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三農」七0後的記憶,日用品

進入80年代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需求的不斷提高,原來集中於城市的百貨大樓和開設在城鎮的供銷社,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日常需求。於是,供銷系統開始在農村開設“代銷點”,小賣部出現了。


小賣部的商品種類比較單一,多為生活日用品。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70、80後小賣部裡都賣點兒啥。


這種散裝的鐵皮茶葉罐,相信現在不少家裡的老人還在用。


有茶就得有茶具,在不太適應品茶的年代裡,這種搪瓷缸子就成了很多人的最佳茶具。


搪瓷缸子適合一個人用,家裡來了客人就得需要茶壺了。當年為了防止茶壺蓋摔了,買回新茶壺第一件事就是要用繩子把茶壺蓋和把手拴在一起。


茶杯,一般都是待客時用的。


這個茶盤用途大了,既可以當茶盤又可以當果盤


暖壺那時候有這種竹皮暖壺和鐵皮暖壺


搪瓷臉盆,其實我小時候不喜歡紅底的,我喜歡藍底的,總感覺新買回來的藍底搪瓷臉盆倒上水後盆底的畫面特漂亮


鏡子,這種鏡子既可以掛在牆上的釘子上,又可以放在桌子上。當然了,你願意拿在手裡臭美也是可以滴。如今,當年用這種鏡子臭美的姑娘們,都已經成了大娘


毛巾,軟和、吸水、不掉色。


那時候的香皂,其實也沒啥特殊的包裝,那張紙一包就透著香氣。


香皂盒


牙刷,那時候的牙刷可沒現在這麼多品種,拿起來刷就是了


平生用的第一種牙膏


那個時候,搓衣板真的是用來洗衣服的


這東西你們叫什麼,我們叫篦子。小時候姐姐頭上長蝨子,媽媽天天拿著它往姐姐頭上刮


火柴,那時候我們這基本上都是用的泊頭火柴,可惜再也用不上了


蠟燭,小時候家裡晚上經常停電,所以蠟燭是必備之物


手電筒,一看那個綠邊框是不是特有感覺,小時候我家一直用這個牌子的。


手電筒用小燈泡,學名好像叫“電珠


打火機,很小巧吧。


線團,下面這組東西算是媽媽的專屬物品了


毛線,自己倒自己纏自己織的年代好像過去好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