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畫簡單、寧靜,又透漏出活躍的動態感


她有意識地對圖像、氣味和文學詩詞之間通感關係的探索,淺墨輕暈的江南氣息,以及嫻靜從容的女性氛圍,是藝術家高茜在當代“新工筆”變革中獨樹一幟的原因。



高茜:1973生於江蘇南京,1995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獲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獲碩士學位。1999年至2012年,就職於上海美術館,曾任上海美術館教育部主任。2016年畢業於中國藝術研究院,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高茜的作品,沒有矯揉做作,明快和自然,有著東方女性天生的內斂和溫柔。畫面色彩典雅和溫潤,不隨意放縱,特別是中間色的運用,嫻熟穩重,有著古典的遺風。



高茜作品的私人感覺特別突出,彷彿拉開內心深處的窗簾,裡面沒有陰暗,只有細微心思。一切沖和平易,不經意間,讓人感受到一段段閒散的心事,一片片無意的優雅,一陣陣淡淡的感懷。



她認為藝術家在生活中和創作中的情感是不同的,生活中情感被瑣事掩蓋了,但創作時情感就被抽離了,可以試圖進入各種角色,編織不同的情境。讓你從最初的愉悅逐漸進入一種沉重。在精緻的描摹之下,每個人心底的深微幽細的角落,在一一被叩問。



自幼成長於古都南京的高茜,個性中少不了南方人的細膩,屏風的製作細緻到了每一個鉚釘的選擇,相互間開合的角度。人們常說“六朝金陵,十里秦淮”,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本身就蘊藏著無數溫柔的舊夢。



明代董其昌曾提出南北宗論,認為南派山水具有平淡天真的審美特徵,接近南禪宗,作品以淡墨、溼墨為主,有一種淡雅、溫潤的情趣,在構思、創作時處處秀雅溫柔。高茜的作品也正是如此,加上身為女性藝術家,使得她的作品又多了分女性獨有的細膩和靈動。



高茜從小就對《紅樓夢》情有獨鍾,又愛聽崑曲的“水磨腔”,每年春天必定採購一些新茶品嚐,哪一樣不是中國特有?正是這樣她的畫作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那種濃郁豐富的對於人生境遇的思索,耐人尋味。她不僅僅侷限於熱愛一種文學形式或是說古典文化,在不同的心境下或許又混合著霓虹都市的嘈雜與摩登,將無意識中流淌出來的情感轉化為筆下的最為真摯的表達。



在一次偶然瞬間,高茜看到被巴黎的香奈兒選中作為全新臻品珠寶的靈感來源的極具東方風情的東方烏木漆面屏風,促使《山有枝》系列作品的誕生,“山石猶有理,山木猶有枝。”,“有枝”也譯為“有知”表達一種自然而然的輕鬆狀態。



屏風本身是分割與裝飾空間的道具,高茜賦予其文學價值的意境——“屏內世界”,屏風高低錯落營造出山石和梅枝參差穿插的景象,有“山有木兮木有枝”般自然,又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清新,園林技法中的“透景”與“移步換景”恰恰呈現出高茜創作表達的裝置藝術性,用自己的理解去詮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人氣質,在傳統繪畫技法上體現空間的創造性,到最後和日本畫比較簡約的表達方式又可以找到契合點。



一把蕾絲扇,幾隻蝴蝶,幾條小魚,還有一塊桌布,簡單常見的東西在她筆下變成了一幅幅令人驚歎的畫作。觀其畫簡單、寧靜,卻又透漏出一點活躍的動態感,靜態與動態的結合,如畫龍點睛之筆,缺一不可。



高跟鞋、鏡子、香水瓶這些女生常用物品也被高茜運用到了她的畫作當中,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高茜有關高跟鞋的畫面中鞋子都只有一隻,這當中不僅透漏出女生的心事,還渲染了氛圍。



檯燈,鮮花,蝴蝶,小鳥,這些都是高茜畫面中常常出現的物象,每種不同物體和顏色的搭配都透露出不同的感覺。



高茜對於細筆線描的執著和對於淡雅色彩的偏愛,延續了宋畫的意趣和元畫花鳥的清雅。以線造形,奠定了她對傳統中國畫血脈的傳承,這種傳承同時也必然會傳遞給我們另一番當代感受,它呼應著當下時代的審美取向。也許這正如藝術家所言:“無論是傳統還是當代都應該是無意識中流淌出來的,不是你想堅持傳統或者強調當代就能如願以償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