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有何不同?哪种好?该如何选?

汪青兰


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有何不同?哪种好?该如何选择?

保和丸是临床上治疗食积症的常用中成药,在生活上,有些人的饮食习惯特别不好,饮食不节,很容易出现吃完胃脘胀满或者胀痛,嗳腐吞酸,或者呕吐一些不消化的食物,腹泻等等症状。

保和丸

首先来说一下保和丸,保和丸是由焦山楂,六神曲,炒麦芽,制半夏,陈皮还有茯苓,连翘8味药药物,方中重用焦山楂,可以消除一切饮食积滞,尤其擅长消肉食油腻积滞。这个可以使食积消化,胃气平和。凡是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而胃脘胀满胀痛,消化不良,泛酸呕吐等都可以选择保和丸。

加味保和丸


那么对于加味保和丸来说,适用于一些患者平时脘腹胀满疼痛,肚大青筋,面黄肌瘦,没食欲,消化不良,整个人看起来都十分虚弱,这都是因为脾虚,气滞导致的,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补脾理气,所以这时候吃加味保和丸更适合。

越鞠保和丸

越鞠保和丸和我们的情绪有关系,有时候因为情绪不畅,肝气郁结,受气,肝气不舒等导致我们食欲不良,没胃口,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越鞠保和丸来开胃促进食欲,还可以疏肝理气。适用于长期工作压力大,心情压抑的人引起的消化不良,易怒等情况。

关注我!带您正确养生,改善脾虚问题!分享养脾干货!


脾胃范儿


保和丸出自朱震亨《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具有消食和胃之功,治大部分因食积所致的积证。方中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尤善消肉之积;神曲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健脾消食,善消酒面之积;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肺经,有燥湿醒脾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有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入脾、肺经,有理气燥湿和中的功效;连翘味苦,性微寒,入肺、心、胆经,有清热散结的功效;莱菔子味甘、辛,性平,入脾、胃、肺经,“食积即痰也”“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其有消食化积下气的功效。

从生理上讲,脾胃位于中焦,其位置非常重要,犹如国土之中原地带,属承上启下、由内及外之枢机要地。胃主受纳,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将水谷分清降浊,“清”者,由脾运化,分布全身;“浊”者,降至小肠、大肠,进一步消化后排出体外。脾胃位于中焦,是身体最显要的位置,具有通和、承接上下焦的作用。所以,《黄帝内经》上讲:纳食入胃后,水谷之精微经过脾气的游溢,四布全身。而长寿的秘诀,《黄帝内经》强调的就是“饮食有节”。

从病理上讲,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则水谷不化,积于中焦。首先表现为脘腹痞满、呃逆、呕吐、腹痛、便溏等,进一步会影响全身,如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恍白,失眠多梦(胃不和则卧不安)。日久则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所以,《黄帝内经》上说,沉溺于酒色,不注意饮食起居,到了50岁身体就衰败了,谈不上什么长寿。

“和”,包括脾胃和、土木和(脾与肝和)、水土和(肾与肝和)、金土和(肺与脾和)等,这其中首要的就是脾胃和合。中安则大治,中乱则皆衰,中原之于全身,至重至要。

保和丸,就是保中和,中和乃大治,身体无恙。饮食乃天生大事。

食积之证有因饮食不节所致,也有因脾胃素弱所致,久病脾胃损伤亦可致。对于简单食积之症,用保和丸治疗就可以。若病情复杂或有许多兼证者,则需辨证施治。

保和丸是治疗食积的经典药物,传统的保和丸是每丸重9克的大蜜丸。成年人可以每次1-2丸,每日1-3次;小儿可以每次半丸-1丸,每日2次。

加味保和丸:保和丸去掉莱菔子、连翘,加厚朴、枳实、枳壳、香附、白术,加强了行气导滞的作用,尤其是可以增加肠蠕动以促进消化。

越鞠保和丸:越鞠丸亦为出自《丹溪心法》的名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组成,具有行气解郁的功效,尤其适宜于食郁证。在越鞠丸5味药的基础上,加木香和槟榔2味药,增加行气消食的作用。


男科王传航教授


欢迎阅读,分享健康科普,传播中医药文化!

药物没有好坏之分,只辨证准确,对症下药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

既然上述三种中成药名称中都含有保和丸,说明他们功效有相似之处。先来说说保和丸,

保和神曲与山楂,半夏茯苓莱菔佳,

陈皮连翘清和胃,饮食积滞皆能消。



这首方歌已经表述的比较明了了,主要治疗食积导致的,腹胀,吃不下去饭,口臭,嗳气,吐酸水,腹泻夹杂未消化食物或者便秘。方中药物神曲,山楂开胃消食,半夏,茯苓,莱菔子,陈皮,健脾化痰行气,因为食积容易化热,故加连翘清热。

加味保和丸是由保和丸加减而成,主要由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山楂、神曲、麦芽、香附、厚朴、枳实、枳壳组成,相比于保和丸,加味保和丸行气的力量更强,也加了健脾益气之白术,主要功效为健脾开胃消食,化痰利气,治疗偏于虚弱之人,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腹大胀满之症。



说越鞠保和丸之前,先来一首方歌

越鞠丸治脾胃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香芎术神与栀子,脘腹胀痛皆能消。



越鞠丸是著名医家朱丹溪的方子,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治疗郁症,气郁,痰郁,血郁,火郁,湿郁,食郁,朱丹溪认为百病皆生于郁,所以创立这样一个方子。



再来看越鞠保和丸,相比于越鞠丸只加了木香与槟榔,行气消积之品,它可以疏肝解郁,消积化食,往往肝胆脾胃是一家,吃饭不好,会不开心,不开心的时候就不想吃饭,他们之间互相影响,越鞠丸保和丸具备既让人开心,又能吃得下去饭的功效。

想必大家已经对这三种药简单的了解了,如果有疑问请在下方留言。


小喜探医号


保和丸收载于《丹溪心法》书中。为饮食轻伤的著名消导方剂。由山楂、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等组成。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一次1丸,一日3次。功能消食和胃,主治食积停滞。症见胸脘痞满,腔胀时痛、嗳腐吞酸、厌食呕恶、大便泄泻、脉滑。本方用于饮食过度,食积内停、胃失和降、气机不畅,以消食化滞之法治之。

方中山楂为主药。以消一切饮食积聚,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辅以神曲消食健脾,更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食下气,并长于消麦面痰气之积,三药同用,可消化各种饮食积滞;佐以制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利湿,和中止泻;食积易于化热,故又佐以连翘清热散结;麦芽消食力佳,诸药合用,食滞得消,胃气得和,其性平和,故有“保和“之称。保和丸适宜食积不甚者,以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苔厚脉滑为其要点,为正气未虚者而设。

加味保和丸由保和丸原方去莱菔子、连翘加白术、香附、厚朴、枳实、枳壳等组成。行气力更强,长于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化痰利气,证见偏虚弱,面黄肌瘦,不思饮食,腹大胀满等症状。

越鞠保和丸由朱丹溪方越鞠丸中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加槟榔组成。重在于解气、血、湿、食、火、痰等六郁证。功能行气解郁。长于行气消食解各种郁证。证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吞酸呕吐、饮食不化诸症。本药只适宜六郁实证,虚证郁滞不宜单独使用。

三种保和丸均有主证,其一方适宜轻症;其二方适宜偏虚症;其三方适宜六郁积滞症,故应对其症状选择用药,并非是哪种更好或不好,用药如用兵,丝丝入扣,辨症用药才是关键。

明白了吧?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点赞。未经允许不得搬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