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正在淪為有錢人的遊戲


置身錢幣圈的人,對於這幾年行情的飄升有著切身的體會。

尤其是今年以來,錢幣坐上了飛機,價格比年初又翻了一番,玩錢幣的人好像也一下子多了起來,

我們有了自己的微拍直播,抖音快手,

錢幣市場看上去一片繁榮。



只是繁榮的背後,我們並沒有從中受益,越來越買不起,越玩錢越垃圾,卻是我們的直觀感受。


好錢幣都去了哪裡?

天價幣為何還有人接盤?

為什麼我們的錢幣卻無人理?

這些都是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元·至正通寶)


未來的錢幣,不再屬於工薪


之所以錢幣收藏有著廣泛的市場,在於其大眾化的認知和親民的價值。

相較於字畫窯瓷,錢幣從來都是平民的遊戲。

以前,雖偶有上百萬的錢幣珍品,

但幾十元,幾百元的錢幣仍是主力,

工薪玩家們用富餘的工資,學生玩家們用省下的生活費,便都可以駕馭。


然而隨著行情的爆炒,

這樣的時代已不復存在。

以我的一個同屆畢業泉友為例(16年畢業),

三年前3000月薪可以買6枚精品泰昌,現在漲到5000月薪卻只能將將買上4個好品。

倘若想買一些更名譽的錢幣,

一個月的工資,最多相當於一個隆慶通寶,相當於半個宣和元寶,可能都夠不著乾封泉寶上的一個字。

這還是一個品種派,

如果去追求極致的硃砂結晶,爆藍滿綠,

跟著行情去買咸豐大錢和蘇花,

幾千的工資,一兩枚錢就能灰飛煙滅。


作為曾經玩錢主力的工薪,

不再成為泉商的目標客戶,畢竟工薪的財力實在有限,錢多半懂(甚至不懂)的新人,才是市場上真正的財神,

他們可以花幾十買個普通北宋,幾百買個天啟康熙,幾千買個雍正羅漢…

這也造成了懂錢的買不起,買得起的不懂錢的現狀,

事實也是大量的錢幣資源,正在通過交易流向買錢一時爽,爽完扔一邊的後者。



行情下的錢幣,充滿陷阱


如果說花幾倍的價格,還能買到精品錢幣的話,有能力的人,也絕不會輕言放棄。

只是錢幣逐年上漲,質量卻在逐年下降。

現在放眼各平臺,

越來越少的錢幣能夠經得起考驗。

從肉眼可見的磕裂洗磨,

到入了盒的修補沙眼,

同樣為了迎合買家的需求,各種以前從未與聞的錢幣開始層出不窮。


三個月前某平臺一枚標註裂紋的錢幣,買下來補一補換個平臺,還能再多賣一千,當然也不再備註缺陷。

同樣某平臺拍出的有瑕疵的裸幣,補一補再送個評,弄個封閉式標個真品(甚至有分),至於真相也就不再那麼重要。

懂的玩家不會買,

不懂的玩家正中下懷。




如果說花著實實在在的價格,買到實實在在的錢幣,貴一點,想來也能甘心。

只是隨著買賣渠道的增多,交易門檻的降低,

你血拼下來的錢幣,很多並非真實成交,

你的競價對手,可能就是賣家他自己。


平臺上某些店家同一枚錢幣換著不同的背景,能反覆拍賣七八回,每次成交價都更高,至於誰拍到的不言自明。

偶有價格不高看似快截標的錢幣,能在最後十來分鐘瞬間暴漲,你的對手一個叫做“自動出價”,一個叫做“匿名”。(真實成交率很低)

價格不到位,堅決不鬆口,

這也讓很多真喜歡的人,只能望洋興嘆。



北宋·崇寧小平大字)



堅持初心的人,正在成為窮人


錢幣越來越貴不可怕,玩得起的人越來越少也不可怕,

可怕的是,

真正熱愛錢幣的人,正在成為窮人。

很多人一度堅持初心,不為行情所動,但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並不能堅持多久。

畢竟,玩錢還要繼續,沒錢都是浮雲。


堅持玩版別的人,漸漸的玩起了品種,

堅持玩品種的人,漸漸的追求了品相。

你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所買到的版別,成果無人在意,變現無人問津,

而反觀那些買名譽品的人,不研究不思考,倒手就掙幾百上千。

你堅持了數年的品種收集,得不到認可,甚至有人呼之以“垃圾”,

而反觀那些倒騰極美品的人,無數人追捧,趨之如騖,供不應求。


和你一起入坑的泉友,買起了熱門品種,發家致富,而你,還在往冊子裡塞冷門標本,

在你後面起步的泉友,做起了電商直播,日銷上萬,而你,還在一張一張圖片的上傳。

當你面對這樣的現狀,

你怎能不改變?

面對那樣的誘惑,

又怎能不心動?


要麼堅持自己的選擇,清心寡慾,不為行情暴利所動,這樣會得到一些收穫和研究成果。

要麼就像前文所說,去買賣泡沫,隱瞞缺陷,各種忽悠,這些背後卻有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利益。

想來很多人的天平,總會有所側重。




錢幣,不再是三年前拿著一張百元大鈔就有無數選擇的小東西,

你需要準備幾百,幾千,幾萬去血拼。

錢幣,也不再是普通的工薪學生對照泉譜,拿著餘錢就能玩的業餘愛好,

你需要放棄初心,狠下決心,才能買進。

泉商,玩家,小白的交易關係中,

玩家正在遠去,大佬,工薪,外行的買錢群體中,將不再屬於工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