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古代太监不允许识字,为什么又能宣读圣旨?

星151226


对于太监识不识字,能不能宣读圣旨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有很大的误区。今天关于这个问题的讲解可能会颠覆大家一直以来对皇帝和宦官的认知。



误区一:所有太监不识字

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做太监?几乎都是家境比较贫寒的人,中国自古都比较重视男丁,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哪有人会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做太监呢?还有就是一些流民孤儿或者被人贩子拐卖的孩子,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怎么上过学,不识字。

皇宫在挑选太监的时候也是会有所区分的,挑选的太监自然是不认识字的占大多数,毕竟皇帝每天要处理政务和军务,有太多秘密了,怎么可能会放一群隐患在自己身边呢?所以大部分太监确实是不认识字的,但是会有一小部分做特殊工作的太监才可能会被安排去学习认字,毕竟全都是文盲也不利于宫内的日常管理,明朝的时候,宦官还被赋予了“批红”的特权。


误区二:圣旨都是太监负责宣读的

我们时常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皇帝将圣旨交给身边的太监,然后太监去到大臣家里去宣读圣旨这样的画面,其实大家受影视剧误导太深了,真正的历史上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的。



在古代,圣旨这个东西可不是太监能随便碰到的,大部分的圣旨都是由专门的大臣去宣读。圣旨的制作、拟写、盖章、传达这一系列工序都是有专人负责的。可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皇帝大笔一挥写完圣旨,盖上章,太监立马奉命去传旨。事实上一份圣旨的产生可没这么简单,当然,太监在传达命令上也不是丝毫没有用处,对于宫内的旨意比如对各宫娘娘传旨一般是由太监来完成的,毕竟大臣是不能进入后宫的。即使有也很少有是纸质的圣旨,由宫里特地培养的大太监去完成,更多的是直接传口谕。



误区三:皇帝亲手拟写圣旨

不仅不是太监宣读圣旨,甚至皇帝是没有拟旨的权力的,是不是又颠覆了大家的认知呢?确实是这样的,中国古代从很早开始就剥夺了皇帝拟旨的权利,在秦汉时期,拟旨这样的工作是由丞相来完成的,那时的丞相有很大的权利,当然也会出现很多丞相专权的现象。



到了隋朝时,有了三省六部制,大家各司其职,这样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圣旨是怎样“炼”成的?首先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针对某件事情进行圣旨的初步拟定,然后交给中书令,中书令对其进行修改补充,完成之后交给皇帝过目。皇帝看过之后认为可以就会盖上印章,如果不满意就会用红笔圈出并写上意见,驳回到中书省重新修改。

过了皇帝这关的圣旨还没“修炼”到家,它会被下发到门下省进行审核盖章,门下省如果认为不行的话还是会被驳回,皇帝同意也没用。没有被门下省盖章的圣旨是不能生效的,就是一张废纸,最后完成所有工序的圣旨“出炉”后,由翰林院的翰林承旨外出进行宣旨。所以说,绝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简简单单的一份圣旨就出现了。


小姐姐讲史


宦官不得干政!宦官不得识字!宦官无权宣读圣旨!

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皇帝大喊一声:“拟旨!”然后身边的大臣或宦官就拿出一张空白圣旨,皇上一边说大臣或宦官一边写圣旨,写好后递给皇帝看一眼,觉得没问题直接盖印就直接给太监去宣读。

何等的儿戏!其实这些都是没文化的导演和编剧意淫瞎编的!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逻辑无法自恰的情况。

实际情况是古代皇帝是没有权利拟圣旨的!

您没有看错!中国古代从很早开始,拟旨的权利就已经被从皇权中剥离出来了,秦汉时期由丞相代替,正因为丞相有此权利,所以一度对皇权构成威胁,如赵高联合丞相李斯假传遗诏。

所以西汉后期,丞相制度就已经被实际取消了,改有尚书令代替。再到隋朝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分化了丞相的权利,其基本结构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以唐朝为例,首先需要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们针对某事拟出圣旨初稿,然后交由中书令选择并将以修改润色,完成后上交皇帝。

如果皇帝觉得满意,就会加盖印章,如果不同意就会用红笔在空白处留下意见驳回中书省,在继续进行修改,重复以上步骤。

对于盖章同意的圣旨,会下发到门下省,审核盖章,如果门下省觉得内容不行就会被驳回,就算皇帝同意了也没用。没有门下省的盖章,这就是非法圣旨。所以此时的圣旨开头都是“门下”二字,明朝才出现“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对于通过的圣旨门下省就会安排下发颁布给尚书省,由尚书省根据内容领导六部安排实际执行。

如果有要外出宣读的圣旨,也绝不会找太监,古代翰林院有一个官职叫“翰林承旨”就是专门做这份工作的。且宣读过程也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会提前通知到接旨人,选择吉时高搭彩棚,焚香沐浴,摆下香案迎接圣旨。

且实际圣旨最短的也有2米,圣旨还有5米长的,不是一个人可以宣读的,一般需要好几个人在前面打开,宣读人站在后面读旨。绝不会出现影视剧中一个太监拿着手里读的情况。

当然也许会有钢筋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比如明朝太监的权利就非常的大,读圣旨也是有可能的。的确明朝的时候宦官地位得到了提升,朱瞻基甚至还设立学堂供宦官读书。

但是明朝的太监的权利终究还是来自于皇帝,主要是皇帝的驳回和盖章之权,所以明朝太监地位最高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握盖章权,其次是秉笔太监,就是代替皇帝批红拟写意见。但如果涉及到拟旨和颁旨就是内阁的势力范围,所以冯保需要和张居正联合才能把持朝政,如果敢直接去宣读圣旨,会被勇猛的文官们直接撕碎。


潘不安讲究史


看过古代电视剧的观众总是能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身居高位的太监,面对跪拜的群臣,拂尘一甩,打开圣旨,然后开始宣读圣旨内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但是,电视剧并不是历史的真实再现,更多的还是为了影视效果而胡编乱造的。

古代太监的文化程度

太监原为官名,明朝时太监这个职位均由宦官担任,渐渐地所有宦官均被称为太监。

太监是皇室宗族在宫内需要大量杂役,但宫女又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也不许男性出现在皇宫内而产生的一类人,说白了他们就是打杂的。

所以说不是不允许识字,是根本就没必要,而且大部分太监都是由于家庭贫困,才会选择净身到宫里谋条活路,所以一般的太监进宫前就是白丁一个。

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外,其他都没有严令禁止过不许宦官干政,所以太监识不识字就要看他本人的受宠程度决定了。

但在明朝永乐时期之后,宦官逐渐得宠。直到宣宗时期,改太监不得识字祖制,还在宫内设学堂供太监识字。所以说真正严令禁止不给太监识字只有明朝开国到宣宗这段时间。

宣读圣旨真的是太监吗?

古时候圣旨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东西,明朝之前有一个名为翰林院的机构专门为皇帝拟旨,明朝之后也有皇帝亲手书写圣旨的情况。

圣旨生成后经过机构审核交给皇帝过目,确定无误之后盖上玉玺后生效,再由钦差大臣传达,不难发现这期间并没有太监宣读圣旨这个环节。

就连宫内嫔妃的册封所宣读的金册,也是由女官担任的。

所以作为宫中杂役的太监,一般是没有资格宣读圣旨的,最多就充当一个为皇帝向嫔妃们传达口谕的角色。

小知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也不是历朝历代通用的,而是明朝朱元璋之后才开始有的,在之前的元朝为蒙古人统治,圣旨会以“长生天……”作为开头。

而再之前的朝代,如唐宋时期,圣旨一般是由门下省拟写,经过审核之后由皇帝盖章生效,也就是说皇帝本人并不用亲自写圣旨,所以一般是由“门下……”作为开头。

并且明朝时期开始流行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要么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断句,要么就一气呵成说完八个字,并没有四四开的说法。


正一品贵妃


明朝太监大写的不服,大明王朝的太监首领可是有着“内相”的称呼。

明朝太监读书这件事,还得追溯到明朝永乐大帝宣宗时期。在洪武大帝时期,朱元璋在废除宰相之后,亲力亲为大小奏折一把抓,每天能批奏折到深夜。永乐大帝当然没有老爹朱元璋的能力,又不能违法祖制再设立宰相职位。

永乐大帝进一步玩善一个好吧发,在朝廷设立内阁制度,选取博文多学的朝臣成为内阁大臣,内阁大臣只能在在奏折写上自己意见。起初在用了时期太监不得读书还是被严格限制,但到了明宣宗时期,皇帝懒惰了,竟然从宫外请读书人教这些太监读书,太监一旦有文化就有了对抗朝廷内阁的资本。所以从明宣宗以后,皇帝只需要决定朝政大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就由司礼监首脑决定,不过在永乐朝最终的拍板决定的还是永乐大帝本人。

这在永乐大帝时期运转的挺好,但是子孙一代不如一代。形成了内廷和外庭相对抗的局面,太监可以下放到地方,与当地的文官政府相对抗。甚至在明末的时候,形成了阉党和东林党对峙的局面,两党相争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大明亡国。


陆弃


现在很多电视作品中都有这样一个清洁,皇帝要颁布一道圣旨时,是由他身边的太监带着圣旨去颁读的。可是在古代宫中,明文规定太监不得干政,不得识字,那么读圣旨的太监又是怎么能够去颁布圣旨呢?

其实事情并不是我们平常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

认知的错误

其实,在真实情况下,宫中的太监并不是完全不识字的,凡是太监进宫,肯定是要伺候皇上的嫔妃或者众多皇族的,不认识字,没有学识,根本无法伺候众多嫔妃,而且宫中规矩众多,不识字的太监根本没法理解,所以宫中的太监还是识字的比较多。

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太监,他们不仅仅能识字,而且干政,最后做到权倾朝野的地步,比如著名的唐朝时期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等。

颁布圣旨的人不是太监

等到皇上的圣旨要下达的时候,宣读圣旨也根本不是电视剧那样,几个人谈着话,突然来了一道圣旨,跪地迎接那么简单的。

古代有专门的一个“翰林承旨”职务,这才是古代专门负责外出宣读圣旨的,而且宣读之前会提前通知,做好准备,排面、焚香沐浴什么的都是需要的。

而太监可以做什么呢?一般来说,他们只需要去传递口谕,不需要出宫,也不需要认识太多的字,也不否认有极少数由太监宣读的圣旨,那也是一些特殊情况,毕竟有专门负责的部门,这也不是太监的本职工作。

所以古代中,太监是识字的,但是压根就不是由太监去宣读圣旨的!


丫丫说史


古代太监大多不识字,为什么他们却能宣读圣旨呢?原因很简单

要说现在啊,要是谁骂你太监,你肯定得急,因为骂人太监算是很过分的了,不过谁能想到,太监这个词,在古代不仅不是骂人的话,其实还是一种尊称呢?要知道,古代的太监其实是个官名,而且品阶不低,是正四品的官职了,宫中那么多的内宦,能让人称呼他为太监的,却寥寥无几。所以说,每一个太监,其实都说是官中的顶尖人物了。

太监,又成内宫宦臣,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他们主管宫内事物,且太监的选拔也是极为严格。他们需要从小就开始进入皇宫,不是说每个进入皇宫并成功净身的人都能够称为太监,就像现在的人们考公务员一样,在成为太监之前他们需要做一系列的考核,考核成功后还需要皇帝亲自进行面试,面试成功后才能当上太监。

其实在古代地位不高太监是不可能读圣旨的,他们连碰的资格都没有,而且皇帝自己也很少写圣旨,写圣旨的都是字写的漂亮的人,读圣旨的都是几品官员,简单来说官做不到一定的位置也木有资格读圣旨。太监能宣读的都是宫中嫔妃的一些口谕而已。

圣旨草拟成之后,是派一些专门宣读圣旨的大臣去相关部门宣读,而宣读圣旨的人一般也都是一些地位,官位较高的人,所以,宣读圣旨的过程太监是不参与其中的,甚至,有些地位较低的太监,连圣旨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又谈何宣读呢?

其他的地位不高的,也就平时宣读一些妃嫔的旨意了。而且古代的大事往往是由翰林院起草文书,再由皇帝专门任命的钦差大臣来宣读圣旨,所以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圣旨都由太监们来宣读的,他们也没厉害到那个地步啦。所以说,古代的太监们,都不仅识字,大部分都还文化素质挺高的,宣读圣旨这件事情对他们来说完全没难度。小伙伴们,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花间雨屋说历史


方圆论坛在线

事实上古代太监不允许识字这是一个最大的谎言。中国历史上不允许太监识字的皇帝屈指可数。掰着手指头算,历朝历代也就朱元璋一个皇帝对太监充满了戒心。并且明令禁止太监不允许识字。但该条例也就维持了朱元璋洪武年间这么短暂的时期罢了。朱棣上台之后不仅废除了朱元璋不允许太监不许识字的规定。甚至朱棣还废除了朱元璋不许太监干政的条例。


其次,很多人都是被现在的影视作品给误导了。在古装剧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皇帝不管是拟旨还是宣读圣旨都是派遣太监去做。但事实上这再真正历史上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正常情况下,拟旨和宣读圣旨从来不会假借太监之手。从秦汉时期开始拟旨的权利就归属丞相所有。要不然历史上赵高想要发动沙丘宫政变伪造秦始皇遗旨为什么还需要丞相李斯呢?就是因为拟旨的权利在丞相手中。没有李斯亲自拟旨。所有的圣旨都是矫诏。

而且即使在宣读圣旨这个环节,太监也是没有权利插手的。古代朝廷之内有一个专门宣读圣旨的官职。这个官职名为“翰林承旨”,翰林承旨属于古代翰林院编制。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替皇帝宣读圣旨。而且宣读圣旨也都有着严格的步骤。并不像影视作品中演的接旨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圣旨会到。实际上古代翰林承旨在前往接旨人家中宣旨的时候会提前通知对方。而对方需要沐浴更衣,焚香扫榻等待翰林承旨前来宣读圣旨。这其中每一个步骤就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如果哪出了错很可能就会被御史给参一本。


话又说回来了,在古代大多数的朝代,封建君王统治者不仅不会禁止太监读书识字。相反他们还会赋予太监更大的权利。比如曹操的爷爷,东汉时期的大宦官曹腾。他不仅被封侯而且还是东汉时期权极一时的人物。再比如唐朝中后期李辅国,高力士,仇士良等权倾朝野的太监。而宋朝时期的太监不仅需要识字,而且还需要懂得政治和军事。因为宋朝时期会时不时的被委派为监军。明朝时期更是出现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所以识文断字对他们来说那就更是小意思了。虽然这个时期太监经常有越权拟诏的时候。但是毕竟只是一定的短暂时间段内。并没有形成传统。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很多情况很多事情手指口述就可以了,不认字但是不排除提前背下呀,就像古时候入洞房,面对下图,难道还要会识字才行吗?



我是你的眼—87


皇帝的圣旨都是由翰林院拟定,然后交由皇帝审阅,如同意则皇帝御玺,否则会用红笔在空白处留下意见驳回翰林院,在继续进行修改,重复以上环节。圣旨会下发到门下省,审核盖章,如果门下省认为存在问题就会被驳回,就算皇帝同意了照样不好使。所以此时的圣旨开头都是“门下”二字,明朝才出现“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翰林院设“翰林承旨”专门负责宣旨工作,实际圣旨最短的也有2米,圣旨还有5米长的,不象电视剧上由一人宣读,而是按严格流程,选择吉时高搭彩棚,焚香沐浴,摆下香案跪接圣旨,一般需要好几个人在前面打开,宣读人站在后面读旨。

在西汉先秦之前,宦官并非都是“阉人”,东汉开始才只有阉人能出任宦官,并称之为“宦官、内官、内侍、中官、中涓、中贵人等等而非叫“太监”。

太监本来是一个官名,始于唐朝。唐高宗时,用宦官出任中御府的“太监”、“少监”等职位。明朝时,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主官以下叫宦官。明朝宦官达到了顶峰号称10万宦官,能被称为太监的不到50人,到明朝末年太监权力越发不可收拾,“太监”这个称呼才扩大化,到清朝时太监泛指宦官了。

在唐朝时期太监是高级宦官,更是识字的。唐中后期,宦官干政,出现很多李辅国、高力士、仇士良等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宋朝的太监不仅识字,还经常出去监军,童贯,不仅监军,还出使过契丹。

到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规定宦官不得识字,还把太监的级别降低了。宣宗朱瞻基上台以后,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自此以后,明朝开始出现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等,必须有文化的太监才能担任的官职。所以说太监不识字,只是在朱元璋短暂的时期。其他的时候并没有以法令的形式颁布。

清朝时,太监也是识字的。慈禧身边的大太监安德海,知书能文,通《论语》、《孟子》诸经,而李莲英不仅识字,而且在书法上还很有造诣。


美丽青春您真痘


首先,在大多数时期,太监因为业务需要,是必须识字。

在西汉先秦之前,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到东汉时,才规定只能阉人才能出任宦官。而此时,宦官还不叫“太监”。而是叫做:宦官、内官、内侍、中官、中涓、中贵人,等等。

太监本来是一个官名,始于唐朝。唐高宗时,用宦官出任中御府的“太监”“少监”等职位。此时,只有级别高的宦官,才能被称为“太监”。明朝时,内廷有十二监,主官均称太监,主官以下叫宦官。清朝时,宦官与太监成了同义词。

东汉时,宦官出任中常侍一职,负责传达诏令,掌理文书。此时,肯定是识字的,不识字的干不了这个活。

在唐朝时期设内侍省,宦官负责传达诏旨,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此时,宦官是识字的。太监是高级宦官,更是识字的。唐中后期,宦官干政,出现很多权倾朝野的大太监。例如:李辅国、杨思勖、高力士、仇士良,等等。

在北齐时期,还有一个“宫教博士”的官职,由太监出任,专门教宫女经、史、庄老、书法、棋艺等等技艺。

宋朝的太监不仅识字,还经常出去监军。例如:童贯,不仅监军,还出使过契丹。

到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打压太监,规定宦官不得识字,还把太监的级别降低了。但是,朱棣很喜欢太监,他能打进南京,就是太监向他透露的消息。所以,朱棣重用太监,还让太监出任监军,掌管东厂。宣宗朱瞻基上台以后,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自此以后,明朝开始出现掌印太监,秉笔太监,等,必须有文化的太监才能担任的官职。

《明史》记载:(太监)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

明朝的大太监王振,是举人出身,也算是满腹经纶。

清朝时,太监也是允许识字的。慈禧身边的大太监安德海,知书能文,通《论语》、《孟子》诸经。而李莲英不仅识字,而且在书法上还很有造诣。

其次,既然太监识字,宣读圣旨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很多时候是可以由太监去宣读圣旨的。例如,东汉时,宦官就有“传达诏令”这一项职责。

汉朝以后,一般是由“中书舍人”掌传宣诏命。唐朝也是,由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和宣旨。

不过,皇帝也会制定专门的“钦差大臣”宣旨,也可以是太监。例如,明清时期,在京大臣的奏折、表章若获准,需要自己按照规定到礼部朝房听候宣旨。此时,由礼部仪制司主事负责宣旨。

如果,是在外地,皇帝会钦点官员或者太监去宣旨。例如,外地官员受处罚,就需要钦差大臣上门宣旨了。当然,如果是国家政令一类的旨意,可以直接通过驿站诏告天下。

(文|勇战王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