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书法,坚持临帖,没有名师指点,能够练好书法吗?

渺渺无蒍


我个人觉得很难,首先古代人学书法确实八成都是在自学,比如米芾这样的大书家就是如此,但是我们应当注意米芾学书的历程是七八岁就起步,根本就不是自学的,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米芾欧颜柳写个遍,我们今天所谓的“遍临诸家”的高手在古代是私塾阶段就已经达成了,在此基础上才是后面的自学。



也就是说我们当今一些书法爱好者认为的高手在古代只是完成了打基础的阶段,还算不上是什么写好了书法。



那么,基于这种情况,请问您基础打好了么?能够一下笔就临个七八分像吗?书法的要求通晓么?能够将历代书家用笔特征、结字方式、风格神采如数家珍一般的一一列举么?


单一字帖仿风格创作能写个几分呢??

恐怕对一些朋友来说还是很难。

既然如此,收起自负,踏实请教,从开始的手法到风格特征再到神采气韵一一学习,有所体会大概就入门了。

我不是批评题主好高骛远,但是书法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有一个现象可以关注一下。

网络上应该是有很多自学书法的朋友的,看他们写字,临帖临的字形结构特别像,但是给行家看就知道是外行的手笔,为什么?

还有一些书法家临帖,结构一点都不像,但是看了也知道这是高手写就,道理在哪?

你看,这个现象足以说明,很多人其实还不明白临帖临什么,学书法怎么学,看似写的像的结构其实味道完全不对,看似写的不像却有不像的道理。



人家的想法不告诉你,你光看人家写,就像做题不懂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字帖这本教科书摆在那里,你会学么?



我想没有人能够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就知道原子弹怎么造,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事么。


王舸


我认为应该有老师,因为初学者很容易迷茫,想不到方向的,当初我练字好几次都放弃了就是因为没有遇到老师,不知道应该怎样坚持,遇到困惑也无人解答,慢慢就放弃了。或许我是悟性差,态度也不坚决吧。但是后来认识一位书协的朋友,他常指点和鼓励我,让我有了坚持的信念,我才一路坚持了三年多了。所以我自认为有个老师是很重要的。

再者,有很多笔法不是拿来字帖就能琢磨出来的,如果运笔不对,怎么练都是错的。

当然老师也有很多种的,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网上多看视频,这也算是有老师了吧。或者加群交流,也能得到有意义的交流和指点,建立起有意义的交流平台,比关起门来闷头苦练要有效。

这是我正在练习的小楷。

这是我老师一个作品的局部


墨淡花开


这个是可以的,多临帖,多练习,每天坚持,不要想起来才练一下,俗话说三天不练就手生,书法就是贵在坚持。本人切身精力,大学以前没有任何书法基础,上大学了加入书法社团才开始练习,通过几年的不断坚持,每天都在进步,目前也是对自己比较满意,相信能坚持的人都可以做到。


舞者首领


先说个小故事吧!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广为人知。为了让更多的人都学习书法与君同乐,于贞观元年开设书法培训班。这个记录在《唐会要》中,“贞观元年敕,见在京官文武职事五品以上子,有性爱学书,及有书性者,听于馆内学书” 。这个书法班褚遂良为班主任,书法主课老师欧阳询和虞世南,这阵容谁敢说不是名师授课,够不够奢华🤓 一共开了三期,六十多个学员。可是别说培养出一个两个书法家,翻遍所有的历史资料这些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更别说给书法事业做点什么贡献了。

所以,能不能学成书法最关键的问题不是一定要有名师。有名师指导当然好,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和条件的。自身的修养,勤奋和悟性可能更加重要。启功先生如何写出一笔好字?是因为他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书法老师吗?在启功先生的自序传记中写得很清楚,那是他自己下了很大功夫临帖,总结,思考,练习然后有的大家熟知的启功体。

现在各个平台这么多,哪个平台上都有书法教程,网络视频教学也很多。比起早先学习已经方便很多了,从笔法到章法都有讲,其中也不乏大家名家。如没有条件当面请教,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学习书法的好办法呢。现在还有很多论坛,交流群和线下团体都可以交流学习。

当下的社会是多元的,学习的方法和渠道也是多元的,如果真的喜欢书法,可学可做的事情很多,不必纠结于一点。放一张启功先生的字,大家一起欣赏共勉!



犀犀牛老师


我认为通过自学是可以练成的,但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但不要瞎写,一定要坚持临帖。楷书建议练习欧体,行书建议王羲之《圣教序》,坚持练习,找到感觉后再默临,也可以试着创作。再找不足,再临。也可以看一些书法的书籍或视频。不知可以帮得到你吗?

我也是自学的




御风书法0216


自学书法学会最基本的肯定没问题,只要你用心,但是你怎么样灵活运用笔法,字与字的结构在文章中怎么搭配确实是门学问,这你要多向老师傅请教。



ZeroRose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书法学养的过程来看,师友是助力,个人是主导,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功夫靠得是自身努力。当然,学到高端的程度,再想往塔尖上走,高人的点拔又显得非常重要了。但若要成为一名不是特别有名气的书法家,自学是可以达到的。

中国书法家协会里的会员书法家们,大多数都是自学成才的。虽然也有不少人在介绍自己时,喜欢说师从谁谁谁,得到过谁谁谁的指导,那只是一种图名挂号的挂靠关系,并无师徒之实。书法家们多如牛毛,真正的名师有几人,他教得过来吗?

大多数学书之人不可能有名师这个资源,首先要相信自学可以学成书法,其次要坚信书法学习主要依靠的是个人的努力。我曾在前文说过,何谓老师?耳之所闻,目之所睹,心之所思,皆可为师。有心之人、天分好的人一点即透触类旁通,不用心不得要领的人,你就是一笔一画写给他看,他也学不会。因此,不要把书学成功与否,过多的依赖于有无名师的指点,主要还是靠自己。

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抱庸詩書


临帖当然对学习书法有用。理由有二:

一是,字帖是历史上的书法范本

虽然所有字帖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但是,如何选择字帖,也是临摹字帖的重要一环。

古代和现代的书法初学者,都有一个学习选帖的问题。

如果因为没有高人指点,一开始学习并不知名的字帖,也没有关系。

比如,儿子跟爸爸学也可以。现在很多初学者都喜欢学习二田的字,我看也可以,毕竟 初学书法,也没有必要一下子就学的很深。

但是,不临帖就会处于自己瞎摸索的状态。

书法有自己的完整的体系性。比如欧体字、颜体字等等,这些字体都有自己的用笔特点。

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首先点画落笔就没有把握。

临帖可以熟悉一种字体的书写方法,熟悉了一种字体,在学习其他字体就容易多了。

如果初学的是一般字帖,比如,是现代人的字帖,那么,有了一定书法基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字帖学习。

因为俗话说,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这个戒律一定要牢记。

我们大多数学习书法的朋友未必都想做书法家,但是,我们学习最好的书法,往往才能得到一般的境界,如果学习一般的书法,就会是更差的书法了。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最好的字帖。

为什么要学习最好的字帖?因为,最好的字帖里面,书法的基本美学常识是最完整的。

那些中等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美学常识,往往不够完整。

例如,如果遇到相同的字,最好的书法家会处理得非常奥妙,而一般的书法家就会写得一模一样完事。这就是区别。在一个优秀书法家那里你会学到很多知识,在一般书法家那里,你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的。

所以,临帖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字帖。

二是,不临摹字帖,就不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标志。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信息。

例如,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书写形式。

金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小篆是秦代的书法。隶书是汉代的书法。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的书法比较复杂,各种书法字体并存。

隋唐时代,逐步以楷书、行书和草书为主流书法。其他历史上产生过渡书法篆书和隶书基本退出了书法实用领域。

所以,书法有鲜明的历史上信息。了解这些书法,我们对历史,也会有起码的感受。

同时,中国书法的每一种字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美。

如果不临摹字帖,你就不会书法创新,也不会理解很多书法家的书法特点。

比如说,颜真卿的书法就是非常典型的吸收了广泛书法营养的一位书法家。

在颜真卿的书法里,有二王的书法,有魏碑的书法,也有隶书的笔意和篆书的笔意。

学习中国书法,初级是写好规范的汉字,更高级的目标是创造书法艺术的美。

如果没有像颜真卿那样,广泛的学习前人书法成就,就一定不会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成就。

我们只有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才会写好书法。

所以,书法绝对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建立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本上创造出来的。

如果你不学习字帖,不临摹前人最好的书法,怎么写好书法呢?









月亮肩上站着北


我喜欢书法,自学书法五年了,基本上每天临贴三个小时,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没有老师可以帮我们,只能自己去感悟书法里面的笔法,临贴一直临贴,临到哪一天熟能生巧就可以了[捂脸]现在可以悬肘腕临写各种字体。楷书需要骨力和灵动,只有草书可以!所以草书和篆书一定经常练习!不过有时候把临写毛笔字当做生活中一种乐趣就好,有空来几笔!心情愉悦就好![呲牙][耶][耶]











我是林果果


我个人认为,是能把字写好的。这里最关键的是,在臨帖的过程中不要为了臨帖而臨帖,而是要边臨帖边去想边去悟,要去悟出每个字为什么要那样写,那样写的理由是什么,…悟透每个字帖的笔顺笔画,悟透每个字帖的间架结构,悟透每个字的美在什么地方能表现出来…这样做的话,久而久之就能让笔随心所欲去写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