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這三條教育理念,打臉無數中國父母

2018年的9月10日,馬雲宣佈自己即將在一年後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日子平靜如水,時光靜默向前,不知不覺,2019年的教師節轉瞬即至。

馬雲曾調侃說,自己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創立了阿里,還是當老師好。

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老師,而如今,經歷了人生巔峰後強勢迴歸,他依舊是選擇成為自己最初的職業——老師。

馬雲曾說:“教育孩子和創辦企業,本質並無不同。”

雖然他締造了一個足以顛覆時代的商業帝國,可馬雲從未停止對教育的思考。

而他前瞻性的思維,提出的這三條教育觀,更是足以驚醒無數中國父母。

1. 教會孩子學,不如教會孩子玩

在2017年大數據峰會上,馬雲發表了一段對玩和學的思考,他說:

“現今社會,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無法競爭過機器、智能。”

在馬雲看來,會玩的孩子,比會學的孩子更有前途。

玩和學哪一個更重要?很多家長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在他們看來,玩就是玩物喪志,而學才能夠學優而仕。

可他們忘記了,世界瞬息萬變,以不變的知識對抗變換的環境,又怎能在未來佔得先機呢?

曾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培養了三位斯坦福大學生的媽媽陳美齡分享了她的十個育兒經驗。

其中一點讓我印象深刻:很多家長會給孩子制定時間表,讓孩子嚴格按照時間表來學習。

但陳美齡從不給孩子做計劃,而是將“玩”和“學”結合在一起。

下雨的時候,陳美齡會帶孩子們去公園。

他們隨手拾起一片葉子,放在水裡,讓葉子順水流而下,看誰的跑得最快。

玩過了,笑過了,陳美齡就不失時機地問孩子們:“你們知道,天為什麼會下雨嗎?”

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和回答,而她則會鼓勵他們去尋找答案。

會玩的孩子究竟有什麼了不起?

死記硬背的實質是,而玩耍中,孩子會學會去思考,去觀察,去感受,去發現,去解答。

陳美齡說:“(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看得到、感受得到的話,會學得很快,也覺得學習不是辛苦的。”

我們教孩子去讀書,去背誦,去做題,卻忘了教會他們感受這個世界。

所有的知識,都是在實踐中得來的,而孩子們的實踐就是玩耍。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幼兒時期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到了5歲,他們的智力要比對照組的孩子高出許多。

龍應臺曾經說過: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交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摸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

生活不是一個個簡單的方程式,未來也不是一個個規矩的田字格,若想要在日新月異的世界中活得精彩,死記硬背只會是夢想與現實的南轅北轍。

孩子們擁有兩樣世界上最珍貴的珍寶:創造力和想象力,而這兩樣珍寶,都會在玩耍中被擦洗地越發光亮。

教會孩子玩,才是父母送給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

2.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教會孩子面對“失敗”

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時,遭遇到了無數次的失敗:

融資困難,招商被拒,人才流失……如果沒有堅韌的毅力,也許馬雲早就對命運投降了。

而一旦放棄,便不會有後來叱吒商海的馬雲爸爸,更不會有後來撬動時代的商業帝國。

有人探索馬雲成功的秘訣,或許因素很多,但馬雲只說了一個:

“19年來,我們犯了無數錯誤,我們唯一做對的,就是Never give up。”

而這個企業的“成功秘笈”,同時也是教育的“成功秘笈”。

馬雲說:“現在孩子,最缺的就是挫折教育。遇到問題就放棄,碰到困難就求援,遭遇失敗就輕生。”

雖然有些極端,卻也道出了部分現實。

很多家長急於推動孩子成功,卻忘了教會孩子面對失敗。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讓人心痛又心驚。

一名小學4年級的孩子,在一次競選班長時意外落選,本來是稀鬆平常的事,可孩子的反應卻很不正常。

原本熱情開朗,現在變得消沉厭學。他鬧脾氣,逃學,甚至開始絕食。

原因僅僅是:他從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這一次落選的落差,令他難以接受。

父母無奈,只得任其休學,接受一年的心理治療。

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有高考失利精神崩潰的,有求職受挫不敢見人的,有求愛失敗跳樓輕生的。

不得不說,我們的孩子,被我們保護地內心太脆弱了。

但孩子終會長大,而社會不會像學校和家庭一樣,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港灣,為他們抵擋所有的狂風暴雨。

在社會上遭遇的挫折,比競選失敗、高考失利、求職未果要嚴重得多,也常見得多。

可那些擁有玻璃心的孩子啊,他們在每一次失敗降臨時只會像鴕鳥一樣躲避和退縮,又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浪潮中奮勇向前呢?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功。

但正如白巖松說的:“在中國,很多事都能教孩子們如何去贏,但同時,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

成功不是生命的常態,失敗才是生活更常見的點滴。

可點滴失敗積累下的經驗和經歷,不就是為了迎來最後來之不易的成功嗎?

讓孩子學會體面地面對失敗,這樣的孩子才能走得遠。

3. 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

我們常常調侃自己:當父母,是唯一沒有考試,就輕鬆上崗的職業了。

可也正因如此,很多親子矛盾也由此發生。

今年7月,馬雲發了一個微博:“天下沒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不合格的學校。”

他還說:“如果今天我們要交給孩子的是勇氣、擔當和責任感,那麼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教育本身就是勇氣、擔當和責任感。”

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諦。

前段時間,看了公益短片《Children see Children do》,雖然只有短短60秒,內容卻令人扎心。

父親在馬路上打電話,女兒跟在後面打電話;

母親在電梯上抽菸,兒子跟在她後面抽菸;

父母情緒失控,大吵大鬧,孩子也毫無禮貌,張口打罵;

父母沒有公德,亂丟雜物,孩子也不守規矩,破壞公物。

孩子的每一個動作,都像極了他們的父母。

家庭紀錄片《鏡子》的開篇,有這樣一句自白: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想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舉止優雅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為一個知書達理,舉止優雅的父母。

曾經有一張圖,刷遍了朋友圈。

一位媽媽在地鐵上讀書,而坐在她膝蓋上的孩子,也不吵不鬧,靜靜捧著一本書。

人們問媽媽:“你是怎麼勸說你的孩子去閱讀而不是玩電子設備的呢?”

媽媽回答:“孩子們不聽我們的,他們模仿我們。”

如果說父母是原件,那麼孩子就是他們的複印件。

想讓孩子成為優秀的孩子,自己先要成為優秀的父母。

4. 好的父母,不僅要“教”,更要“育”

我們總是在談“教育”,但真正能做到好教育的家長,並不多。

其實,“教育”是兩個不同的詞。

“教”是傳授知識,而“育”則是育子成人。

馬雲就曾對中國教育提出了重大的反思:“中國的教非常好,而中國的育在哪裡?”

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童年被課外班塞得滿滿當當。

可我們只想著給孩子灌輸知識,讓他們成為好孩子、好學生,卻忘了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成為你心中的樣子,而是點亮他們心中那盞依然明亮的火光。

馬爸爸即將退出阿里帝國,步入教育事業,有人調侃說:不是每一種退休,都叫馬雲從教。

但我相信,只要善於學習,不斷進步,每一對父母,都可以成為更優秀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