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职场陷阱,你中招了吗?

能力陷阱

每个人都有心理舒适区,我们习惯于在熟悉的领域内行事,乐于做擅长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信心的来源之一。

反映在职场中, 就是我们升职了,却还是习惯于把精力和时间放在曾经为我们赢得荣誉和认可的事情上,而对新职位的工作重点视而不见。身为普通员工,我们只要做到管好自己,而成为管理层后,任务就变为管理他人,成就他人。没有意识到这个变化,就会栽跟头。

李凯就是这样。他曾是最为出色的业务经理,那时,他的核心就是管理好自己,精进业务能力,做好客户拓展,创造个人业绩。这些为他赢得了认可和晋升的机会。

晋升为部门经理后,工作重点发生了变化,他却还是习惯于原来的作法,单兵作战,冲锋陷阵;在下属看来,这样的领导既不传授经验,也不给发展机会,根本不值得追随;而领导呢,则敏锐地发现,他完全没有担起团队管理的职能,团队成败系于他一身,一旦他有个变动,整个团队都要陷于停顿。而这正是领导特别忌讳的事情。

MBA招生网:www.mbazsw.com

400电话:400-021-0008

对免联考MBA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人际关系陷阱

习惯于呆在心理舒适区,反映在人际交往上,就是多数人习惯于和自己熟悉的的、相似的、认同的人打交道,而不会根据情况的转变,实际的需要,刻意经营人际关系。在职场上,也是同样的情形。

担任业务经理时,李凯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服务好客户,拿订单说话就可以;但成为部门经理后,沟通增加了几个层级。需要和公司高层沟通,争取资源和支持;需要和其他部门经理协作,获取跨部门的配合;需要和下属打交道,既保持亲和力又要树威信;他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关注行业的发展,为公司业务策略的制定提供建议。

但他却没有意识到,仍是按照以前的节奏工作,除了拜访客户更勤外,花在其他关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这就使得他和领导、和平级、和下属的沟通都陷入困境。

真实性陷阱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经常对于担任领导后,沟通时必须遵循的“潜规则”特别抗拒,认为这是对自己人格的扭曲。我们认为为人就是要正直、真实,有一说一,人前人后都要保持统一的形象。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明明不喜欢这个人,却还重用他;明明没有信心,还得给员工画大饼的做法打心眼里被我们鄙弃。

正是这个想法,让很多人担任领导后,仍然习惯于以前的行事做法,比如只喜欢和自己相似的同事,招聘也倾向于同样风格的人,而对与自己反差大的下属很排斥。有时丝毫不顾忌场合和身份,有什么情绪都挂在脸上。

这三种陷阱是职场升迁后最常出现的问题,而做什么事、交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恰恰是能否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的关键。要成为高效的管理者,避开这些陷阱,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