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秋风寒,朗朗环佩音。天苍爆灭杀,沧海老龙吟。”是什么意思?好像是唐家三少写的?

小牧童


您好,我带故事你带酒,不醉、不休。

这里是西城艺巷,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


唐家三少的文笔究竟如何,看了这首诗让人大跌眼镜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发现了两个关于这首诗歌的版本,分别如下:


第一种:


艾艾秋风寒,

朗朗环佩音。

天苍爆灭杀,

沧海老龙吟。


第二种:


蔼蔼冬风寒,

琅琅环佩音。

天操爆灭杀,

苍海老龙吟。


这首诗歌出自唐家三少的长篇小说《琴帝》。


唐家三少是何许人也?我们看看他的生平。


唐家三少,本名张威。

1981年1月10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网络小说作家,毕业于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主要作品有:《光之子》《狂神》《酒神》《斗罗大陆》《神印王座》《绝世唐门》等。


不可否认,唐家三少的作品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陪伴了我们无数个不眠之夜,也让大量书虫追得大呼过瘾。


不过,获得受众喜欢是文笔表现的一方面,而更多的是从文学方面研究。


有人说,看个小说看得爽就行了,何必搞得那么严肃。


诚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果我们祖国的年轻人和花朵看到了这些文字,会作何感想呢?


言归正传,我们来研究一下这首诗歌。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即上下四句。


我们知道,凡是诗歌都要讲究一个基本,就是平仄。传统的五言绝句中有一种平仄是和本诗中比较吻合的,如下: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对应这首绝句,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平仄:


蔼蔼冬风寒,仄仄平平仄

琅琅环佩音。仄仄仄仄平

天操爆灭杀,平平仄仄平

苍海老龙吟。平仄仄平仄


当把这首诗歌的格律整理出来,便可一目了然。至少,唐家三少在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未曾注意平仄。


不识平仄,就不会有朗朗上口之感,读起来,颇为不顺。


再看看此诗歌所言意境:


蔼蔼冬风寒,这里的“蔼蔼”用得颇为不妥,因为这个叠词是为了描述后面的“冬风寒”,我猜当时作者应该是想写白雪皑皑中的“皑皑”两字,错写成了“蔼蔼”。


这个“蔼蔼”有三个解释:


1.形容草木茂盛


2.众多的样子


3.暗淡或幽暗的样子


这三个解释无论是哪个用在此处都不甚妥当。


琅琅环佩音,这句诗和上阙一样“琅琅”是为了描述“环佩音”,这里的琅琅形容金石撞击之声,用在此处倒是颇为合适。然而,“环佩音”用得却不那么严谨了,因为“环佩”在古代传统中是指妇女所佩戴的饰物,进而可以引申为美女,而这首诗正是《琴帝》中主角叶音竹武器枯木龙吟琴的琴曲。


一个大男人用“环佩音”来形容,可谓让人啼笑皆非。


天操爆灭杀,这里的“操”字应该是个动词,意为掌控、操控,可以理解为上苍控制着生存、死亡和杀伐。


苍海老龙吟,在我看来,这句是在形容这曲琴音弹奏的时候出现的情景,就像是一条苍龙在茫茫云海中翻转腾挪,搅动云涛,时而消失,时而乍现,极言此曲之霸道。


综合来看,无论是从格律上还是意境上,创作此诗时的唐家三少一定没有对此诗深入推敲。


不识格律,意兴阑珊,可能就是对于这首诗最中肯的评价吧。


您觉得唐家三少的文采如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哦。


西城艺巷


对唐家三少不熟悉,上网查得是一位高产的网络作家。拜读这首诗,感觉与古琴有关。在传世的唐代古琴中,有四张古琴名叫“九霄环佩”。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张“九霄环佩”琴,腹有“九霄环佩”篆书及“夏氏泰符子孙永宝”篆书刻印,再下有“清秋”古篆方印,侧有“乾隆御赏乡泉韵磬”刻款,外附上有楷书“宋制九霄环佩——大清乾隆辛酉年制”黑漆盒,乾隆辛酉年即公元1741年,盒盖内有乾隆题铭:“当春扣角,及秋扣商。四时汁序,品汇普昌。揔其众紖,宫磬淋浪。爰乃庆云,浮景风翔。醴泉涌甘,露瀼大专。洋洋为斯,为桐材之良”。

“九霄环佩”制作于唐至德元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肃宗登基时用的皇家庆典制品。

古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很佩服唐家三少,能够演绎出《琴帝》这样受到读者欢迎的作品来。



闲云一片之每文


夲诗出自唐家三少《琴帝》中枯木龙吟琴的琴曲。

其大意为:在一个冷清肃杀的环境中,一曲琴音拔地而起,好像环佩叮咚而又如龙吟震聋发聩,实际上却是一把凶器可以操控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