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十七帖》裡都有哪些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如何臨摹這個字帖

唐太宗時收集了大量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其中就有《十七帖》。在唐太宗時,《十七帖》由弘文館曾摹勒上石,這個傳本未有一大大“勅”字,表明是唐太宗下令刻碑的,在“敕”字下面刻:“付直弘文館臣解無畏充館本臣褚遂良校無失”十九個字。俗稱“館本”,這個“館本”的可信度比較高。目前最可靠的《十七帖》,就是根據“館本”翻刻流傳下來的刻本。


康裡巎巎(nao)臨摹的《十七帖》中的《嚴君平帖》

由於《十七帖》有還幾個版本,所以,《十七帖》到底有幾個帖,說法都互有出入。

例如孔氏嶽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嶽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這個刻本總共29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

02、逸民帖

03、龍保帖

04、絲布衣帖

05、積雪凝寒帖

06、服食帖

07、知足下帖

08、瞻近帖

09、天鼠膏帖

10、朱處仁帖

11、七十帖

趙孟頫61歲臨摹的《十七帖》第一帖《郗司馬帖》

12、邛竹杖帖

13、蜀都帖(遊目帖)

14、鹽井帖

15、遠宦帖(省別帖)

16、都邑帖(旦夕帖)

17、嚴君平帖

《十七帖》中各種勾和收筆的筆法

18、胡毋帖

19、兒女帖

20、譙周帖

《十七帖》中的偏與正的互補藝術

21、漢時講堂帖

22、諸從帖

23、成都城池帖

24、旃罽胡桃帖

25、藥草帖

26、來禽帖

27、胡桃帖

28、清晏帖

29、虞安吉帖

這些帖的取名儘管與今本通行的《十七帖》不太一樣,但是通常認為《十七帖》是29個帖,134行,1166字。除了《來禽帖》是一個楷書,其餘都是草書。

《十七帖》在唐代流傳中,有很多臨摹本的墨跡也流傳下來了。例如《遠宦帖》、《遊目帖》、《七月一日帖》、《寒風帖》、《初月帖》、《遠宦帖》、《上虞帖》、《長風帖》、《遊目帖》、《此事帖》、《大道帖》、《行穰帖》等。有的墨跡本,唐代就已經流傳到日本了。

這些臨摹的《十七帖》墨跡,對學習《十七帖》刻本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唐代書法理論界美術家張彥遠在《法書要錄》描述了《十七帖》原墨跡的情況:“《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貞觀中內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

這一組尺牘書法,據考證是寫給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書寫時間從永和三年到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前後長達十四年之久,也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書法發展的重要資料。例如個別筆法還保存著章草的痕跡。

清代書法家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徵》一文。

唐蔡希綜《法書論》說:“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這是對王羲之《十七帖》較早的評論。它通過書法聯想其為人,與後來的“書如其人”是一脈相承的。

《十七帖》這個草書集,是草書從章草向今草過渡時期,成熟時期的書法作品。

用筆方圓並用,寓方於圓,藏折於轉,而圓轉處,含剛健於婀娜之中,行遒勁於婉媚之內,外表衝融而內含清剛,簡潔練達而動靜得宜,這些藝術特點,可以說是學習草書必須要領略的境界與法門。

所以,歷代書法家對《十七帖》勤學不輟。唐代草書書法家的風格中,都能見到《十七帖》的影子。

例如,孫過庭的草書經典之作《書譜》就是《十七帖》的唐代翻版。孫過庭很多筆法結體,都來自於《十七帖》,同時又有唐代的用筆特點。

現在流傳下來的最早的臨習《十七帖》的作品是 蘇軾《 臨王羲之講堂帖》。

元代書法家康裡巎巎(nao)(字子山)臨《十七帖》中的《 胡母帖》。從點畫到字形,都很接近王羲之原作。

康裡巎巎臨摹的《十七帖》中《胡母帖》

筆畫簡潔有力,筆鋒峻爽,使轉自然,一些連綿的線條也都非常遒勁,看得出作者對原帖非常熟悉,所以書寫起來如行雲流水。

當然,這件作品也有一些自己的特點,如字形比原作窄,章法安排上更加緊湊,不像原作那樣寬鬆閒散。還有《胡母帖》中的“氏”字,王羲之的最後一筆捺畫還有章草的遺蹟,但是,康裡巎巎寫成唐代的筆法了。

個別筆勢與原帖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從”字的雙立人,康裡巎巎寫的有一點垂直了。

明代董其昌尤其喜歡臨摹《十七帖》。例如他臨摹的《遺民帖》就是其中之一。

董其昌臨摹的《十七帖》中第二帖《遺民帖》,基本上是意臨,章法、結構、筆勢都有一些變化,變得更像唐代的草書了。如果把董其昌臨摹的《十七帖》與趙孟頫比一下,明顯看得出來,趙孟頫的筆意筆勢更接近《十七帖》原帖。

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五十六歲的趙孟頫發誓要臨遍《淳化秘閣法帖》全卷。從此,他用六年時間,以頑強的毅力,在六十一歲時將全部十卷通臨完畢,堪稱用工至深至勤。

“書法之不喪,此帖之澤也。”是他對《閣帖》給予的極高評價。也是他勤於王羲之草書的真實感受。

現代書法家對《十七帖》的臨摹也是屢見不鮮的。例如啟功先生早年臨摹的《胡毋帖》就一例。

學習草書一般都是從小草起步,然後再學狂草。但是,啟功先生的臨摹,更像是行書的佈局和筆法。

這也許是,啟功先生精通各種字體,又能消化古人的精神,刪繁就簡的臨摹方法吧。

總之,欣賞《十七帖》,如果既能瞭解他的書法歷史和筆法特點,又能食古不化,這才是最好的欣賞。

我覺得,啟功先生臨摹的這個《胡母帖》就是最好的欣賞方法。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還需要亦步亦趨的學習一段時間,才能心領神會這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