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未来哪里会发展得比较好?

米斯特库


细数株洲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五六十年代的工业发展期,在此期间株洲市的众多大型厂矿企业落户石峰区,石峰区是着株洲发展的启航之地,其中荟萃冶炼厂,钢厂,化工厂,电厂,洗煤厂等在株洲具有相当分量的厂矿企业,其中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株洲的就业及GDP建设达到历史峰值。但在90年代之面临产业升级和历史的转型时,石峰区的众多厂矿企业一直负重前行,曾经的动力之源成为了阻碍株洲继续深入发展的大山。



2:上个世纪80年代末,株洲市利用便捷的交通优势,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迅速建立起芦淞服装综合市场,从此在芦淞区芦淞区,抄南腔北调之人在此经商就业,从此株洲市成外来人口的辐辏之地。其产业范围有刚开始的简单买卖向加工制衣进行转变。其中毗邻市场群的合泰由曾经少人问津的渔场迅速变成寸土寸金的服装加工厂,随着网络销售的迅猛发展和物流的日益便捷,人均占据区位优势的如松市场群,越来越褪去昔日的光环,以芦淞市场群的出警量为例,10年前其辖区派出所日均出警量30起以上,峰值能达到50~60趟,而如今平均出警量不足20,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曾经见证辉煌的芦淞区因区域狭小,交通拥堵,老城区建设成本较高等缘故,逐渐褪去昨日光环。



3:唯有把准时代发展的脉搏,城市的发展才会欣欣向荣。株洲争创全国两型城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其发力点就从天元区开始。1988年株洲1大桥建设竣工,从此天元区吹起发展的号角,后株洲市委,市政府全部从芦淞乔迁新区,天元区的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无石峰区的历史包袱(厂矿企业对环境的严重影响),也无芦淞区的地域限制,天元区可在曾经的荒芜之地确立株洲新的标杆,众多中小企业培育和建设,智能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神农城及沿江风光带的民生建设,株洲市的重点中小学及株洲工业大学均在天元区,高铁站的开通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出行。人之聚集于此是有很大的市场,市场只因为林立于此是有很大的利益。人趋利如水趋下。从高新技术致宜居环境再到便利交通等等,天元区占据了株洲市人才,环境(创业环境,宜居环境,治安环境)等优势。所以株洲的现在及未来的引领者都是天元区。



云龙新区有交通区位优势,在旅游及高新技术方面(中车)有独到的优势,受地域范围及人口数量的限制,极难成为株洲的龙头区域。荷塘区环境优雅,但无相关产业,属于城市中的次中心地带,较为尴尬,可以从荷塘区的人员户口流向进行证明。

由此观之,城市的发展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一成不变。惟有抓住和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才会滚滚向前。否则昨日再好的经验也会成为历史的负担和当今的教训。


湘江风雷


我觉得还是河西会发展的更好。原因一是规划的好,无论是从道路还是街区都没有河东那么拥挤,此提升了生活出行便利;二是有动力谷、北汽和汽博园等公司企业驻扎,提高了工业科技创造力;三是有工大、二中、北师大等一批高质量学校和中心医院等医院在此,提升了天元区的文化水平和医疗保健档次。这些无疑都是促进河西进一步发展的的强劲动力。


甲壳355


株洲体育中心,俗称体育馆,一块被遗忘的宝地。何不打造类似于广州天河,北京鸟巢般以文体商贸为中心的区域?


山谷翠竹


老老实实往湘潭方向发展,以后并一起还是不错,其它任何方向也发展不到那去。


你的咏哥哥


石峰,杉木塘,我家,发展最好。


什么都可以


发展不在于扩张,而在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株洲堵成这样,路边乱停,摩托车电动车南街飞,街道到处是坑小区物业服务差,怎么可能发展好?


执手坚强


炎陵茶陵以后都会发展得好,为什么?想想炎旁们为什么会葬于此就知道了


真理的儿子


这座城市往西没地了,往南已经规划完毕,往北受长沙发展的影响,制约力太强。唯一可以走的方向就是往东,应该可以做大做强⋯

根据地图和新闻媒体数据瞎猜的。

勿喷


暮雨163321512


清水塘现在在建设工业新城,有想法的老老板可以往北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