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讲故事:土豪老耿

我和老耿一年参加工作。老耿是呼市郊区麻花板人,不知为何,那年电建公司竟然从农村招工。那批农民工大多没有文化,最高的也只有小学本科。那批人入厂都当了熟练工,不用经过学徒,入厂就拿一级工的钱,第二年转正后即为二级工。熟练工都是苦力营生,比如混凝土工、架子工,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也大。

老耿有两个老婆。文革伊始,电建公司部分工人在包头市城中村武银福窑子租房住,老耿把邻居的女儿二华搞得肚子大了,不得已只好入赘到了她家。那个二华先后给他生下俩个娃娃,后来文革期间停产闹革命,老耿又混上了一个城里的女青年,在青山区租房同居。于是他两个家来回轮流住,不回家时就谎称工程繁忙需要加班,头几年倒也相安无事。

后来老耿城里的女人肚子也大了,老耿这才慌了神,打算和村里的二华摊牌离婚。为了胁迫二华就范,他竟然把城里的大肚女人领回了武银福窑子的家。

二华是个有主意的女人。看见老耿把那个女人领回了家,热情地说:“妹子来了,累了哇,赶紧上炕坐哇!”她拿出了一盒烟放在炕桌上,又烧开水沏好了茶,然后谎称出去割肉包饺子,径直去了青山区军管会。

二华有个表弟在青山区当警察,不一会儿,公安局的警车就呜里哇啦地开来了。后来老耿以重婚罪被判了三年,一判刑,他就被开除了公职,二华和他离了婚,城里的那个女青年也和他分道扬镳。刑满释放后他回到呼市,在旧城环河街修理摩托车。

听人们说,老耿六亲不认,就认钱。摩托车火花塞有毛病了,本来是一改锥的事,他看人家是个女人,非日哄人家把车放下,隔日来取。然后谎称发动机出了毛病,狠敲一把。

有一次我悄悄地问他:“老耿,你修摩托车,配件从哪来呢?”他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后来终于有一天憋不住告诉了我:“爷都是偷得!凡修车换件我都要求把车放下,缺啥件晚上出去偷。车开回来有用的零件卸完,废车我就背着扔进青城公园的湖里了……”

马不吃夜草不肥。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耿的生意愈发红火。后来他又搞起了汽车修理,没几年就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了。出人意料的是,爱财如命的老耿竟然给麻花板的敬老院赞助了五千元。那时的五千元可不是小数,麻花板给玉泉区政府来信盛赞老耿发财不忘乡亲。于是老耿被评为玉泉区优秀个体户,后来又被选为玉泉区政协委员,一时炙手可热。

老耿出大名的事情还在后头:八十年代初呼和浩特召开政协会议,老耿虽然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但会议并未安排他发言。一天老耿突然来了兴致,在正式代表发言的中间,非要举手要求说说感言,主持人按捺不住,只好破例。那天老耿发言的几句经典话是这样的:

“额非常感谢邓小平,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话真是说到额们心里了。邓小平所谓的一部分人其实指的就是额们这些人。就拿额来说,如果额不富裕,额就会去偷!就会去抢!白天偷不上,额晚上也得去偷!额们不富,谁也甭想富!正因为额们这部分人富起来了,社会才安定了……”

本来老耿还想继续说,但主持人很果断地终止了他的发言,他只好悻悻然地坐下了。为啥不让他把话说完,至今他也闹不机密。

老耿真正进入土豪行列,还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乘着内蒙古电力大干快上的东风,赚的盆满钵满。那时,只要在电管局能打通关节,承包一段工程,半年就能挣到一般人三辈子才能挣到的钱。有一次,他问我:“韩工,你咋不承包一点工程?你承包下工程,不用挪窝,额来替你干,到时候咱们四六分成。额四你六!”我说:“我不敢,我没那胆量。我生来就是个吃莜面山药蛋的命,挣多了花不了也是个麻烦。”他听完哈哈大笑。

老耿虽然一年赚上千万很轻松,但裤子常年破洞。那年,他在达电干桩基,有次工地缺少几袋水泥,正好没车去取,他和李工长说:“开额的车去。”

李工长拿到钥匙跑出去了,看到车他立马就傻眼了:奥迪Q7!他转身回来对老耿说:“那是Q7啊,耿老板……”

“嗯,额知道啊,你快去哇,这儿等着出配合比呢。小李,悠着点,这车可有劲儿呢!”这是李工长听到过的对Q7最朴实的评价。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土鳖,别说没开过Q7,连摸都没摸过。

李工长打开车门后,一股浓重的机油味扑面而来。车后座上放置着电机,电钻、电线、工具、破衣烂裳……他自言自语地说:你他妈这是在逗我,好几十万的车被你开成五菱荣光啦!

他在车里找出个下脚的地儿,一脸乌黑地开到基地,搬了几袋水泥放在后座,就这么拉了回来。他从未如此深刻地理解“暴殄天物”这个词。

老耿全款买了400多平的别墅。为了装出欧式风格,跑去欧洲玩了几月。我以为他已被很好地熏陶了,结果回来土建拆了改改了拆,到了他还是在花园里砌了盘灶镬,买了口出勺锅,说是为了杀年猪吃柴火饭,唉。

一次老耿弄坏了一个厂家推销员的价值49元的耳机,赔了人家一个全新但不同款的。再三解释说实在找不到同款的了,还不停地赔礼道歉。结果那家伙上网查了下价钱,京东卖600多。于是原谅他了。

还有一次,有个哥们向他借钱买相机镜头,也就是想借个几百。打电话给他说:“哥,能借我点钱么?”老耿的大嗓门夹杂着机械的轰鸣声:“弟啊,我听不太清你说甚,记住有事别怕事。现在工地附近没银行,额老婆在家,你去家问额老婆拿,额给她打个招呼,好像家里还有6万多现金。”

老耿不识字,就是有钱。因为不会用卡付款也不会取钱,奥迪车后备箱里常年扔着一尿素袋子钱。他让媳妇把钱取好了,用钱时就从后备箱里拿。

老耿后来的媳妇是他的预算员,毕业于呼市建工学校。“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夫妻店当然好,银钱没有一点外漏。老耿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他常说,其实老婆还是个人的好,外面的女人不过是替额老婆值个班罢了。

每次在酒桌上,老耿都非常热情,不停地招呼大家点菜。毕竟是他请客,大家都众星捧月,推举他来点。那时的菜单还没有图文并茂,只是一篇篇的菜名。虽然老耿不认字,但也难不倒他,只见他大手一挥说:“这一页,这一页,还有这一页,额都要了!”

然后整桌人都惊了:我的娘啊,还能这么玩?当看到菜流水一样地上来时,我眼都直了、头都晕了。就在我埋头苦吃时,老耿突然发现,咋这么多凉菜?热菜有点少啊,于是叫来服务员,又点了两页热菜。

那天,桌上的盘子摞了两层,还是摆不下,就把旁边的桌子也摞满了,这还不算老耿尝了两口觉得不好直接让端下去的。

此后十年里,我再也没见过这种吃法。

还听人说,他耿的老婆肾不好,他找了个匹配的肾源,每年给人家十几二十万地养着,老婆需要了随时割,割完再一次性给多少就不知道了。 虽然老耿如此有钱,但他每次吃面条总要把汤喝完,喝酸奶也总要下意识地舔瓶盖。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此言不虚。

五年前,老耿通过投资移民,把几个孩子都送到澳大利亚了。前年老耿和老伴也过去了。今年老耿回国探亲,寻访了过去的发小,并一一设宴款待。人们本以为老耿吃了几年洋面包,这次回来有了吹牛的资本,酒桌上一定会海阔天空,讲一些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情,谁知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他竟然哭的吸吸沓沓。他说,他去的真后悔,那个圪跑地方连个莜面、荞面、黄糕也吃不上。想吃顿猪肉韭菜馅饺子,超市一天韭菜的销量才一二斤。他买了,人家洋鬼子熬汤起锅时就无物可放。不但看电视一句也听不懂,想打个麻将也凑不起人来。

老耿的发小二虎蛋,九几年就下岗了。至今生活无着靠吃低保过日子。听了老耿的诉说,不知是受到了感动还是其他,也痛哭起来。人们劝都劝不住。

后记:

在日本听来的故事:

某土豪男,出门跑步,忽下起大雨,于是钻进一奔驰车店躲雨。雨总不停,土豪等不耐烦,掏出信用卡当场买了一辆,开回去了……

再说个土豪追妹子的,也是日本。妹子生日,土豪忘了,想起时已经过了午夜零点,妹子委屈得梨花带雨。第二天一大早土豪就把妹子拉上飞机,几个小时后下了飞机,土豪拿出准备好的生日礼物,说了声:“生日快乐。”对,这里是夏威夷,美国时间,日期仍然是妹子的生日。

北京土豪新标准:

1.买家私不问“哪国的”,而是“哪朝的”;

2.不再谈有多少身家,而是谈有几个政要朋友;

3.买房不问面积,而是问“庭院的面积”;

4.吃饭不是点菜,而是点厨子;

5.不再问“有多少车”,而是“有几个司机”;

6.穿衣服不问牌子,而是问“哪国的裁缝”;

7.不聊“多少项目”,而是“有几家上市公司”;

8.饭局不问“多少人”,而是问“有哪个明星”;

9.娶老婆不找眼前的,而是直接拿遥控器点电视里的。

只要符合6项以上,就属“土豪”。以此标准衡量,老耿只能算土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