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旅途中吃到过哪些难吃的食物?

戈己


我说的这种难吃的食物,不知道会不会被喷啊?

墨鱼蛋大家知道不?我觉得我去旅游吃过一次墨鱼蛋,难吃得之后我就再没吃第二次了。虽然我后来知道估计是我的烹调方式有误,但是那口感我想还是一时难以改变我的看法。我吃的墨鱼蛋,出了咸的一个口感,完全吃不出什么其他口味来,让我完全吃不到墨鱼蛋是一个渔产品的感觉,每一口都像是在吃着海盐,又咸又苦,更苦的是当时除了这个墨鱼蛋就没有其他菜了。

我那次买的墨鱼蛋是腌制品,店家已经明确告诉我是咸的,要多漂水,我听进去了,但是我每想到是那么地咸

那一次我们是自驾游,车上带有炊具,没打算在市区吃饭,就在市区海鲜市场买了墨鱼蛋,买的时候是无意看见的,本来我们是买了生蚝的,准备弄个生蚝蒸蛋吃比较快点。我们买了生蚝、鸡蛋火腿肠,打算出了市区找地方停下来路边野炊,吃饱继续自驾游。结果在买生蚝的时候看见老板的冰柜里有这个墨鱼蛋,老板就说这个东西用来蒸蛋真好吃的。

作为吃货的我们,遇到没吃过的东西嘴巴肯定是忍不住的啊。和老板咨询了下蒸蛋怎么蒸,老板就说了切片漂洗过后再蒸,因为是腌制的比较咸。于是我们买了三个墨鱼蛋,腌制的,准备等会把墨鱼蛋和鸡蛋、生蚝、火腿肠一锅蒸了。

因为图省事,打算等下停车下来煮东西就是一锅上,蒸好这一锅东西随便吃点就继续赶路了,其他菜叶没买,直接就出市区找下一个地方去了。

在车上我们就已经把墨鱼蛋切开来用餐盒加矿泉水漂着,想等下到地方了就合适了,不会很咸的。

等到了地方,支好炊具,把漂好的墨鱼蛋,切成了一指厚的片,再把火腿肠切了之后,把墨鱼蛋,生蚝肉,火腿肠摆成一盘,然后上火蒸了一下,淋上蛋液之后等蛋液凝固熟了就拿下来吃了。

出过的时候,尝了第一口的小伙伴,把筷子塞在他嘴巴里,低着头,默默无言。等下一个小伙伴不知道夹了一块墨鱼蛋塞进嘴里就嚼,然后大吼一声“好咸啊!”再吐出来的时候,第一个吃的小伙伴才在那笑出声,说今天惨了,难道要吃白饭?这咸得是根本无从下口啊。

我用筷子挑了一点墨鱼蛋尝了一下,真的是苦,咸得发苦。我再去尝试了鸡蛋,生蚝、火腿肠,都已经是被盐味渗透了,都是咸的。

我无法想象这么咸的东西,那个老板会说蒸蛋好吃,难道这墨鱼蛋是一次只能切一点点来和鸡蛋蒸?怎么吃?

当我们几个饥肠辘辘的大男人,端着白米饭,看着一盘刚出锅的“清蒸海鲜蛋”,却无从下口,那是什么感觉?太咸了啊,下饭都难,简直就是用勺子挖一勺盐吃一口饭的那种。刚才切菜的时候还手欠把所有火腿肠剥完了,多余的都当零食吃了,想找根火腿肠下饭都难。

最后从车厢里找出来一件啤酒,决定吃咸蛋就啤酒吃饭,吃完饭休息几个小时等酒气散了再继续开车,开车的小伙伴忍忍少喝点。

四个人一件啤酒下去,总算是能就着咸墨鱼蛋给填饱了肚子,这是我感觉吃得最难吃的一餐了,这是我出来旅游吃到的最难吃的东西,后来我上网找别人蒸的墨鱼蛋蒸鸡蛋,做法也差不多啊,为什么我弄的就这么咸啊?难道我买的是假的墨鱼蛋呢?


桂系探险家


第一提名鱼腥草

我去贵阳玩的时候,第一次吃到鱼腥草,当时是在一个美食街,买了一盒豆腐圆子,店里提供蘸料,我就盛了点鱼腥草,其实我并不认识,以为是那种咬起来脆脆的小咸菜。

长这个样子,左侧是鱼腥草

一口吃下去,一股腥味,感觉鼻腔里都是满满的腥味,第一次吃真的很难接受,不过当地人很喜欢吃。

第二提名豆汁

说起北京的小吃,豆汁一定有一席之位,第一次喝豆汁,我以为跟豆浆没什么两样,直到喝下去,又酸又臭,口感不是很好,接受无能。看着隔壁桌的老北京,喝得贼溜,仿佛我的反应有点夸张,第一次喝确实受不了哇。

豆汁当时没拍,这个是网图,

第三,提名梅花糕

梅花糕,第一次吃是在南京夫子庙附近,口感并不如我想象中糯糯的,而是像没蒸熟的生面筋,上面还有老式月饼里放的那种青红丝,红枣,特别甜,个人不喜欢太甜的食物,所以觉得不好吃。


汉娜的旅行笔记


记得是2013年11月份,去河南三门峡市学习,学习结束后,整好有个同学是河南嵩山少林寺附近的,还是自驾去的三门峡,之后邀请我和另一个同学,去少林寺一游!

行车过程和少林寺游玩过程,这里不多啰嗦了!

下山后在周边找了个门面还很大的一个驴肉馆,点了四个菜,记得有黄瓜拌驴肉,卤驴排,金针菇银耳,还有一个忘记了!

那个菜的难吃程度我觉得,是我感到最难以接受的了,黄瓜没有洗干净,甚至于可能就没有洗,那个驴肉吧,卤的无滋无味,还非常难嚼!真是考验咱这一口老牙!估计那就是一头久经风霜的老馿!

请客的同学一直说,这是本地最牛逼的特色,我去!

我能怎么办?不能说又不能吃,我去!算了,要碗面得了!

面上来了,“服务员,你家有辣椒油吗?拿来点”服务员拿来辣椒油,挺大一个铁盒子装着,我这抠点放进去,吃几口不咋给力呀,我在抠点……

前方高能(づ ●─● )づ

妈呀!那个辣椒罐子底下,一团团蠕动的白色蛆虫!

我知道这玩意它是高蛋白,可是咱没有贝爷那个福分啊!不但吃不下,之前吃的那点驴肉也在胃里,波涛汹涌的,一直往上拱啊!

好家伙,一路小跑卫生间吐了个痛快!

你还别说,这一次把我吃辣椒油的臭毛病彻底治愈!

多年以后,只有自己家的可以吃一点,但是绝对不能用铁罐子!

多么痛的领悟!


胖哥156


自认自己是杂食性的,好养活,吸收的也很快,但是世界上真的有神一样的食物存在人间,它们成功地挑战了我的胃!

1、 昆虫宴,很多地方都有,尤其是云南,东北那块地方,我也不具体说哪个地方了。反正,这玩意儿也绝对是挑战自我的。反正,我看到有吃昆虫宴的地方,绕道而行,到不是它不好吃,是恶心到难以下咽。东北同事邀我去东北他老家,愣是端上来一盆红烧蝉蛹,还说这东西大补,比油炸的好吃,一口咬下去,爆浆的感觉,爽歪歪。听得我直接夺门而出。

2、黑松沙士,绝对颠覆了我对饮料世界的想象。 黑松沙士 ,作为台湾本土的饮料,想必很多人都去品尝过,不知道大家喝完后是什么感想。反正,我的反馈就是两字:难喝!简直是一股牙膏味。又或者再形容一下,有点皮炎药膏参合着苏打水?台湾友人说,正确打开黑松沙士的方法是:要加盐喝!

3、崂山白花蛇草水 ,青岛当地饮品。但看清楚,不是崂山可乐,是白花蛇草水。是不是感觉有点武林制毒世家研制的一款饮品。像牙膏掺了下水道的水的味道,绝对是毒水,是洗脚水!

4、豆汁儿,这可是老北京的文化标志之一啊,豆汁还必须有个儿化韵,以表示那是股地道的京味儿。同学带到据说全北京最正宗的一家豆汁儿店喝了第一口豆汁儿时,我至今听到豆汁儿这三个字还条件反射地起鸡皮疙瘩。我天,世界上还有那么难喝的汤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山城小梦


旅途中啊,记得第一次来深圳的时候才10岁,在大巴车上第一次吃方便面。觉得真心好吃啊,连服务站的饭菜根本没胃口,天天只想吃方便面。服务站的东西基本都难吃,比如过期的面包。

炒的肉基本不敢吃怕啦肚子,以前都是坐汽车,基本上我就吃点米饭吃点蔬菜。汤也不好喝怕上厕所,其实米饭都不好吃都是成年老米。

除了方便面和自己带的食物基本都难吃,要说最难吃我觉得是臭鸡蛋,臭鸭蛋。过期的面包。


海龙兄帝


在旅途中,其实我们是可以吃到一些不同的东西,出于我们的好奇心品味当地的美食,但是有些东西我觉得不是自己很喜欢的。有些食物可能真的是很难吃吧,下面我就来说一些比较难吃的食物了。

第1个就是槟榔,我知道这样说可能会得罪许多喜欢吃槟榔的人,但是我真的是吃不惯。会觉得嘴巴里一股味道,这种味道真的是好久都不能够消散的,有的时候是挺恶心的。

第2个就是鱼腥草了,这个在北方是比较少的,一般南方人比较喜欢吃。在旅途中我尝过一次,当地的人说是很好吃,但是我吃了就是有一股鱼腥的味道在嘴里面,有的时候还会觉得有一股臭臭的味道,当细细咀嚼的话一股淡淡的恶心感就是从下而上的冲出来了。

第3个应该就是黑巧克力了吧,平时我们吃的巧克力都是加工之后加糖或者是调味料的,显得就是比较香甜可口,但是黑巧克力才是真正巧克力的味道。首先它是苦的,而且还带有一股中药的味道。如果你喝过中药的话,一定能够体会这种感受的。

第4个就是蛇草水了,蛇草水的难喝程度,可以说是网上有名的。到处都流传着蛇草水难喝的故事。我自己可能是由于好奇就品尝了一下,觉得这辈子应该不会喝第2口了。

以上几个就是我在旅途中觉得比较难以下咽的东西吧,所以说旅行的时候千万不要有太强的好奇心。





胡哥改房车行


由于我们全家都比较喜欢吃,所以只要不是太难以下咽的食物,我们都会容易接受,但还是有几种特色小吃让我忍不住吐槽一下。

千年古都西安,拥有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景点,而且陕西美食也闻名全国。比如肉夹馍就的确比我家这边更好吃,虽然价格高,但是个大肉多,还都是牛肉吃起来特别香。但是羊肉泡馍真的是与我想象的有差距,可能是我没找到特别正宗的地方,在回民街和南稍门附近大店小店都吃了一下,总觉得特别难以下咽,和羊肉串相比真的差了太多,可能是不太适应西北风味吧。

我在温州呆了一年多,差不多吃遍了当地美食,最爱的就是鸭舌和各种的卤味。但有一种东西总是接受不了,就是三鲜面。三鲜面的原产地就是我住的乐清,其实就是跟平常的煮面一样,最主要的就是面里的海鲜要到位。这里的做法是把鱼,虾,蛤蜊等一起炒了后放在面里,听起来应该特别好吃,但实际上却感觉特别的腥气。第一次吃我都差点吐了,因为当地人不会放很多的调料,都讲究原味。后来我又陆续的吃了好多家,甚至去清江当地去吃,遗憾的是直到我离开温州时,也没能完全的接受,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带朋友去吃时他们还比较能忍受。

还有就是云南,可能是与我相隔太远、饮食差异太大,我对云南的美食都比较抵触。第一就是特别的辣,我之前真是没想到云南人也这么能吃辣,而且和湖南四川的辣还不同,特别的干辣。还有就是味道感觉有点怪,比如说大理的烤乳扇,丽江粑粑,我至今也没弄明白那是一种什么味道。不过鲜花饼是特别特别好吃,至今我还要不时的在网上买一些。

要说吃,真的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而且我们国家这么大,各地的美食都风格迥异。不过现在越来越同质化了,因为人口流动越来越大,许多当地的特色美食都被外地人承包了,比如去厦门都是满大街的东北老乡吆喝卖蚵仔煎,去广州好多河南人卖煲仔饭。这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不过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当地传统特色小吃保留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唐山土著八零后


旅途中吃到最难吃的食物,当数前一阵子,带爸妈去山西道宝河的早餐了。

道宝河是一次旅途中偶然走到的地方,走过崎岖狭窄的山路,忽然眼前出现了村落,世外桃源般的感觉,整个村落全是石头建的房子。像是一下子穿越到了遥远的从前。

那一块一块的石头砌成的石头房,一层一层用石块砌成的梯田,平整而结实,一直到山腰间。真是让人惊叹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啊!

一条河流从村子中间穿过。村民依河而居。从河的宽度和以前的水流痕迹可以看出来,以前这条河的流量很大,现在只剩下一股小小的水流了。

相传道宝河村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根据村里的碑文记载,从明朝嘉靖年,此村就已有人居住、生活。相传,道宝河村原名盗宝河,村里藏着皇帝的官银,因银库藏址泄密,官银被盗贼全数劫取而得名。解放后,盗宝河人认为盗字不雅,就改成现在的道宝河。

现在大部分居民都已经搬走了,人已经不多了,整个村子只剩下大约十几个人了,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也是我们国家大部分山村的缩影吧。

和爸妈在村子里的石板路上走走看看,不觉得天色已晚,看父母对这个小山村有着浓浓的兴趣,就决定在这住上一晚,也感受下山野的寂静与悠悠的慢生活。

晚上,我们住宿家的阿姨给我们做了烙饼,小米稀饭,凉拌萝卜丝,说真的,带爸妈出来是这样的晚餐,还真是于心不忍的,好在也算品尝一下当地人民平时的生活。第二天早上起来,阿姨又给做了小米粥,昨晚上的烙饼热了一下,凉拌白菜[捂脸][捂脸],调侃下爸妈,这山里的小米据说非常有营养,我们这两天算是品尝到了真正的山里小米……

然后阿姨说中午给我们做他们这里最有特色的炒小米,老爸非常配合的说要尝一尝,还没有吃过,从前有听过山西的战友说起过这个炒小米,也叫小米捞饭,如何的美味,今天一定要尝一下!

终于炒小米端上来了。

老爸老妈一人一碗,吃了两口,老妈就开始咳嗽起来,老爸也跟着咳,然后又吃一口,又咳[捂脸][捂脸]然后我跟着咳……那场面真是逗极了,吃了不到三分之一,老妈把筷子放下了,说吃不下了,老爸也把筷子放下了,说不吃了。老爸说,咳嗽是因为谷子的皮没有脱干净,吃的时候总会卡在嗓子上,所以吃一口都要咳一下[泪奔][泪奔]还有可能是没有吃习惯的缘故,在别人眼中的美味在自己的口中缺索然无味,这可能就是饮食差别吧。


欢公子的日月江湖


在云南的河口吃过一种叫屈头蛋的小吃是最难吃的。这是越南传过来的一种小吃,是用孵了10多天要破壳而出的鸭胎制成的。一般人一看,这哪里是蛋?分明已经成型的小鸭子,看样子就是十分的恶心,还别说去吃了。

我是不敢吃,但有的人说很好吃,但想一想吃屈头蛋就是吃一只未成型的小鸭子,甚至要吃鸭子的毛、鸭子的头、鸭子的眼睛、鸭子的爪子、鸭子的屁股。唉!太恶心了。


野云片片


强烈推荐这一道 amok 是柬埔寨传统特色美食,好吧,可能当地人真的认为是美食。我们是在暹粒最有名的一家当地餐馆吃的,店面非常大气,价格也不便宜。但是这个味道真的是,太有特色了。我也算吃过很多不好吃的食物,但是忍忍也就吃下了,这份食物真的是,除了那个肉串和米饭,其他的吃了一口不想再吃第二口,满满奇怪的香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