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初三学生返校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寒假一再拉长。在超长版寒假中,孩子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考验。


3月4日,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关于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学校开学安全的指导意见通知》指出,各级政府在指导各类学校制定具体返校方案时可安排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先返校,原则上高三年级全区统一开学时间,初三年级各设区市统一开学时间。要求各级各地方学校要提前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作为学生和家长,战“疫”下,你们做足开学准备的“功课”了吗?


小编为高三、初三学生返校前需要做的事进行整理,供学生家长参考!


一 调整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习惯。

趁着超长寒假的尾期,重新整理生活起居,从无规律的“宅家方式”调至有序的“上学模式”。要完成“频道转换”工作,首要任务得从调整好作息时间开始。

制定作息时间表。在开学前7至10天,对自身的作息时间、日常活动进行适当调整,按照平时上学的节奏起床、锻炼、饮食、午休和晚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晚洗漱,正常作息,调适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二 重视学业,做好“空中课堂”学习。

协助孩子做好学习计划,结合“空中课堂”,制定切实、可行、高效的学习计划直至正常上课。针对自己的弱势学科查缺补漏,做好笔记,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全面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待正式复学后,第一时间调整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让孩子们明白:生活该走出假期,走上正常学习的轨道了。

三 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

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刷新的疫情信息,长时间的居家生活,因推迟开学而进行在线学习的任务,这些难免给人们带来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关于疫情防控,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宜怨天尤人,不宜悲观失望,而应正确引导,告诉孩子不信谣,不传谣,要相信科学和政府,紧跟国家的安排,听从专家的建议,大家齐心协力,控制疫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家长们:在正式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引导孩子们在家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运动、阅读、整理房间、做做家务,听听音乐、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等活动,调整心态,让健康有规律的生活强化自己的积极情绪,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注意饮食,保持良好的习惯。

要定时用餐,荤素结合,保持营养均衡、切忌暴饮暴食。


五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开学前后,要密切留意自己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等症状;如果有,应及时向家长或者班主任汇报,并居家休息和就地就近就医;保持身体健康,随时返校。

返校途中注意事项

返校途中注意防范疫情,人群密度大的车站机场、空间密闭的飞机火车、长时间的旅程、乘坐公共汽车、路边的商店、超市、公共乘坐的电梯等设施,这些都可能存在新冠病毒高风险点,途中全程至少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推荐戴手套保持手卫生,避免手直接接触公共物品。外出以及饭前、便后要用洗手液和肥皂水洗手,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如果途中自觉发热应主动测量体温,出现可疑症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不带呼气阀),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情况及时就医,如发现身边人员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如条件允许,尽量乘坐私家车前往学校,并注意车内的通风换气。

七 到校后注意事项

开学后注意个人卫生,返回学校后,应减少与他人见面、接触,课间不打闹、不扎堆,避免参加聚会等集体活动;加强饮食营养,注意饮水充足;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住所的通风良好,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食堂吃饭不共享,不嘻哈,尽量减少逗留时间;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摘脱口罩后,要用洗手液、肥皂或流动的水彻底清洗双手至少22秒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未清洗的手触碰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或衣服遮住口鼻;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流涕、腹泻等症状,请立即向老师和医务室医生报告。

守护好校园这片净土,保护师生的健康,让我们一起加油!


来 源:平桂区委宣传部、平桂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