓过程中需要临场换饵,那么就需要钓者及时的对钓目做出细致的调整。调漂本身就是一个细致的过程,调漂不能对某一种方法生搬硬套,而是要在垂钓的过程中不断的揣摩和及时的应变。


野钓鱼倌


调四钓二,挂蚯蚓这样钓会让你奔溃的,我看了有些回答简直就是粘贴复制,如果这样钓法在养殖塘或者黑坑还行,但是黑坑肯定不允许你用蚯蚓,一般使用蚯蚓都是野钓较多,为什么野钓调四钓二行不通?



一、为什么叫调四钓二

这种调漂首先是半水调漂,第一步,找底。有子线和没子线基本相同,抛竿上赶浮漂露出水面,此时的铅坠是躺底的;第二步,调漂。卸下鱼钩上的铅皮,以知道钓位大约水深,将浮漂下拉2/3个子线长度即可;第三步,修剪铅皮。就是修剪铅皮将原来看不见的浮漂,修剪露出水面,想钓几目通过修剪铅皮,现在一般浮漂比以往更为灵敏,有的都是调六目钓两目了,此类浮漂挂一个小鱼钩都会下层几目;第四步,再次找底。现在的鱼钩是浮在水层中央的,如果你是挫饵在下钩挂上一个鱼饵,每次大小要基本相同,看浮漂会下沉几目,拉饵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次挂一个大铅皮到底上赶浮漂,直至浮漂露出水面想要的目数,最后再稍微修正,上赶鱼饵的目数即可,吃法非常灵敏。



二、钓灵敏为什么不能使用蚯蚓

在使用蚯蚓时候调太灵敏根本无法垂钓,前面我说过了,野钓必有小鱼,小鱼只要一碰蚯蚓浮漂就会有反应,浮漂乱像非常严重,跟别说抓扣了,我个人建议挂蚯蚓最好还是调平水,避免小麦穗骚扰,过滤虚假星号。


本人回答的问题都是自己实践垂钓的经验,拥有野钓二十多年的经验,纯属个人看法,并非针对!


鲫鱼殺手


调四钓二,挂面食是两目。挂红虫或蚯蚓,有时成了3目或4目,便怀疑钩饵是否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少新手朋友常常一头雾水。

任何的调钓,是建立在对应鱼情鱼口的基础上。所谓的精准调漂,即是这一方式流程。只有掌握了调钓原理,融会贯通。对应了鱼情,适时调整,才是关健。

否则,就会出现调与钓之间的误区。就拿题主来说,漂调4目,单钩饵压两目,下钩饵轻触底或躺底,上钩悬浮。这是理论上的调四钓二。为什么说是理论上的呢?这个跟钓友的抛竿远近,落点精准与否,水底凹凸还是平整。饵团比重大小,状态是否一致等拿有关。稍有不同,钓目也是会有所变化的。故调虽有定数,钓却是无定目的。

看了我上面描述,相信各位也不难理解;红虫,蚯蚓由于在水中比重较轻,加之蠕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浮力,如果浮漂吃铅量稍大,而钩条子线又较小,那么,造成钩饵压不下漂目,达不到指定钓目是很正常的事。

那么,随着漂目的变化,钩饵在水里的状态,也发生了改变。漂目的上升(钓目),意味着起码上钩饵被提升。但在锁定了水深的状态下,幅度不大,充其量两目之间的距离,是轻微离底,还是轻触底取决于实际情况;跟漂大小,钩距大小有关。

既然弄清了漂目变化的原因,知道了所谓的精准调漂,其实没有精准一说,只是建立在理论状态基础上的原理而已。调只是手段,钓才是目的,找准鱼口是关健。那题主的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觉得离底无口,可以上推浮漂以微调的形式加以解决。以对应鱼口,纠结于调几钓几大可不必。顺祝各位钓友大鲫大鲤!


鱼不开口咋整


调四钓二,挂上面食露出两目,挂上蚯蚓则露出三到四目,钩子是否已经到底?

根据你所说的这种情况,钩子有可能没有到底,但也接近到底。

因为面食饵料的比重比较大,所以会把浮漂两目压入水中。但蚯蚓在水中的比重比较小,浮漂的压水目数就会减少。就会产生楼主所说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可以选择钓纯的办法。因为你调的是四目,我们挂蚯蚓,垂钓的时候。可以让浮漂露出五目或6目。调低目调高目。这样就能确保钩子已经到底。

因为浮漂调的平衡数在四目,钩子触底后,浮漂的平衡力被打破,减低了重量,浮漂目数自然就会上升。





爱钓鱼的老朱


对的,挂蚯蚓是没到底,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你要钓4目以上就可以了。

分析一下原因

调四钓二,挂面食双钩是到底状态,这个时候该换蚯蚓,双钩重量变轻,不足以抵消浮漂的浮力,所以双钩在水底应该是悬浮状态,肯定是离底的。

解决方法

其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你现在挂蚯蚓双钩悬浮露出3目到4目,说明双钩重量跟浮漂3、4目时候的浮力相同,这个时候你钓4目以上就能保证双钩到底了,如果要钓灵一点就钓5目、6目,要是钓顿一点可以钓7目、8目,这个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或者实在不行那你就挂蚯蚓重新调一下漂也可以。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海抓鱼潜水摸虾


看到题目,我就一直在想,怎样通俗易懂地来聊一聊这个问题,很多钓友觉得台钓调漂很复杂很深奥,包括我自己几年前初识台钓时,也是琢磨了好久。其实,弄明白钩饵、子线、铅座、浮漂在水中的关系后,就不难了。

调四目

调法。重铅找底后,漂尖到铅坠的距离是水的深度。然后下拉浮漂两个子线长度(其实浮漂下拉只要超过下钩子线的长度即可)。下拉浮漂后抛入水,浮漂会被重铅完全拉进水里。这时减铅,让浮漂露出水面四目。这个四目就是“调四目”。那么此时,漂露四目,铅坠、钩、子线是被吊在半水里的。


挂面饵钓2目

刚才调好的4目,钩子线是被吊起来的,如果此时在钩上加重(例如挂铅皮或挂饵料),钩就会下沉,且把浮漂往下带。这时,多数情况下饵料沉底,浮漂被拉进水里黑漂。这是再把浮漂往上赶,露出两目,即“钓两目”。

那明明是调四钓二,为何有时出现钓三目呢?

一、蚯蚓自带浮力,没把钩压到底。

二、水底不平,遇到斜坡。

三、饵料比重不一或者大小不一。

总之,野钓调几钓几也就是个参考,因为野钓水域复杂。影响钓目的因素有很多,若是差一两目,问题不大。不过挂蚯蚓作钓,我还是建议调二钓二或钓三目!

我是墨海,一名喜欢野钓的八零后,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墨海游钓


根据你诉说的情况看,如果你挂面食可以钓两目,不动浮漂,把饵料换成蚯蚓的话,可能钩子没有到底,但是离底最多两目的距离,甚至轻触底。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的用对方法。

平时我们去一个陌生水域,调漂找底是必须要做的,这里说一下为什么要每次去都要调一次漂?每个野外的水域,水的比重都受水质的影响,所以每个水库对浮漂的浮力都有区别,你在某个水域调的是两目,换另一个水域或许就变成了平水,所以到不同的水域进行验漂是很必要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调漂时我们正常调四目,需要挂饵找底时,必须做的就是称饵重。空钩半水调四目,双钩挂饵,不动浮漂再抛入进水,看我们的双饵可以拉下浮漂几目,一般挂搓饵,漂尾基本会被全部拉入水中,但是如果我们挂蚯蚓,也许只能拉下一目或者一目都拉不下去,这样的话搓饵可以实现调四钓二,但是挂蚯蚓就是无法实现调四调二。

应对这种情况

一,我们可以更换浮漂, 更换一支吃铅更小的浮漂,让蚯蚓可以拉下更多的目数,来实现调四钓二。

二,使用面食时,我们可以调四钓二。使用蚯蚓时,可以钓五或者钓六,这样不用更换浮漂,也方便我们随时切换饵料。

以上两种方法请钓友结合鱼情来使用。

我是“二兵学钓鱼”,欢迎各位钓友多多教导,共同探讨,学无止境,希望在钓鱼的路上,与钓友共同进步。


二兵学钓鱼


就一般的浮漂来说,调4钓二,是指挂上饵料钓2目,题主也说了,挂面食是两目。其实这里面就有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我不知道你用多大的漂?如果2、3克以内的漂,就现在的饵料重量来说,空钩调4目,面饵压下的目数不止2目,挂上面饵钓2目说明你浮漂向上拉动了。然后换成蚯蚓,变成了3、4目是很正常的,因为蚯蚓没有饵料重。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没有到底呢?很简单,你把浮漂向下拉,造成双钩离底的状态,挂蚯蚓看一下是几目,你不是调4目吗,挂上两个蚯蚓如果变成3目,那你钓4目没问题啊,肯定到底了,如果变成2目,那你钓3目也肯定钓底。明白了吗?

所以很多新手迷糊是因为没有称饵重,知道饵重后,就不会怀疑自己是否到底了。别太相信网络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复制粘贴的,甚至自己都说不太清楚的。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蚯蚓或者红虫,调目要低一些的原因。

简单归纳说一句,正常情况下,只要钓目大过饵重就肯定钓底了。就这么简单,如果觉得说的不错就点个关注呗,一起交流钓鱼那些事。


钓鱼人乌兰


从你的描述中,我分析的结果是至少有一饵没到底,也就是上饵一定没到底,至于下饵有没有到底说不准,因为连你自己都无法完全确定钓目。当钓目为3目的时候下饵一定是到底的,但是如果钓目为4目,那么下饵就很有可能没到底,也就是双饵都离底。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上移浮漂改变钓目

向上移动浮漂,将调4钓2改为调4钓5,或者是调4钓6,也就是增加水线的长度,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至少下饵一定到底。但是这种做法的缺陷是水线容易发生松弛,造成灵敏度降低。

方法二:增加铅皮改变调目

在原有铅皮的基础上增加一点点铅皮,也就是将调目改为2目或者是1米,钓目维持不变,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至少下饵到底了。改变调目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些,需要增加铅皮,而且还需要重新调漂。

方法三:更换吃铅量更小的浮漂

在调4钓2的情况下,双饵无法将浮漂下压2目,很明显是因为浮漂的吃铅量太大所导致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更换一支吃铅量更小的浮漂,至少要保证双饵能够将浮漂下压2目以上,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双饵都到底。其实千万不要认为一饵触底一饵悬浮灵敏度很高,这样的调钓非常容易出现脱钩跑鱼以及空竿的现象,建议还是让双饵都到底比较好。想要增加灵敏度应该使用吃铅量更小的浮漂,并且使用漂尾较细的浮漂。


眼镜哥说鱼


浮漂调钓对于如鲫鱼这类小型鱼尤其重要,值得钓鱼人仔细研究。那么对于调四钓二出现的问题,笔者看法如下:

1、问题核心:调四钓二挂饵后,一钩悬浮、一钩轻触底,压下两目露出两目。那么浮漂下方的水线的长度已确定。而悬挂蚯蚓后,露出目数变成了3目或4目。原因在于蚯蚓比重小,质量轻,相较与钩挂面饵的状态,浮漂有剩余浮力,所以带动鱼钩上浮,也就是整个水线上移,即下钩由轻触底变成悬浮。

2、如何解决:既然水线整体上移,钩饵轻了,露出浮漂的目数多了,达到了新的平衡。问题的关键只要抓住蚯蚓质轻这一因素即可,所以通过增加铅皮来抵消,因蚯蚓轻而减少的质量即可,那么整个水线将会重新下移,达到新的平衡。

3、其他可能:当然除此之外,仍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调四钓二之时浮漂调钓,本身就不精确,饵料由于太小,呈现的浮漂状态也是露出2目,但双钩均是悬浮状态。这种情况下,再通过增加铅皮微调,是难以实现的。不如重新着底、调钓更便捷。

写在后面

浮漂的调钓核心,笔者认为主要有点:一、双钩的状态,能够通过浮漂调钓、饵料搭配确定鱼钩是悬浮还是离地。二、通过增减铅皮,从新确定浮漂平衡,以免饵料更换后,再次着底。

浮漂调钓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无法是原因平衡破坏,通过其他手段,达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