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这四个人为什么会被杀?

洪浩仁慈


从武则天铁血统治结束之后的八九年,是一段数名女子在政坛上先后登场的时代,也是一段充满阴谋、鲜血的在有唐历史上宫廷最动荡的一段时光。

武则天的成功刺激了一批宫廷女性的野心,那些目睹她成功的女性都如飞蛾扑火一般,前仆后继地去追逐最高权力。武则天的儿媳韦皇后,武则天的孙女安乐公主,武则天赏识提拔的才女上官婉儿,还有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都投身到激烈的权力角逐。

唐中宗李显一朝,韦皇后垂帘听政,她的女儿安乐公主则要求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她们想追踪武则天的足迹成为女皇。如果女皇成为可能,那么,女性入朝为官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聪明的上官婉儿未尝就没有这种想法,她在当时号称"内宰相"。

但是,这是颠倒乾坤的要求。她们想把武则天的超常发挥常规化,想在唐代追求男女平等!这当然是逆天的行为,人们不会容忍有第二个武则天。

有选择就会有牺牲,红颜薄命,在权力场上更是如此,甚至如“沉敏多权略,武后以为类己”的太平公主也香消玉殒,被迫自尽。

历史正是如此残酷,虽然她们不甘,但是她们不得不认命。正是她们的牺牲换来了锦绣盛唐——由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


中国历史秘闻轶事


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这三个人都是因为想效法武则天称帝,被唐玄宗李隆基弄死的。而上官婉儿是韦后集团的人,唐隆政变时被玄宗诛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几个人的关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女儿,是中宗李显的一母胞妹。上官婉儿是武周时期的巾帼宰相,中宗李显的昭仪。韦皇后是中宗李显的第二任皇后。安乐公主是中宗李显和韦皇后的女儿。

理清楚他们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人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

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中宗时期,韦后把持朝政,纵容其女安乐公主卖官结党。安乐公主要求中宗立其为皇太女未果,遂毒死了父亲李显。李显死后,韦后立李显子李重茂为傀儡皇帝,韦后称制临朝。同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韦后和安乐公主被诛杀。

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武周时期的巾帼宰相,负责草拟诏书工作。其在文学上有很大的造诣。中宗时被封为昭仪,负责宫内外诏书、政令等文件的草拟工作。在中宗时期的政治斗争中,她和太平公主建立了统一战线,韦后政变时,因其与太平公主草拟立李重茂为帝的诏书而获罪,被李隆基斩杀。

太平公主。武周后期政变,太平公主因参与诛杀武曌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有功,被中宗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中宗时期,李显非常信任她这个妹妹,积极让其参与朝政,以达到制衡韦后和安乐公主一派的目的。太平公主也表现出其多谋善断的个性,连韦后和安乐公主对其都忌惮三分。

韦后政变时,太平公主让上官婉儿草拟诏书,立福王李重茂为帝,李旦辅政,韦后摄政,以达到平衡各方权利的目的。但韦后未采纳。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命其子薛崇简参与政变,被李旦封万户侯。李旦主政时期,一切政事都要与太平公主商议,征得太平公主同意后才下旨施行。太平公主一时达到权势顶峰,但其与太子李隆基的斗争也才刚刚开始。

延和元年,睿宗李旦传位与李隆基,李旦退位为太上皇。眼见自己的权势受到威胁,玄宗登基第二年,太平公主意图谋反,毒死玄宗。事情败露,玄宗发动先天政变,太平公主谋反计划被消灭,自己也被玄宗赐自尽,连太上皇李旦求情都没用。

自太平公主被赐自尽后,唐朝中后期,即使皇帝再无用,女人也只能临朝称制,再无一人称帝,连想法都没有。因为前几个想称帝的死的太惨。


得儿驾得儿驾


不仅被杀,而且杀她们的还是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首先来捊一几个人的关系,韦皇后是中宗李显的第二位正妻,被册封为皇后,安乐公主是他们的女儿。太平公主是李显的胞妹,父亲高宗李治,母亲女皇武则天。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三子,因此也有一个“三郎”的称号。李旦是李显的胞弟,这样一来就很清楚了,李显是李隆基的叔叔、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妈,韦皇后是李隆基的婶婶,安乐公主与李隆基是表兄妹关系。上官婉儿是名臣上官仪之孙女,如此看来,只有上官婉儿像个外人。其实上官婉儿也不外人,因为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就被纳为妃嫔,最终被册封为地位仅次于皇后的昭仪,因此论辈份上官婉儿也是李隆基的婶婶。那么,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太平公主为什么都被杀了呢?一言以蔽之,政治、宫斗、权谋,而背后的故事错综复杂。

(韦皇后剧照)

公元705年,神龙政变后,李显复位,政权回归李唐,武则天的统治时代结束。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唐朝的权力中心又迎来新一轮的绞杀,而这一切与李显的软弱无能有很大的关系。李显是一位很悲催的皇帝,武则天活着的时候,李显是老妈的傀儡,二次复位后又成了老婆韦皇后的摆设,就连她的女儿安乐公主对他也是不尊不敬。韦皇后是一个野心勃勃、欲壑难填的女人,她不仅架空了皇权,还在上官婉儿的牵线搭桥下与武三思私通,于是很快形成了以韦皇后、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及武三思为核心的“韦武集团”。然而,韦皇后及安乐公主都对皇位有觊觎之心,为了得到皇位母子二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韦皇后步步为营,安乐公主则直接向父亲李显讨要“皇太女”之位,这样一来,一对奇葩的母女就把真正有继承皇位的太子李重俊排挤到一边。

(安乐公主剧照)

李重俊自然不会甘心,而且老祖宗李世民已经给他们摸索出一条“出奇制胜抢皇权”的秘笈,因此率先发动了政变。可惜的是,李重俊虽有放手一搏的勇气,但没有将对手置于死地的实力,所以只杀死了一个武三思后,就被皇帝卫队迅速镇压。李重俊死后不久,韦皇后就与女儿安乐公主设计将中宗李显毒死。就在此时,一股以李隆基及太平公主为首的政治力量正逐渐浮出水面,为了制衡韦氏的篡权,在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倡导下,拥立中宗四子李重茂为帝,史称唐少帝,并由相王李旦辅政。其实,少帝只不过韦氏手中的一个傀儡,但韦氏绝不满足于临朝称制,她想做一位像武则天一样的真正皇帝,所以准备将绊脚石相王李旦与少帝李重茂一并除去。这样一来,就把李隆基逼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境地。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经周密策划与姑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将韦氏、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诛杀,并推父亲李旦复位,是为睿宗皇帝。

(上官婉儿剧照)

可能是与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睿宗李旦同样是位撑不起门面的皇帝,虽没有惧内,但是却惧妹,对妹妹太平公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但是,睿宗有一点倒是很有主见,在位仅两年就以严倦政务为由传位于三子李隆基,尽管太平公主又是百般阻挠,又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依然没有改变李旦的“一意孤行”。那么太平公主为什么反对李隆基即位呢?当然有她的私心,这可能与武则天开创的国风有关,因为太平公主同样是一个权欲熏心的女,但是李隆基太过精明,精明到太平公主无法操控,如果李隆基继位,她在睿宗身边的建立起来的权势也就不复存在。这样一来,曾经是志同道合的姑侄二人,随着李隆基的继位而分道扬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太平公主也走了一招毒死李隆基的险棋。结果李隆基提前出手,将太平公主党羽铲除,并下诏将太平公主赐死。

(太平公主剧照)

自古皇权之下六亲不认,离政治最近的女人,更容易沦为政治的牺牲品。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自从武则天当过了皇帝,有女人来掌握权力,再也不是痴人说梦的空想。那么一些女性野心家自然开始积极的活跃起来,尤其是在唐朝武则天还政于李氏子孙之后,一些被武则天的精神和魄力所感染的皇后、公主们也动了发动政变独揽大权的心思。

在这些女性野心家中,最先活跃起来的就是韦氏皇后,她联合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一起发动了毒害自己丈夫唐中宗的政变。政变成功之后,作为主谋的韦氏皇后立了自己的儿子为皇帝,自己开始垂帘听政。由于前朝武则天称帝的事实历历在目,人们都认为此时的韦氏皇后有野心想要当皇帝。唐朝皇族李氏宗族中一位最有作为的青年站了出来,他就是李隆基。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的势力,一起率兵杀入皇宫。皇宫中的侍卫多数忠于李唐王朝,不认同韦氏皇后的政变夺权行为,于是纷纷倒戈支持李隆基。韦氏皇后被乱军杀死,作为她同党的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自然难逃被李隆基诛杀的命运。

然而女性野心家仍然在活跃,她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野心昭然若揭,她不但自封为:“镇国太平公主”,甚至想要逼迫李旦退位,自己当皇帝。然而还是李隆基先下手为强,太平公主遭到追杀躲进了深山中。可是娇生惯养的她无法忍受深山的生活,三天之后她回到长安城,被李隆基捉住后,就地诛杀永绝后患。

女性夺权的事在唐朝也算告了一段落。





赵公


关于这四位的背景关系列表回答都有,所以就不再赘述。

我认为她们被杀的原因主要是在父系社会为主导的时代挑战了当时社会男性的权力地位。但武则天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仅此一个,她的手腕魄力并不是上述几位可以达到的。

而起这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韦皇后、安乐公主虽然有野心,但却没很强的政治能力。

太平公主居功自傲,因有从龙之功所以中宗、睿宗继位之后权势达到了顶峰。但太平却并不满足,多次干预皇位的更迭。触及了李氏皇权的利益,并倒卖官位暴敛钱财,不得民心。

《旧唐书·王琚传》中记载:睿宗朝末期,“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在外只闻有太平公主,不闻有太子”

再看其他三位,上官婉儿推武遏李最终唐隆之变中失败,拿着遗诏求李隆基而不得被杀死在旗下。韦后和安乐更是被他人教唆毒杀自己的丈夫与父亲,失掉两人最大的靠山,最后政变失败被杀。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位的死,有一直出现的一个人,谁呢?唐玄宗李隆基,而李隆基代表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李氏皇权。

她们被杀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武则天病逝后,被打压的李氏宗族势力在不断上升。在经历过武则天将唐改周后,以李隆基为代表的李氏皇权绝对不会允许其他势力再有取代李氏的机会。

太平公主、上官婉儿、韦后、安乐公主这种外部势力必定会被清除掉,四人被杀并非偶然。

图片依次为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唐玄宗李隆基。







潼关怀古


上官婉儿资质绝佳,天赋灵犀,具有卓越的学识和文才,因此成了武则天的大秘,被称为“巾帼宰相”;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深受武则天喜欢,认为这个女儿很像她;反而武则天两个当皇帝的儿子都是窝囊废,又是武则天的权力对手,被武则天嫌弃;

韦后是武则天的儿媳妇,李显之妻,也是个大美女;

安乐公主是李显、韦后之女,是武则天的孙女,据说相貌超过大名鼎鼎的杨玉环。

话说武则天晚年病重时,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诛杀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被迫退位。

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复位,李唐江山恢复。

但这只是皇位交接,武氏势力没有动,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继续担任高官,武则天的大秘上官婉儿又受到了新皇帝的重用。

新皇帝唐中宗李显就是武则天的窝囊废儿子之一,既懦弱又无能。他的老婆韦后、女儿安乐公主却是狠角色。

韦后把婆婆武则天当榜样,想当女皇;安乐公主则想着妈妈当了女皇后,接妈妈的班。志向都挺大。上官婉儿也劝韦后行武则天之事。

为了实现梦想,韦后私通武三思,与武氏势力结成联盟,形成韦、武集团。

韦、武二人天天在李显面前说宰相张柬之等人的坏话,导致发起神龙政变、恢复李唐江山的五个主谋都被流放或致死。

公元710年,李显突然驾崩。主流的说法是,韦后想当女皇等得不耐烦了,便与女儿安乐公主合谋,用有毒的蒸饼毒杀了丈夫。当然这个说法有争议。

李显死后,韦后秘不发丧,将诸位宰相召进宫中,并调集五万军队驻扎在长安城中,然后把韦氏子弟、自己的党羽安排到关键位置上,把持了朝政……

又一个武则天似乎就要出现了……

但,以武则天的超强才能,在经历了三代共四个皇帝后,才在66岁时登基。韦后的根基显然没武则天深厚,才能又比武则天差了太远,运气似乎也不及武则天……因为这时有两个强人。

一个是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她跟武则天学到了太多。

一个是临淄王李隆基,武则天的孙子,武则天另一个窝囊废儿子李旦之子。可与老爸不同,这个李隆基英俊神武,敢作敢当。

看到韦后就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了,关键时刻,太平公主与李隆基联手,发动了唐隆之变。李隆基率军斩杀羽林军的几个将领,然后攻入宫中,杀韦后、安乐公主。

事后,李隆基把自己的窝囊废老爸李旦扶上了皇位,自己当上太子。

在过渡了两三年后,李隆基自己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杨玉环的老公,大名鼎鼎的唐明皇。

问题是,李隆基曾经的同盟,太平公主不干了。

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李隆基的姑姑,根基深,也有才能。而且在除掉韦后和安乐公主后,上官婉儿也依附了太平公主。

这两个绝色美女、女才子、女强人联手,决定要做掉新皇帝李隆基,女皇当政。

当时太平公主的势力有多大呢?朝中七位宰相之中,有五位是出自她的门下,一大半文臣武将也听她的号令,而不是听新皇帝的。

可是,太平公主运气不如老妈好。武则天最青春的时候遇上李世民,12年没任何进步,只到出现弱势皇帝才有机会。太平公主遇上的对手,则是英武果断的李隆基。不幸啊!

李隆基以皇帝的身份,先下手为强,发动突袭,才灭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

李隆基在杀掉了伯母韦后、堂姐安乐公主、姑姑太平公主、奶奶的大秘上官婉儿后,帝位才稳定下来。改号“开元”,再创唐朝伟业,让唐朝达到极盛。


限量版pyb


历史的情景的第一次出现都是戏剧性的,是难复制的,如果非要复制,那么再次出现就是闹剧性!武则天的出现给她的后人做出了榜样,很多人纷纷效仿,不过可惜,他们都没有成功!不是不用铁腕政治,而是他们的时代不同,所以成功和成就不同,如果不杀她们,将来还是隐患,所以她们必死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