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夜的毛坦厂:漫天尽是孔明灯

在中国皖西山区存在这样一所“神奇”的学校,它被誉为“中国高考史上的神话”。

每年会有大量高中应届生及复读生来到这,怀着忐忑又憧憬的心,在这里开启他们的高考之路。传言,在这里,学生1年要完成过去3年才可能做完的习题和试卷,军事化管理和一切以高考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是豫皖苏三省乃至中国不少家庭所向往的。因为,管得严,意味着考得好。

每年90%以上并且仍在不断攀升的本科率,使它成为了中国教育中的一个“典型”。

这,就是毛坦厂中学,“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复读,是这里最响亮的招牌。

外界对它的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里是泯灭学生人性的地方,将之视为“地狱”;有人看来,“一脚踏进毛中大门,就意味着另一只脚踏进了大学。”它不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种对高考发起挑战和鲤鱼跃龙门似的精神。

6月4日,高考前夕,好未来首席教学官李睿带领我们的教师团队,来到了这所外界所传的神话中学,见证了高三考生们临考的前一夜。

李睿大师为我们写下了他在毛坦厂的所见、所感,也为我们眼中这所“神秘”的中学揭开了面纱下的一角。

他说,这所高中是疯狂的,但它的“疯狂”,不是为了作秀,也不是因为愚昧,这就是一种对改变命运唯一方式的渴望。

文 / 李睿

好未来集团首席教学官

1

入学的时候90%的孩子没有达到二本线,

高考中,70%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考上二本


在毛坦厂中学出名之前,毛坦厂镇在谷歌地图上都没有被收录。一个大别山深处的小镇,虽然有国道,但是在离小镇还有2公里的时候,两边还是一望无际的山。到了一个路口,拐弯进去,有一座小桥,过了桥,就是毛坦厂镇的核心区。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大概2公里不到的样子。


“回首精彩人生路,莫忘青春毛坦厂”

走在镇上,四处可以遇到关于拼搏的横幅标语

毛坦厂中学的出名,是因为每年这里有1万名高考复读生,整个小镇,都围绕着高考主题进行,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

这些复读的孩子主要来自安徽,也有江苏,浙江等一些临近省份的。入学的时候,90%的孩子是没有达到二本线的,但是在高考中,70%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考上二本。

这是一个真正做“提分”的学校。

这所学校的一万名复读生,以及他们背后的陪读家庭,占据了这个小镇的半数以上的人口,而这个小镇的主要产业,也是为这些考生和家庭服务。

每年6月5日早上8点8分,满载着学生的大巴车从毛坦厂中学出发,到40公里外的六安市区准备高考。道路两侧鞭炮齐鸣,大巴车穿过送考人群的场面成为了许多纪录片的必拍画面。

我们一行6人在4号中午到达毛坦厂,真的站在一线,去看看这群中等生的送考前夜。

2

到了毛坦厂,才能真正感受到

什么是“高考改变命运”


关于“学习改变命运”有个段子,据说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讲“学习改变命运”的时候,一个北京的孩子当场反驳说,这句话不对,我觉得我命挺好的,不用改。这个段子可能也就在北上广深存在,而到了毛坦厂,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高考改变命运”。

一个村(名义上是毛坦厂镇),大别山深处,一间最普通的卧室,一年租金在1万+;一套一居室可以住两个孩子,一年的租金在2-3万;宾馆的主要业务是“高考房年租”,一间房一年3万。



但是吃饭的价格还是暴露了许多问题,我们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6个人点了7个菜,110块钱;晚上去了当地“高端酒楼”,6个人,各种大菜,不到300。

这些来到毛坦厂复读的孩子,大部分家庭并不富裕,许多陪读的家长来了之后就在镇上的“制衣店”打工补贴家用。离学校最近的几条街,全部是“高考房出租”,基本模式是两层小楼,一层做生意,二层出租给学生和家长。

这里的一切都和高考有关——我们住的是当地“最高端”的酒店,名字叫“金状元”酒店,学校门口的超市叫“985超市”,离学校远点的街道上,每一家店门口都贴着高考祝福标语。



除了物理上的高考标志,在精神上,这个小镇也是被高考笼罩的。学习改变命运这种标语在这里使用再合适不过,而且到了这里,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对命运改变的渴望。这种渴望的初期,是努力的动力,而发展到极致,则是一种“梦幻般”的“迷信”。

在这里,“特步”的生意似乎不如“耐克”,你说为什么?想想他们的logo。耐克的专卖店根本不需要出现品牌字样,一个大大的“对勾”,就足够吸引人了。

本来在校园外有一颗柳树,据说是考神,但是拜的人太多据说还出过事,于是学校就把柳树封到校园内不让拜,家长们就找了另外一颗柳树去拜,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看到两个家长在磕头烧香拜柳树。

孩子们在送考前夜放孔明灯,附近有高压线是不安全的,不过没关系,当孔明灯从电线上方悠悠飘过的时候,大家会激动的说“线上线上”,而如果失败了,没有高过电线,这叫“线下”,是一定要重放一个的。


送考前夜,班主任带着孩子们放孔明灯

讨个“彩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单是听到这些故事,社会的精英人士大概会想“他们是不是傻”,然而到了现场,真正站在他们旁边,看着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才能真正体会到由“渴望”带来的“疯狂”。



孩子们笑着共同将写满祝福的孔明灯放入天空

柳树前磕头烧香的家长告诉我们,这东西没用我们知道,镇上也发了通知了不让烧香不让放孔明灯,但是我们实在是什么也做不了。

放孔明灯的孩子们,在疯狂的集体高歌朴树的《平凡之路》,“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 才是唯一的答案”。

不管是放灯在“线上”还是“线下”的考生,最后都在一个巨大的,大概一人多高的孔明灯上签名,然后目送这个巨大的孔明灯燃料燃尽,消失在夜空中。



“愿消除这剩下的所有烦恼 都放飞

马到成功”

这是一种对“学习改变命运” 的渴望,这种渴望,只有当我们像幽灵般在他们身边观察的时候,才会发现这种渴望是如此的强烈。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在讨论,这些毛坦厂中学的孩子毕业之后都怎么样了?结论是,不重要,他们已经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他们大概率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人,毛坦厂的“疯狂”,不是为了作秀,也不是因为愚昧,这就是一种对改变命运唯一方式的渴望。

我们默默的在一边放了为他们祝福的孔明灯,也默默的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



不同于想象,

毛坦厂的高考前夜很美很浪漫



几个好伙伴聚在一起目送孔明灯离开


3

毛坦厂的孩子,是真正的“中等生“


是什么带来了毛坦厂中学的学习效果?这些孩子在高三都经历了什么?一言以蔽之,5:50起床,23:50放学,每天18小时的学习。

身体扛得住么?我不知道。学校里有一大排“输液室”,学校门口的几百米的一条街上,至少有三家“大药房”。通过疯狂的军事化管理的方式,让这群孩子在高三投入足够的时间,期待他们有尽可能高的“有效度”,最终换来成绩的提升。

每次都有人说,这种军事化管理,不就是衡水中学么。我觉得这是两个不同的事情:衡水中学的核心业务是做好学生的选拔,毛坦厂中学则完全不同,大部分老师来自本地,骑着带雨棚的电动车,普通话中带有浓重的口音。他们的孩子,都是从专科到二本的进步程度,是真正的“中等生”。

我们都觉得,这种方式的核心,就是“把学生按在学校里,不能做别的”,那不干别的就一定学习吗?不一定,但是总比“干其他的”对学习更有好处。可以说,管理能力才是毛坦厂中学的核心竞争力。一万个学生,在不住校(毛坦厂中学只提供女生宿舍)的情况下,依托整个小镇的管理和配合,实现了孩子成绩的提升。

在知识上和学习习惯上,他们其实是没有得到过帮助的。我们猜测,每天18个小时中,大概真正能集中精力的有效学习时间,可能只有6-8小时,但是没办法,一个老师管那么多学生,没有办法真的关注到每一个人的学习状态。

我在想,如果我们保持这种管理模式,但是在内容和方法论上做一个进化,比如我们通过知识切片+练习的方式,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一定比单纯的军事化管理更加有效。当科技进一步普及,教学产品进一步关注这个程度的孩子之后,或许毛坦厂中学会成为最早的“科技驱动”的地方。

4

学习的核心目标不是高考,而是改变命运


高考,最终是一个零和游戏。大学名额就那么多,你上了,就会有人上不了。但是总是要先富带动后富,当有一天,上“二本”的水平要达到现在“一本”的水平的时候,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也是把高考这座独木桥拓宽的方法。

改变高考的方法论,不是历数高考有多少不公平,有多少不合理,不是让高校都改成自主招生。虽然高考现在也是越来越依赖“资本”——毛坦厂中学一年的复读学费是3万元——但是这仍然是在中国改变命运跨越阶层的最好方式。当大家都重视,都在乎,都为此努力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研究,愿意来为高考的孩子们做点事情,从整体上推动整个教育水平的发展。

毕竟,学习的核心目标不是高考,而是可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