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個地方,藏著中國最美的色彩奇觀,距離烏市僅40公里

在新疆南北疆的交匯處

距離烏魯木齊僅40公里的地方

有一條溝

熊熊大火燒了百年

卻燒出了一條絕美的色彩視覺盛宴

這個地方就是硫磺溝

看一眼,你便深深的淪陷在這色彩的國度裡

昌吉硫磺溝 ,地處南山山系,總面積574平方公里,海拔1232米,是南北疆的交匯處。

它距烏魯木齊40餘公里,由烏市出發,經吐烏大公路西行,由亞心村處進入南山道,即可到達。

硫磺溝地形南高北低,依山傍水,溝壑縱橫。主要有大沙溝、煤窯溝、南北溝、火燒溝、紅柳溝、四道溝等。東西走向的溝多為分岔溝,因溝內盛產硫磺得名硫磺溝。

硫磺溝的前世今生

據史書記載,清代嘉慶年間有民戶在一個名叫“煤窯溝”的地方開煤窯。

清光緒二年(1876)湘軍進疆,有一姓劉的統領,在煤窯溝開採拉煤,交煤窯於萬家開採,萬家既是礦主,又代行地方政權職能,稱霸一方。

民國25年(1936)年左右,煤窯擴大,曠工增多,住戶依坡而居,逐漸形成硫磺溝小街。

因叔侄爭奪家產引起紛爭,蓄意在煤窯內放火引發火災,造成嚴重損失,幾乎破產萬家將煤窯轉售給商人韓景德。

新疆和平解放後,新疆軍區後勤部接管經營韓家煤窯,1955年昌吉州在硫磺溝建煤炭組。1958年秋,交昌吉縣管理。

1976年,建立礦區黨委,管理硫磺溝行政事務。1981年,將聯合廠改稱煤炭廠。20世紀90年代初,硫磺溝煤炭行業引來了井噴式發展。2010年達到頂峰,煤炭產量達400萬噸。

硫磺溝的煤炭產業曾獲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真正的特別之處卻不是因為它的豐富煤炭儲備,而是因為它燃燒的百年煤火。

持續燃燒的百年煤火

硫磺溝是南山山區中產煤量最為豐富的溝,探明儲量達15億噸,但該地的地下煤火一直都處在自燃狀態,據當地史志記載,清代光緒年間這裡就是“裂隙縱橫,濃煙瀰漫,巖隙間火焰呼呼,經年不絕”。

關於這場火雖然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史志的說法這把火從清代光緒年間的1874年一直燒到了2003年,整整在地底深處燒了有129年!

硫磺溝煤田火區面積達184萬平方米,每年要燒掉176萬噸煤,按當前可比價格計算,每年損失1億多元。對於煤田開發而言,這筆損失極其巨大。

硫磺溝煤田滅火工程於1999年由原國家計委立項,計劃用4年時間基本治理完畢,總投資9872萬元。工程於2000年初正式啟動。歷時3年多,這場燃燒了百年之久的“地下火災”終於被撲滅。

百年煤火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被撲滅,但是它卻留下的曠世奇觀,成為人們休閒旅行,放空心靈的好去處.

天山下的“中國色彩”

沿著與天山山脈走向平行的101省道西行,直到石河子南山,綿延100多公里,方圓千餘平方公里範圍內,分佈著相似於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大峽谷的風蝕地貌。

遠古時期,這裡還是一片水的世界,經過億萬年的地質演變,滄海桑田,沉積的紫紅色泥岩、灰綠色礫岩等地層。

後經地質歷史時期的地殼運動和斷裂活動影響,形成了一條橫向的斷裂帶(硫磺溝峽谷),發育了很多豎向的裂隙,經長期風吹雨打,風化剝蝕,便形成了目前奇特的地貌景觀。

硫磺溝綿綿百餘里,如詩般鐫刻在卡拉扎祖山 ,是我國最長的侏羅系山脈。

這種主要是以細碎礫石與膠質泥岩疊合而形成的橫向層次分明、豎向褶皺發育的懸崖峭壁、丘陵溝壑,集雅丹地貌、石林地貌於一體。

硫磺溝是色彩的海洋,赭紅中夾雜黃白黑綠等色,泛起眩目的浪花;

一層紅、一層黃、一層綠、一層褐……色彩斑斕豐富,美輪美奐,氣勢連綿浩蕩,瑰麗壯闊。

硫磺溝是自然的造型師,成就了犬牙交錯的錚骨豪情,遠望近觀,景緻悠悠......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山巒宛如亭塔,斷壁酷似城牆,裸露的地層紋理分明。

全長100多公里的山體,每一段景緻也都不同,有一些山體層層疊疊朝天仰起,讓你感受到大地當年把一層層岩石拱起後又掀翻時的驚天之力。

有時周身四面八方都被赭紅色包圍著,到處彷彿都在燃燒。

硫磺溝還有一種別處很難見到的大黃色山體,在藍天的襯托下,遠望上去有如錦緞披身。這種顏色,可能是硫磺長期薰染而出的。

而硫磺溝的山體下,則有著眾多崩裂的碎石,隨手在山角撿起一塊,都有著斑斕的色彩,石頭的紋理也變化多端,有魚鱗狀的,水紋般的。

拿幾塊在手中細看,能感受到不同的質地,邊玩邊收藏幾個石頭,也成為很多人遊玩硫磺溝不可少的項目。

四季變換的韻味

硫磺溝的美,屬於四季的變換,無論什麼季節過來,總能體會到屬於它的獨有韻味。

春之聲

春天這裡,草色遙看近卻無,峽谷披上輕薄的綠裝,奏響著別樣的牧歌。

秋之絢

秋天的硫磺溝在斑斕的彩葉的點綴下,美得竟有點童話的感覺。


此時的牛羊是牧放在色彩斑斕的畫裡,美不勝收。

荒涼之地的樹木尤顯珍貴,秋日裡搖曳一樹的金黃,最是炫目溫暖。

荒涼之地的水源尤顯寶貴,淺水輕流,卻承載著峽谷最厚重的生命滋養之重任,也靈動了整個峽谷。

冬之韻

雪落硫磺溝,這一片斑斕生姿之地仿若撒上了一層薄薄的粉,美得清新脫俗。

或是大雪覆蓋,潔白一片,間或有彩色的巖體從雪中露出,美得俏皮可愛。

硫磺溝是一條非常適合自駕遊觀光和攝影的路線,沿途眾多色彩豐富、造型奇特的丹霞地貌;

臨近線路起點還有亞洲地理中心。

居中的是三屯河水庫。

硫磺溝水庫,攝影/張李剛

末端是康家石門子巖畫,串成了一條美麗的聯遊線路。

趁著假期,一定要去看看,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奧妙,體驗一下最神奇的中國彩色吧!

旅行攻略

座標:新疆的南北疆交匯處,距烏魯木齊40餘公里。

自駕

1、由烏魯木齊出發,經吐烏大公路西行,由亞心村處進入南山道,即可到達。

2、由昌吉市出發,沿烏伊公路14公里處向南,經八一鋼鐵廠駛入谷地過山口,過頭屯河水庫,再往南行三公里,即駛入硫磺溝鎮。

氣候、最佳旅行時間

春有春的嬌嫩、夏有夏的妖嬈。秋便灑落一地的金黃.於滿目蕭條中收留殘香一瓣。冬將它凝固鹹霜花般地聖潔.倔強的脊樑挺起蒼穹,皓髯向天。

建議遊玩時間:1天

門票:免費

景點開放時間:全天

以上攻略內容僅供參考,請以當地實際情況為準

硫磺溝的神奇之處

在於它充滿無限誘惑的美麗

閒暇之時,不如放下繁忙和壓力

帶上家人朋友

來到這個神秘的世界

與自然耳語,與心靈訴說

置身於這充滿色彩的奇幻世界

一起感受下大自然的神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