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文徵明行書《 駕幸文華聽講》手機瀏覽字帖

文徵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衡山、停雲,長洲(今江蘇吳縣)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顯,父文林曾任溫州永嘉知縣。他幼習經籍詩文,喜愛書畫,文師吳寬,書法學李應禎,繪畫宗沈周。少時即享才名,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然在科舉道路上卻很坎坷,從弘治乙卯(1495年)26歲到嘉靖壬午(1522年)53歲,十次應舉均落第,直至54歲才受薦以貢生進京,待詔翰林院。四年中目睹官場腐敗,一再乞歸,57歲迴歸故里,潛心詩文書畫。他通曉各科繪畫之藝,擅長各種細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筆能力極佳,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竟日不倦。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並譽為“吳中三家”。

朝下鑾輿幸講堂,徐看天仗轉東廂。翠旗拂柳宮牆繞,清蹕穿雲閣道長。

千載明良真際會,九朝文物舊彝章。小臣漫廁夔龍後,彷彿還瞻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