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工资5000,一年存了10万:那些会赚钱的人,都做了这件事

很多年以前,在一期《锵锵三人行》中,窦文涛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曾经,他对金钱的态度很任性,只要他认为有损自己形象的广告都不会去接,也没有想着要赚多少钱。甚至,他会把那些钱称之为“丢人的钱”。

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窦文涛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那时,母亲因为中风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每天的花费都如流水一般,几千块钱一下就没了。为了能让母亲的病好起来,他开始想着怎么能多赚一点钱。甚至,开始愿意拉下脸去赚那点“丢人的钱”。接广告、客串电影、做选秀节目的导师,甚至还在婚礼上做主持人。

“能多点存款,就是多几天母亲的命。”大方承认钱的重要性,一点都不丢脸。

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是不需要钱的,成年人的底气很多都是钱给的。

我们可以嫌金钱铜臭味,可是对一个担负重任的成年人来说,只有足够的储蓄才能帮助他让整个家庭稳固幸福。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避免地就要进行消费,从柴米油盐到出门旅行都要花钱。

消费

而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不厌其烦地告诉你:要舍得对自己投资,要对自己好一点。于是他们把二维码、免密支付送到你面前,你动动手指,所需要的东西就乖乖来到你面前了,但当你低头一看,余额又触目惊心了,还款日期又到了。

年轻一代,不少人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长大,从小没有缺过吃穿,喜欢尝试新事物,对生活质量要求也更高。面对省吃俭用存钱也赶不上的房价,好好吃一顿、买件喜欢的东西及时满足自我成了更为现实的选择。

只是,花钱真的就等于快乐吗?其实恰恰相反,存钱才是最快乐的,因为有了对生活说“不”的勇气,可以自由选择。

认识一个朋友叫小可,之前跟我抱怨,在现在的公司做的很不开心,我告诉她,“这种单位你不干也罢,而且工资才5000,你辞职重新找工作算了。”

小可叹了口气:“你啊,小孩子脾气又犯了,我手头没有存款,一旦失业就断粮,另一方面,我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选择的公司还没有考虑好,冒冒失失辞职是毫无意义的。”

存钱

我一想也是,于是问她:“那你打算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样煎熬着吧?”

小可想了一会说:“自救,要准备两件事情,第一就是存钱,我的存钱叫做‘炒老板鱿鱼计划’,第二就是在存钱这段日子里想清楚自己未来到底要做哪一行。毕业时犯的错误不能再犯。”

后来,小可存了钱,也学会了如何理财,慢慢地,她理财的收益甚至超过了工资。当然,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看,这就是金钱给人力量和勇气。

我想起前段时间,有一个闺蜜跟我抱怨,她和男朋友吵架了。

男朋友想要买车,他看中的一台高端品牌的入门款,需要花掉他们70%的储蓄,并且接下来三年,每个月都需要偿还好几千的车贷。而我的闺蜜说,如果单纯以性能而言,他们起码可以少花一半的钱买一部普通品牌的代步车。

其实啊,这多出来的一半的钱就是她男朋友所支付的外部溢价。就是所谓的“为了让别人羡慕”而花的钱。

我特别喜欢一个消费理念,就是千万记得你花这笔钱是因为你自己喜欢,而绝不因为其他任何人眼中的你。

这句话其实就是对咱们消费观念的完美诠释。而有理财思维的人,往往都能花钱花得非常聪明。

有些人花钱有度,知道如何做好花钱的计划,但是有的人却喜欢随心而动,想做啥就做啥,丝毫没有为自己的生活做好风险控制。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自述的故事:

几个月前,小李(化名)还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小李有一儿一女,父母和岳父母轮流帮他带娃,公积金比房贷多,夫妻两个收入也不低,生活质量还算不错。

后来,小李夫妇想要买学区房,由于现有资产离买房还有很大差距,于是他们不仅卖了老房子,还咬牙借了150W,又贷款250W,终于换了一套新房。

风险控制

如果故事止步于此,那也就算了,毕竟只要两人工作没变故,咬咬牙也就挺过来了。可是后面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给小李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小李岳母体检查出来癌症,随后住院、化疗;小李妈妈异常造血,发现了10%的异常细胞,随后住院、骨穿,等结果;

小李爸爸因为未知诱因剧烈头痛,认知功能剧烈下降,有天直接摸不到饭碗、找不到厕所,入院待查,还不知道能否恢复;

与此同时,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各种不乖,因为大人各种糟心没空管他,每天都被老师吐槽。小李感叹,中年人的幸福生活真是太脆弱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各种不顺打倒在地了。

生活

他们家如果没有这么激进地换房,一是经济上会更加宽裕,压力肯定没这么大,至少可以请人帮忙照顾老人;二是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也不会那么大,还可以停下一个人的工作来照顾家人。

如果生活风平浪静还好,但如果有任何意外发生,你就会发现,没什么存款的自己毫无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地省钱、存钱,做好理财,让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值。同时,也做好自己的财产规划,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自己太过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