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外出打工,3年都没回家,老母亲假装病重,才知儿媳妇的秘密

那是好多年以前,在这个小村庄的上空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在村东的胡同里,几位小孩蹦蹦跳跳地呼喊着:“瘸姐姐结婚啦,瘸姐姐结婚啦!”

原来,那天是26岁的郑红娟出嫁的大喜日子。这位姑娘的左腿打小就落下了残疾,所以被小孩子们称之为“瘸姐姐”。别看她行动不便,可一直是乡亲们眼中的勤快人。但凡家里有什么力所能及的活,她一准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忙。

可惜的是,贫瘠的家庭没能供她上学,当十六七岁的郑红娟看着邻家的孩子个个背着书包迈进学堂时,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如今好了,郑红娟终于找到了一位对自己疼爱备至的男人。她的老公叫窦文凯,是隔壁村的一位小伙子。说起她和窦文凯的相识,还颇有几分戏剧色彩。

就在5年前,当时郑红娟接替母亲,在田地里灌溉,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居然断了电。在她愁眉不展的时候,窦文凯恰巧路过,她喊住窦文凯,请求他帮一个小忙。憨厚老实的窦文凯撂下手里的锄头,摆弄了几下就搞定了。临别时,郑红娟羞答答地说了声“谢谢”,就是这一句感谢,让窦文凯心头一紧。

两个人就这样一见钟情,便有了接下来的秘密交往。见窦文凯对自己如此用心,郑红娟有些自卑,她问男友是否嫌弃自己是个瘸子,窦文凯却坚定地说:“在我的眼里,你是最美的,我还打算娶你呢。”

一个小伙子,能开门见山地说要娶自己,这或许就是世上最动听的情话了吧。从那以后,两个人一直偷偷摸摸地来往,直到三年后,二人的关系才被家人识破。窦文凯原以为母亲会责怪自己,可看儿子如此用情,又不忍心拆散他们。在母亲看来,那个姑娘毕竟是个残疾,将来要真刀真枪地过日子,她能肩负起家里的重担吗?

好在窦文凯心如磐石,说非她不娶。母亲见状,也就默许了这段恋情。郑红娟更加珍惜这段缘分,在两个人交往的第5个年头,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回顾这段恋情,两个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完全凭着一腔的激情去对待彼此,他们没有花里胡哨的甜言蜜语,没有海誓山盟的浪漫情怀,他们有的只是对彼此的真心,有的只是对彼此的付出。这种看似朴素的恋情,或许才是最真挚的情感吧。

结婚以后,两口子相濡以沫,成了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可生活的担子依旧很重,窦文凯为了多挣点钱,便跟着同村的几位小伙子外出打工了。由于郑红娟那时候已经怀了身孕,就留在农村老家养胎。

老公出门以后,郑红娟每天在家除了收拾家务,就是忙着地里那点活。婆婆严翠霞见儿媳妇挺着大肚子,一直劝她别太操劳,万一累坏了身子可就麻烦了。郑红娟和婆婆的关系相处地非常好,她安慰婆婆说:“娘,你放心好了,我自己的身子我心里掂量着呢。文凯一出门,家里的大事小情就全靠我来支应着,你年纪大了,腿脚又不灵便,当晚辈的就应该担起这个家。”

严翠霞的心里暖暖的,没想到自己当初还有些瞧不上这个瘸姑娘,如今看来是自己看走了眼,儿子当真娶回来一个贤惠孝顺的儿媳妇啊。可是身为母亲,怎么能不为晚辈分忧呢,严翠霞总是不辞辛苦地操持家务、下地干活,这让郑红娟又感动有担心,毕竟她害怕累坏了婆婆,自己可没法向老公交代。

婆媳之间相互忍让理解,相互帮助和包容,让她们二人成了乡亲们日常谈论的焦点。有人说:“这二位不像是婆媳关系,分明就是亲母女,窦文凯这小子真有福气,能摊上这么好一位媳妇,肯定是上辈子攒得福气!”

半年以后,郑红娟生下了一个女儿,全家乐翻了天。窦文凯高兴的忘乎所以,那种当上父亲的感觉让他顿时忘却了所有的负累和苦闷。那段时间,他整天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并发誓要更加努力的挣钱,将来一定要把女儿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3年以后,郑红娟把女儿送进了学校,自己则陪着老公一起外出打工了。在当地,留守儿童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毕竟郑红娟还年轻,渴望着能和老公朝夕相处,加上她不想一直在家闲着,就在老公打工的城市摆摊挣一点外快。

两口子虽然过上了团圆的日子,却更加思念家里的女儿,他们只能趁着晚上和家人通电话,聊以慰藉相思之情。

话分两头,女儿由奶奶和姥姥轮流照顾,有时候严翠霞的两个女儿回来了,也会陪小侄女玩耍。可以说,年幼的女儿并不知道什么是别离之苦,只要她身边有人陪,有人玩,也就足够了。

就在两口子在外打工第四个年头,他们终于攒够了钱,便下决心在老家盖一座漂亮的房子。一提到盖房,窦文凯就兴奋不已,他愧疚地告诉老婆:“结婚的时候,我连一套房子都没有,现在好了,我们终于可以住上新房了。”

见老公一脸的骄傲,郑红娟的心里也美滋滋的。那种依靠自己双手收获的幸福,当真是一般人无法理解和体会的。

经过半年多的折腾,总算是把房子盖好了。又经过两个月的装饰,他们一家人终于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家。乔迁新居的那天,窦文凯喊来了许多发小和亲戚,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好不热闹。等众人散去,已经半夜,郑红娟抱着睡熟的女儿,脸上依然挂着甜蜜的笑容。

这不正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两个人在外面打工虽然很辛苦,可看到今天的成绩,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晃过去了好几年,有一段时间,郑红娟感觉胃口不好,还总想吐,经过检查才知道自己怀了身孕。她又喜又忧,最后还是听从老公的意见,先回老家养胎。回到家后,郑红娟终于有时间陪着女儿,母女俩的感情迅速升温,就连婆婆还有点吃醋地说:“真是血溶于水,还是你们娘俩的关系近乎。”

在家待了不到两个月,郑红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她喊上本家的二叔还有两个小叔子,匆匆忙忙离开了家。这一切都是瞒着严翠霞秘密进行的,临走时,郑红娟撒谎说:“娘,我要进城看看窦文凯,顺便在城里检查一下,看孩子健康不健康,可能要在那里多住几天,你在家好好照顾乐乐,别担心我。”

郑红娟一走就是十天,等她回来的时候,脸色明显十分憔悴,婆婆问她怎么了,郑红娟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自己太累了,休息几天就好了。从那以后,严翠霞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儿子怎么不像之前那样总往家里打电话了呢?过了两个月,终于到了年底,郑红娟告诉婆婆:“文凯那个工地加班呢,春节可能不回来了。”

年迈的严翠霞信以为真,她根本不知道,都寒冬腊月了,工地其实早就停工。等到郑红娟临盆的时候,一直不见儿子窦文凯回来,严翠霞怒不可遏,感觉儿子太不像话,怎么能连老婆生孩子都不管不顾了呢。她让女儿赶紧给弟弟打电话,让儿子无论如何都要赶回来。

大女儿说:“弟弟他确实走不开,老板都指望着他干活呢,娘,你先别管他了,咱们先照顾娟子吧。”

严翠霞心里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正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刚刚生产地儿媳妇身上。如此过去了好多天,别说儿子回来看一眼媳妇孩子了,居然连一个问候的电话都没有。这时候,郑红娟说:“娘,文凯的确太忙,他说让我过两个月带着孩子一起去城市找他,老板特意给我们准备了一个单间。”

见儿媳妇不责怪,严翠霞的心里稍稍得以平静。

过了三个来月,郑红娟果然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进了城。严翠霞心里有千万个不舍,却又拦不住儿媳妇,其实从那时起,她心里已经产生了怀疑,儿子为什么迟迟不肯回家呢?

那一年的春节,只有郑红娟母子二人回家过年,严翠霞更加的疑惑。又这样煎熬了一年多,严翠霞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子已经快3年没有回家了,他到底是怎么了?于是,她故意装病,病恹恹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两个女儿赶来时,见母亲病重,连忙给弟妹郑红娟打电话,情急之下小女儿说漏了嘴,躺在床上的严翠霞一听儿子早就去世了,猛地站起身,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位女儿,过了好久才问道:“文凯他,他死了?”

知道母亲在装病,两个女儿只好无奈地把实情说了出来。原来在3年前,窦文凯在工地上遇上了事故,人当时就不行了,郑红娟和二叔等人赶过去以后迅速处理了后事。怕婆婆知道后过于悲伤,郑红娟等人大胆地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这成了除了严翠霞以外全家人都知道的秘密。可瞒得了一日却瞒不过永久,执着地郑红娟宁愿抱着女儿独自受罪也不想让亡夫在九泉之下不安。

严翠霞似乎早就意识到是这样一个结局,她毕竟是文凯的亲生母亲,自己似乎在好多个梦里听到儿子在不停地呼喊着“娘”。如今儿子真的不在了,她虽然伤心,虽然痛不欲生,却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或许只有严翠霞心里最清楚吧。她理解儿媳妇的良苦用心,更替儿媳妇感到惋惜。毕竟,在自己40岁的时候就失去了老公,如今儿媳妇偏偏又重蹈覆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以后,郑红娟没有仔细思考过,她现在满心所想的,就是照顾好两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平安地长大。哪怕今后面对再多的困难,自己也定会勇敢面对。只可惜,好日子才刚刚开始,老公怎么就匆匆地离开了呢?

(欢迎关注“井底蛙讲故事”,每天带给你不同的精彩,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