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已经出笼,家长首先要做好这件事


春节将至,所有的学生都放假了,对于老师来说,皆大欢喜,“神兽”终于出笼了!

但是,对于家长来说仿佛一场灾难:熊孩子回家了。

不少学校给孩子发放《寒假安全公约》,最醒目的一条是:防火防电。

我想再补充完整应该是:防火防电防手机

无论年纪大小,家长管理孩子最便捷的方式是给孩子一部手机。只要一拿手机,瞬间,熊孩子立刻变成乖宝宝。

你看,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孩子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手里有一部手机,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非常安静,你让怎样就怎样。

每当看到这些,非常心痛。我就会想起教室里那些戴眼镜的小小身影,也会想起网吧里那些眼睛通红的网瘾少年。

难道,大人们真的不知道,给孩子一部手机到底是爱,还是害?


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给他一部手机。


我来讲3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

01

去年寒假开学,同事燕子告诉我,一放假,老公就给儿子配了一部手机。因为大人要上班,方便孩子联系。

整整一个寒假,读初三的儿子,每天只做一件事儿——用手机打游戏。

拿着手机,儿子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各种搪塞。

开始,燕子想,放假了,孩子累了一学期了,就当放松了。可是,很快,她发现,这孩子玩得有点过头了。

过年的时候,吃饭玩,走亲戚玩,上厕所玩,晚上更是通宵。

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燕子不想打骂孩子,但是无论大人怎样提醒,他都不肯放下手机。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无论客人和他说什么,孩子只是抬头嗯一声,继续低头打游戏。

终于,燕子实在忍无可忍,最后把手机给摔了,永绝后患。为此儿子大发雷霆,连着三天与燕子不说话。

开学初,燕子的儿子心不在焉,学习一直进入不了状态。两个星期后的模拟考试中,一直年级前10的儿子,落到滑到了年级500多名。


给孩子一部手机,使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

02

小兰是我表妹,她儿子读五年级。去年过年的时候,老师留了一些语音作业,孩子经常用她的手机去完成。

偶尔完成了作业,孩子还拿手机玩会儿。小兰想,反正放假了,让孩子玩会也没有什么。

整个假期里,孩子经常拿着手机,小兰一忙也就忘了,全然不管孩子在手机上做什么。

直到有一天,小兰发现自己银行卡少了5000多元。开始小兰莫名其妙,全家人在商讨准备报案。

无意中,小兰老公在小兰的微信账单上,发现有20多条支付记录,全是游戏类的账号,最后目标锁定在儿子身上。

原来是儿子每天在玩网络游戏,在小兰微信支付时,儿子偷偷记住了支付密码。然后就趁大人不注意,用小兰的微信账号,给自己购买游戏装备。

小兰差点气死,随后试着联系平台,想要追回,但是填写了平台给的各种资料,都没有结果。

后来,我帮小兰联系了一位律师朋友,据说根据我国《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20条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所以,小学生的充值行为,肯定是无效的,游戏公司也应该退钱。

但实际上,退钱是很困难的。


小兰后来多次联系游戏商,询问客服此事是因儿童不慎充值的,可否退款?对方称,因充值需通过第三方支付,而第三方支付肯定有密码,游戏后台认定都是成人操作,而如果是儿童支付,那就是监护人的责任,"所以只要支付了,都是有效的,公司无法退还。"

给孩子一部手机,钱丢了都不知道丢到哪了。

03

2019年9月17日,我们隔壁小区发生了一起中学生跳楼事件。

死者文文是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后来,为了孩子读书方便,便用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套学区房,奶奶陪同文文住在里面。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为了弥补常年在外的愧疚,给女儿买了一部手机。

买到手机以后,文文就整天拿着手机,在上面点,常常废寝忘食。

奶奶年龄大了,看文文整天拿手机,就提醒她不要总玩手机,伤眼睛。但她告诉奶奶,她在用手机学习,奶奶信以为真,也便没再管。

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上课时间文文一直带着手机,玩微信,刷抖音,据说还在手机上还交了男朋友,屡教不改。

奶奶回家以后就把手机给收了,文文要了几次,奶奶都以学习为重、先把学习搞好了就给为由拒绝了。


文文几次索要无果,最后从15楼的阳台上,一跃而下,当场身亡,奶奶得知消息,当场晕倒。

一部手机,毁掉了一个花季少女。

自从手机进入千家万户以来,"低头族"就成了任何场所的常见现象。

不可否认

手机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快捷;

手机让我们的距离变得更近;

手机让熊孩子瞬间变成"乖孩子";

…...


很多专家呼吁: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在手机这件事上,每一个成年人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成年人都把控不了的手机,把它交给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的孩子手上,就是给了他们一剂精神鸦片,让他们走向颓废

寒假,是给孩子和家长一起共享佳节、阖家团圆、方便亲子沟通的好机会,希望每一位家长珍惜机会,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共享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寒假。



感谢阅读!我是木子老师,一边育人一边成长。欢迎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