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领导力》:对工作的肤浅理解才是你快乐工作的最大限制

图/网络

现代职场人的“工作无力感”难题

工作无力感

一年前,我就职于一家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做着一份自认为无太大价值感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做在线中文教学,每天需要做的就是把已经教过无数遍的知识“热剩饭”式地重新教给一个新的学生。

那段时间,我经常在夜里深思:我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觉得公司贴在墙上的那个富有使命感的标语竟然与我毫无关系?

这种无意义感不仅使得我对本职工作兴趣寥寥,更别提积极参与到除本职工作以外的事上了。与我的情况类似,很多迈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甚至已然是职场“老油条”的中年人都体会过这种“工作无力感”。

工作无力感

工作无力感症状有很多:如果你经常对工作提不起兴趣,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毫无意义;如果你害怕事务缠身,极不愿意参与到除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中;如果你在开会、团体合作等活动中缺乏参与感,即使心中有很好的想法也懒于表达;那么你极有可能是陷入了“工作无力感”之中。

人们常说,贫穷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在《横向领导力》这本书中,作者罗杰·费希尔认为对于工作肤浅的理解更会限制一个人努力工作的动力。现代社会的“工作无力感”背后藏着人们对于一份工作的误解。不是每一份工作都显得那么伟大而有意义,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有极大可能遇到的是一份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工作。

《横向领导力》

在我们暂时没有能力去遇到更棒、更加符合内心期待的工作之前,我们有必要通过转换对工作的看法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工作幸福感;更进一步,即使我们正处于当初梦寐以求的工作环境当中,也难免有倦怠、丧失意义感的时候,这时我们就更需要做点什么来改善这种境况了。

《横向领导力》这本书中就提到了重塑工作状态、焕活工作热情的很多可行方法。《横向领导力》的作者是罗杰·费希尔,他是哈佛大学教授,也是“哈佛谈判项目主任”。他曾为众多政府部门、企业以及个人提供诸多谈判咨询服务,除《横向领导力》外,罗杰·费希尔教授还著有《谈判力》、《沟通力》等书。

罗杰·费希尔

《横向领导力》一书旨在向人们解释何为“横向领导力”并提倡运用五维方法来解决无领导环境下人们如何协作把一件事情做好。这五维方法分别是目标整理术、思考整理术、计划修正术、激励管理术、反馈的艺术。今天我们就从其中的激励管理术层面谈谈如何破解现代职场人“工作无力感”的难题。

学会了横向领导力,你就是自己的领导

每当听到“领导力”一词时,相信你脑袋中肯定会蹦出“领导”“主管”“安排”等词汇,认为只有公司的领导、一个组织的高层才能领导他人做事情,这其实是对“领导力”最大的误解。

传统领导模式

传统观念认为,领导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必须由高一个层级的权利带领其他人完成一个项目。而《横向领导力》这本书认为“领导力”完全可以打破层级关系,实现平行交流。甚至,在没有领导出现的团体合作中,员工们完全可以利用横向领导力技巧来达成期待的结果。

由这种全新的“领导力”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工作的全新启示。那就是,既然工作中的领导力可以是平行的,那我们完全有理由成为自己的“领导”。而这个观念转变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在工作中你再也不会抱怨“这是老板给我安排的事情,我不得不做”,因为你做的每件事情都会转变为“完成这件事是为了自己……”。

新的领导力模式

做自身工作、人生的“领导”另一个现实意义在于教育。中国教育大环境下,学生从小被教育着每天必须学什么,他们很少有时间去思考为什么学习以及自己想学什么。随后这些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学生时代的不问因果、照单做事思维很容易导致工作茫无目的。

罗杰·费希尔教授在《横向领导力》中说:没有目的的工作是一种惩罚。一个学生或者一位职场人士只有懂得成为自己人生的“领导”,明白正在做的事情对于自身的意义,才能最大程度接近他们所设立的目标并最终取得成就。

台湾创意天后李欣频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这本书中提到,每个人都应当思考成为自己人生的设计师,你要什么样的人生、你要如何教育自己、你要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由你自己来抉择。而横向领导力的本质就是教你做自己工作甚至人生的主宰。

做自己人生的设计师

在了解了何为“横向领导力”,明确自己才应该成为自己工作的主导、核心后,我们接下来就一起聊一聊那些使得我们逐步丧失工作热情的典型思维误区。

3种典型思维误区,正让你逐步丧失工作热情

让我们一起回想一下,面对一份你心中已经厌倦已久或者急于马上辞职的工作时,你是否曾有诸如下列想法略过心头呢?

“这份工作太没意思了,我不想把人生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这份工作一点儿都不能发挥出我的才能。”

“我做的事情一点儿都不重要,没人在乎。”

热情丧失

正是像上述想法中体现的“无意义”“无法发挥才能”“没人在乎”这三种思维误区在一点点剥夺我们对于工作的热情。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早年间就职于一家濒临破产的陶瓷制品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和稻盛和夫之前的有机化学根本不是一回事。进入这家公司后他很快发现这家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内讧不断、甚至发不出工资。

《稻盛和夫》

在常人眼中,这简直是一份毫无意义的工作,而且似乎也施展不出稻盛和夫之前学过的任何知识。年轻的稻盛和夫几乎没有任何退路,在同来就职的其他人都辞职的情况下,稻盛和夫开始学着为自己的工作找到意义。他将工作视为一种修行,并开始潜心钻研陶瓷知识,甚至撰写关于这个领域知识的专业论文。

看似毫无意义的工作被稻盛和夫经营得充满着意义感,原本没人觉得重要的事情被稻盛和夫的行动变得十分重要。

其实,不论是工作还是人生,也许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意义在终点等着我们,意义都是我们靠行动与双手创造出来的。当我们觉得一份工作毫无意义而你又别无退路之时,请试着为之创造属于你的意义。

因此,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方法能帮助我们重新获得工作意义、重拾工作热情。

3个关键方法,助你重拾工作热情

《横向领导力》一书中针对提升工作热情提出了3个有效方法,它们分别是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寻找机会充分发挥你的能力、将无人过问的工作当成你的工作。究其本质,这三个方法都强调我们要掌握工作的主动权,采取积极行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认为一个高效率、成功人士很重要的特质是需要积极主动。这里的积极主动不是指我们在面对难题时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是指不管在任何境遇下都不放弃自身选择的权利。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弗兰克尔曾有过纳粹集中营的生活经历,那段独特且不可磨灭的回忆让他深刻意识到:“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自由

同理,面对一份早已厌倦的工作,一个消极待命的人会让时间逐渐消磨其意志,每日被迫与挫败、无聊为伍,而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会主动去找到能发挥自身能力的地方并努力探索这份工作新的价值。

美国伟大政治家、思想家、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年轻时做着一份无人问津、倍加艰难的印刷工作,每日都与油墨为伴,其工作性质未必比你我正从事的职业更有意思。

他有着跟高的人生目标,然而他明白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蓄势待发,才有了从一个小职员到以后独立开一个印刷所、成为实业家、作家甚至是伟大的政治家的逆袭人生。

富兰克林在印刷店当一个小职员时会把印刷所收拾得干干净净,甚至主动去教新来的工人印刷技巧,他把这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怎会萌生出“工作毫无意义”的感慨呢?

积极主动

面对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去尝试一下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工作变得有趣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当你学会主动付诸一些行动后,会与这份工作有更多链接,感受到这些事情带给你逐渐增长的意义感。

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在其著作《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认为,这个世界永远存在两种游戏,即有限的游戏与无限的游戏。有限游戏的目的在于赢,而无限游戏却能让这个游戏永远进行下去。

人生游戏

当你陷入到工作无意义的焦虑之中而希望这个游戏尽快结束时正是在玩有限游戏,可是人生更有趣的一种方式是我们尽量让工作变得好玩,把我们的人生变成一场永不会结束的无限游戏。

结语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从一开始就找到一份令自己无比满意并且成就感十足的工作,这个世界上也鲜有一直充满着无限乐趣、具有宏大意义感的工作。

让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让很多工作开始变得有趣的是人们的态度。

我们永远有终极的自由,去选择你面对一份工作的态度;我们永远有积极主动的权利,去成为自己工作与人生的那个总导演;我们也永远可以去改造游戏的规则,把人生的工作修行看做是一场美好的无限游戏。

工作没有对错,人生本也没有意义,但我们的观念与行动铸造了它们的意义。愿这本《横向领导力》能带给你我崭新的工作意义,让我们一起去玩一场妙趣横生的无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