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筆下的風俗人物神仙仕女,開風氣之先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海派畫家群在中國近現代畫壇掀起了巨浪。任伯年、虛谷、吳友如、王一亭等海上畫派領袖,在人物、肖像和花鳥畫領域,各擅勝場。



其中,人物畫又屬最具代表性的,這方面的傑出者就是錢慧安,他筆下的風俗人物神仙仕女等題材,成了一時之貴。



錢慧安:(1833-1911年)上海寶山高橋鎮花園浜村(今上海浦東)人。字吉生,號清溪樵子、退一老人,又號雙管樓主。工人物、仕女,花卉山水亦善。錢慧安為“豫園書畫善會”首任會長,海派代表性畫家之一。



出生於1833年的錢慧安所處的時代正是晚清。晚清是中西文化開始接觸、碰撞、融合的時代。1843年上海開埠,錢慧安十歲,至二十歲左右他已在上海城隍廟一帶賣畫謀生,待三十歲出頭時已飲譽海上畫壇。



由此可見,錢慧安的藝術成長史與上海開埠史幾乎重合,同步成長,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代海派畫家。正因錢慧安較早生活於開埠後的上海,他能夠第一時間感受到人們在審美上的變化,熟悉市民的市井生活、民俗風情。



他適時吸收一些西畫的透視、人物臉部高光、留白等技巧,使他筆下的人物豐滿、立體,富有時代氣息,開風氣之先,實乃海派繪畫中西融合之先驅。沿著海派繪畫這條脈絡探源溯流,無疑就看到錢慧安的身影,正如海派大師程十發先生所題:海派源流。



1873年後,錢慧安年逾四十,其聲名和繪畫業績在上海更為顯著。他繪製了不少具有傳統特色的人物畫,繪畫技藝達到鼎盛階段,名揚海內外。據當時文藝界名人葛無煦所著《滬遊雜記》“書畫名家”條目列載,上海擅長人物繪畫的畫家僅錢慧安一人。



他筆下的人物仕女,雖然帶有古貌衣冠,美好諧喻,但畫面中流瀉的是一股清氣祥瑞之意,生動地表現與應和著十九世紀浦江之濱崛起的大都會的生活情趣,具有鮮明的時代風采。在其歡悅祥和的背面,錢慧安筆下也有著深切的褒貶和隱憂。



著名的一例就是他畫的鐘馗青面紅鼻藍眼,是對十里洋場鬼子橫行的諷喻和鞭笞,說明錢氏畫中並非一味吉祥,而是有著真正的良心,也有綿裡藏針的一面。他的通俗,可以感受到民間的脈搏和心跳。



錢慧安在藝術上有著鮮明的個性色彩。他的用筆線描,可以說是一氣迴旋,線中虛實枯淡,頗為入味。他長於用枯筆淡彩,枯中有老,甚為不易。正如他的室號“雙管樓”,可能有多重的意味,但在藝術上他能枯淡由之,左右逢源,能生能躁,得心應手,這確是自具功力。



他的枯與虛谷的喜用焦墨枯筆,又不相同。虛谷的枯,冷冷的,極具睿智和深沉。錢慧安的枯,卻是熱烈的、歡悅的。如果以前人稱虛谷為管絃場中“一聲清”,錢慧安則是海上畫派中的江南絲竹,他的線描和畫面中流瀉出來的是吹不斷的清音嫋嫋。他的枯淡,與任伯年的溼筆水墨,又形成了有意味的對照。



由於錢慧安之畫符合民眾審美,從而廣受歡迎,由此促成海上畫壇學錢畫的風氣,追隨其後的弟子最多,成為社會公認的“錢派”。錢慧安與其弟子沈心海、曹華、徐小倉、謝閒鷗都進入近代海上書畫六十名家之列,幾乎佔據了十分之一之席,足見“錢派”當年的影響力。



錢慧安心地善良,熱愛公益事業,關愛畫界同人和百姓。1909年他與吳昌碩等人在上海老城隍廟地區發起成立“豫園書畫善會”,彙集了當時滬上丹青高手200多人,錢慧安被公推為豫園書畫善會的第一任會長。



該會的宗旨是:“濟貧扶困、樂善好施,夏施藥、冬施米”,發動畫界名人作畫義賣,所得的資金全部用於慈善事業,開創了上海書畫團體參與社會慈善事業的先例,標誌著海派畫家的慈善活動已由民間的行為發展為一種有組織、有計劃、有綱領的社會團體活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