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BAT”争夺战

中国的互联网界最近可谓是“不太平”,前有京东逆风翻盘,坐稳第四把交椅,后有拼多多逆袭百度成功上位,群众再一次搬出了小板凳,扳着手指头盘算,美团在百度的位置上到底能坐多久。上一次,如此接近百度的公司还是京东,但那已是两年前了。

数据截止至3月4日,中国互联网前八

名词BAT


BAT

确切出处,已经很难考证。2011年,百度市值达到460亿美金,成为当时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与此同时,腾讯和阿里也已奠定各自的江湖地位,巨头初显。大约在那个时候,BAT的说法流传开来BAT,B指百度、A指阿里巴巴、T指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三大互联网企业首字母的缩写。百度总部在北京、阿里巴巴总部在浙江省杭州市、腾讯总部在广东省深圳。

巨头更迭

随着历史的巨轮缓缓向前滚动,当北境的风雪裹挟着漫漫长夜来临,常胜将军并不都常胜。

过去人们总是满怀好奇,下一个登上BAT“宝座”的公司,究竟会是谁。现实是,中国互联网在见证了老牌三巨头BAT、新牌三巨头TMD的崛起之后,正式进入“两超多强”的时代。

三足鼎立

2000年,搜狐、网易、新浪三大门户纷纷赴美上市,以拓荒者的形象站在了中国互联网顶峰。被称为“互联网三剑客”当时还没有BAT一说,阿里刚刚创立几个月,QQ还只是在学生中流行,三大门户却是全网民最爱,风靡互联网界。门户度过了舒服的几年。但好景不长,从2005年开始,它们在互联网界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网易丁磊

2004年,腾讯在香港上市,并从2005年开始在市值上超过三大门户。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当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暴涨353.85%,瞬间诞生了近百位百万富翁。同样是在这一年,淘宝网先后超越了eBay易趣、日本雅虎、沃尔玛,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就像坐上了前往未来的光速飞船,百度、阿里、腾讯迅速崛起。

新浪王志东

虽说三剑客前有强者,后有追兵,但在体量上却还是互联网主流。

然而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却让BAT的光速飞船超越光速,就像小说《三体》里歌者文明的二向箔,互联网三剑客好像受到了降维打击。2009年,中国颁发首张3G牌照,宣告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百度、阿里、腾讯抓住这一波浪潮迅速崛起,分别把持了搜索、电商、社交三大入口,牢牢占据了先发优势。这时候三大门户已经向二维跌落。

搜狐张朝阳

2011年3月,百度市值达到460亿美元,摘下中国互联网第一头衔。从这个时候开始,BAT三巨头的说法开始流传开来。中国互联网由BAT三分天下的格局,就此形成。

然而BAT的格局尚未彻底巩固时,还存在另外两股势力:小米和360,他们和BAT一道,并称为“BATLE”。

L和E

L:雷军的雷,E:周鸿祎的祎。雷军堪称中国互联网先民级别。在三大门户和BAT的创始人发家之前,雷军早已名满江湖。1995年,雷军坐镇金山总经理,三大门户尚未诞生。周鸿祎当时还在方正做程序员,马云在搞中国黄页,李彦宏在美国,马化腾每天挤3个小时的公交上班,而雷军已经开上了桑塔纳。“当时对我来讲,雷军算是传奇人物。”周鸿祎曾回忆。

雷军

TABLE的说法出现在2011年。当年7月,雷军在离开四年后再次重返金山担任董事长,迅速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此时雷军已经默默投资了凡客网、UCweb、多玩网、资费通、乐淘、7K7K以及拉卡拉等十余家公司,被人称为“天使专业户”。

有人盘点了雷军旗下的公司,为其做出了150亿到20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继腾讯、百度、阿里之后,互联网江湖的第四大力量。

和雷军的谨慎行事不同,同为湖北老乡的周鸿祎,则扛起AK47对准BAT四处开炮。九年前的“3Q大战”,让周鸿祎一战成名。在这场由腾讯主动挑起、360被迫防御,围绕安全软件市场的争夺战中,周鸿祎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和舆论号召力。双方从技术战、公关战,一直打到诉讼战。历史上被腾讯模仿并终结的新兴互联网企业产品不胜枚举,但周鸿祎不想屈服。最终在2010年下半年因为工信部的介入而休战,以360败诉终结。周鸿祎收获了高涨的人气,次年360在美国高调上市。

周鸿祎

于是,周鸿祎成了那个“唯一真正被BAT三家轮流吊打,没有被打死”的人。关于互联网第一阵营的说法开始发生变化,当时业内流传的是一张桌——“BATLE”,T是腾讯,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军系,E是周鸿祎系。

电子商务拉锯赛

刘强东和马云的一场拉锯战已经开始,出生于江苏宿迁农村的刘强东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典范了,前些年带着京东一路狂奔,市值最高时逼近630亿美元,相对于马云来说一向成熟稳重的东哥在当地备受尊重。而马云就不需要赘述了,“马总统”可不是一个人叫出来的。


京东

虽然京东商城在国内虽然身居第二,但是刘强东并不满足于现状,毕竟万年老二这个词还是不太好听。万万没想到的是,多年二虎相争的局势被一个人插了一脚,他就是:黄铮,拼多多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就是这个男人扬言超越淘宝,干翻京东商城。不到五年,拼多多市值已经421亿美元了。电商领域三分天下。

社交APP

马化腾凭借着全民APP微信坐稳了大哥,但前来挑战的勇士络绎不绝。九年前,站在马化腾前面的人是周鸿祎;九年后,这个人换成了张一鸣。这个纯粹的技术男不善言辞,信奉“大力出奇迹”的商业哲理,理性得就像一台机器。2012年才诞生的今日头条,凭借“机器推荐”的杀手锏,将互联网的新臣老将打得目瞪口呆。

人们常常搞不懂,今日头条这样一家被传统互联网人贴上“low爆”标签的公司,怎么就一夜之间成了巨头。张一鸣说话一本正经,既没有马云高谈阔论的风度,也没有周鸿祎大杀四方的霸道。谁给了他跟BAT对打的底气?

张一鸣

张一鸣并非等闲之辈。他用七年时间将字节跳动的估值做到了750亿美金,和马化腾在朋友圈互怼,挑起“头腾大战”。百度流失的程序员和工程师,很大一部分来到了今日头条的APP工厂。

张一鸣来势汹汹,不断蚕食对手领地,而且不站队BAT,显有自封为王的野心。

实际上,今日头条所代表的,是试图挑战BAT的新势力——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这三家公司在资本的助推下,俨然已经成为可以叫板BAT的新兴小巨头。

信息大战

张一鸣凭借智能推荐算法,一步步蚕食百度的地盘。在短视频战争中,张一鸣用抖音这种“算法+短视频+开放式关系”的产品,奇袭了腾讯的社交大本营。

​TMD的另外两个重要成员:滴滴和美团点评。

TMD

阿里中供铁军出身的程维,挖来柳传志的女儿柳青,烧掉数十亿美金,将滴滴做到共享出行的霸主地位。但在他身后,腾讯和阿里的身影若隐若现。

王兴在不停拓展美团的边界,在BAT的夹缝中寻找尚未被开发的价值洼地。他选择站队腾讯,但这并不意味着惧怕BAT。滴滴和美团的扩张版图,更多是在BAT无暇顾及的新兴市场,但今日头条将战火烧到了百度和腾讯的大本营。今日头条作为TMD中唯一一个没有接受BAT投资的新兴巨头,是最大的变量。两超多强无论冬天是否已经来临,离冰雪长城最近的百度,都毫无悬念坠入了寒冬。互联网从此没有BAT。事实上,AT争霸、两超多强的中国互联网格局,已经形成

5G&无际

互联网的上半场巨头还没有调整好,互联网下半场已经悄悄的来了——5G。姿态如果调整不好,巨头也会倒下,新人崛起的速度不会很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