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究竟影响了世界上多少人?

浮夸184256026


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特意去找了一下联合国的一些调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在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47秒反应堆发生爆炸,把1200吨的穹顶掀开,反应堆直接暴露于空中,随着熊熊大火,辐射粒子直接喷向几百米的高空。

事故发生后,首先是驻地的消防人员和核电厂的工作人员去扑救,大概6点多钟,控制了火势。这些首批参与救援的人员中有134名得了辐射病,有28名人员在3个月内就相继死亡。距离几公里的普里皮亚季镇是核电厂工作人员和家属的居住地,当时大概有5000名居民,由于核辐射污染威胁,这里一夜间原来充满的活力之地变为无人之地。

接下来的几个月,苏联人为了防止核泄漏,动员了60万人员进行清理,给事故反应堆修建了一座170米长、66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和钢板结构的石棺,封闭200吨放射性熔质,这几十万人也被称为“清理人”,他们也受到了高剂量的核辐射,下图为核电站反应堆的石棺。

但事故仍泄漏了大量核物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是受害最严重地区,三国境内估计有840万人受到辐射影响,受到核污染影响的区域面积约为15.5万平方公里;受到强放射性元素(铯-137和锶-90)污染的农业区面积约为5.2万平方公里,而这两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分别长达30年和28年。

超过40万人被重新安置,许多人从此再也无法回到故土。事故发生地点方圆30公里的地区被划定为“隔离区”,基本已经成为荒无人烟的废弃地区,而数万人在随后的几年中面临罹患癌症、白血病甚至死亡的威胁。

如今白俄罗斯每年用于消除核事故影响的支出约占国家财政预算的3%,这大大制约了白尔罗斯的经济发展。

有趣的是发生的事故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1号、2号、3号在事故发生后仍然运行了几年,直到2000年才关闭运行,据说乌克兰离不开这些核电。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一般我们看到这个题目,会直接联想到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的俄乌两国国民,甚远说到苏联的崩塌和瓦解。

但就更深远而言,切尔诺贝利的影响绝非如此。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前,确切的说是在第三代核电站正式开始启建之前,全世界核电国家都有一个简单的思想,就是为了利益而利益,核电站能够提供大量并且廉价的电力,因此大部分设计都是为了平稳有序的提供核电能而作为构思为核心,认为安全问题只要形成相当的规范制度就可以避免事故发生的概率。

然而事实绝非如梦想这般美好,从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就向世人敲响了警钟,而到之后苏联建成了号称当时世界上科技水平最高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却以一国之哀音,奏响了全世界人民对于核工业现代化最基础的韵母。

就是一切以安全为前提正确的发展核能工业。

如果没有切尔诺贝利,就没有现在的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站,或者说更晚的出现第三代导致某些历史事件导向更为严重的发展,比如福岛地震核事故。而我们所要感谢的这些,都是以切尔诺贝利血腥腥的教训和经验下孕育而出的。

如果对此依然有质疑的,可以自行搜索一代到目前四代核电站最大差异是在哪里。升级差异各有哪些。

人,自打起始便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迫切需求享受着物质上的感受,另一方面又对于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寻求一个平衡点。面对现今世界对于电能需求如此巨大的现状,我们不能依靠用理想发电,核能的正确并且安全使用化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切尔诺贝利,我们可以试想日本现在是什么样,也可以试想几天之前韩国某核电站作出的是何种另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并且其背后所导致无法设想的结果。

在于当代意识主意的过度解读和刻意的宣传需要,你有可能觉得切尔诺贝利不过就图书馆里一张发黄的书页。

但日后,你的子孙可能会默默的到乌克兰静静地献上一朵鲜花。我相信,也只能相信,人类不会被一块石头绊倒三次。

所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影响的是全人类对于新能源更为正确的理解。



君尚风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Soviet Union)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Ukraine)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 此事故列为核事故的第七级(顶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1986年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核电站近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专家们说,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将延续一百年。


忧咻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是受害最严重地区,三国境内估计有840万人受到辐射影响,受到核污染影响的区域面积约为15.5万平方公里;受到强放射性元素(铯-137和锶-90)污染的农业区面积约为5.2万平方公里,而这两种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分别长达30年和28年。

通过这些题材。发生的事故提醒地球人核的可怕性。毁灭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