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江苏GDP不输广东,但税收仍然比广东差很多,对此你怎么看?

查理B农民


大家都知道,广东和江苏是目前我国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省份,2018年广东的GDP达到9.73万亿人民币,江苏GDP达到9.26万亿人民币,江苏的GDP相当于广东的95.16%。

按理来说,江苏的GDP体量跟广东差不多,对应的财政收入也应该差不多才对,但从实际的表现来看,江苏的财政收入跟广东的财政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2018年广东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21万亿人民币,江苏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8630亿人民币,相当于江苏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广东的71.3%。

对于这个差距很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江苏的GDP总量相当于广东的95.1%,为何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广东的71.3%呢?难道江苏GDP名不副实,有注水的成分?

实际上目前很多省份都存在GDP与财政收入不相匹配的情况,比如下图是2018年我国各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情况。

从2018年各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很多省份的财政收入跟其GDP排名都不相符合,比如2018年上海的GDP只有3.26万亿人民币,GDP体量只相当于广东的1/3,排在全国第11位,但是2018年上海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达到7108亿元,排在全国第三,上海的GDP不如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等省份,但财政收入却要比这些省份高出很多。

包括北京和浙江也是一样的道理,2018年浙江的GDP只有5.6万亿人民币,比山东少了2万亿人民币,但浙江2018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比山东多出100亿人民币左右。可见地方的财政收入跟当地的GDP体量并不是成正比的,财政收入并不能反映一个地方真实的经济水平,因为财政收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以江苏和广东为例,

虽然江苏的GDP总量跟广东差不多,但是财政收入这比广东差很多,这里面主要有几个原因。

1、央企国企的影响

央企国企对于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北京上海虽然GDP总量不及其他省份,但是财政收入就位居全国前列,这里面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北京和上海是众多央企国企的总部所在地,而国企的利润一般都会归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中的。

江苏和广东的财政收入差距比较大,这里面国企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广东有很多大型的国企和央企,比如南方电网,广汽集团等等,这些企业不仅给当地贡献了很大的税收,更关键的是国企所产生的净利润是要算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当中。

2018年广东国资监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2696.94亿元,而江苏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完成的利润只有412.5亿元,两者的差距就超过了2200亿。

2、总部经济的影响

总部经济对于当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总部经济越强,对应的地方财政收入也会相应的增加。因为现在很多企业虽然在全国开展业务,但很多收入来往都是通过总部进行,而且很多都是由总部代缴税收,所以总部比较集中的地方一般财政收入也比较高。

江苏财政收入之所以比较少有,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总部经济比较小,很多企业的税收都有可能通过上海的总部企业来代缴。而广东则有很多总部企业,比如深圳就有华为,腾讯,平安,招商银行,恒大,万科,正威等众多世界500强总部,这些企业一年所贡献的税收就达到几百亿,因此我们看到深圳的财政收入是非常强悍的,2018年光深圳一个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超过了3500亿人民币。

3、经济结构的影响

这里所谓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的影响,特别是服务业的影响。通常来说,一个地方的服务业越发达对应的税收收入也就会越高,比如北京上海财政收入之所以很强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服务业比较发达。

广东也是一样的道理,广东目前有两个重要的城市,深圳和广州的服务业是相对比较发达的,比如深圳是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光2018年金融业给深圳创造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超过了1300亿人民币。

说到这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广东的财政收入之所以比江苏高,因为广东有深交所等金融机构布局,但实际上深交所每年给深圳创造的税收其实并不是很高,比如2018年深交所所产生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只有500亿左右,这里面真正留给深圳的只有25%,也就是100亿左右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深圳金融业税收之所以多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有众多的金融机构总部。

4、核心城市的影响。

广东的财政收入之所以位居全国第一,这里面广州和深圳贡献了很大一块的比例。比如下图是2018年广东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情况:

2018年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3500亿,广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600亿,这两个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起来达到5100亿左右,相当于深圳跟广州两个市就已经占到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7%左右,可见深圳跟广州两个市对于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相对来说,江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缺乏核心城市的拉动,比如下图是2018年江苏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

从江苏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没有哪一个是可以跟深圳相抗衡的,光深圳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就相当于苏州跟南京两个城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和。所以缺乏核心城市的带动,也是江苏一般公共预算稍有比广东少的一个原因之一。


贷款教授


广东在税收这方面比江苏多了3大块。 1、广东拥有7家央企总部,在全国各地分支机构上缴的国税都计入广东头上,而江苏没有一家央企总部。光南方电网一年就要贡献6,7百亿税收 2、广州有全国唯一的海关分署,代收整个华南西南地区海关关税,而江苏没有(大部分贡献给上海港和宁波港了)。 3、广东有证券交易印花税,而江苏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北京上海GDP只有广东的三分之一,税收却跟广东差不多的原因。


HEY_Jude


其实大家都拿广东比,就明显知道广东第一的地位了。如果你江苏是第一的,那么其他省的人自然会和你比。在广东,开着个电动车的老头,身价都好几百万。在江苏,穿着西装革履的,都经常负债百万。广东这边是好低调的,用不着华丽的外表。就如台湾香港澳门,难道就比你江苏建设得好看?许多人说什么深圳广州占比怎样大,广东发展如何不平衡,但他们都不了解广东。广东基本都是山区,只有珠三角是平原,开发起来的难度和湖南江西一般。再说,你说深圳如何全国人带起来,试问征服给钱给广东了?反过来,年年广东得纳税多少上去,用来建设其他省份!在广东,贫穷的其实都是广东边缘地区和外来人。基本本地人都是当地富豪。而之所以广东人口那么多,也因为广东的包容性强!任何外地人来广东都能发财,能不受歧视!但去到江苏呢,这个真不好说了。只要一天江苏还是喜欢和广东比,就证明江苏还落后于广东。因为广东人,真不爱和国内的人比。广东人基本都是像外国学习的。就如广东发展的轻轨网络,对比者是法国。要想当第一,请你有真正的胸襟再说这话吧。再者,看看负债表,你就知道有多少真实的东西在里面了。长得再好看的苹果,最终也卖不过好吃的丑苹果。


区sir1


我总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有点怪怪的。如果问“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哪个?”这就很好回答,抛开香港、澳门,肯定就是上海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目前的GDP已经达到4000亿美金,超过香港的3200亿美元。上海的繁荣富强有目共睹。

但是,如果问最发达的省份是哪个?大家应该会说是广东。因为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居全国第一,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那么,既然广东的经济已经这么强,为什么江苏还是有点小小不服气?那是因为江苏省的GDP已经达到了7.6万亿人民币,只比广东省少3000亿人民币。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不就仅仅差一个京东的市值吗?

再看江苏省下辖的苏州、南京、无锡,GDP都已超过了万亿元人民币,这对区区的3000亿人民币自然是不屑一顾的。

不得不说,虽然广东的经济已经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其赖以依赖的是:市值5200亿美金的腾讯,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全世界最大的通讯公司华为,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以及其他的大企业,比如中兴、比亚迪、恒大、格力之类的高科技公司。反观江苏,虽然也有一些大企业,比如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飞利浦消费电子有限公司,苏州爱普生有限公司,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但位居世界500强的企业,江苏总共只有4家。

另外,江苏2017年常住人口仅7866.09万,面积仅10.32万平方公里,辖13个地级市;而广东2017年常住人口高达11169万人,面积多达17.97万平方公里,辖21个省辖市。这里有一个GDP的计算方法问题: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江苏以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为主,中间投入大。在同样的总产值的情况下,计算出的GDP会小很多。

我们再从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其实江苏省和广东省的GDP差距一直在逐年缩小。再者,2017年广东21个地市的GDP总量为89879.23亿元,其中广州和深圳分别为 21503.15亿元和22438. 39 亿元,两者总量占到广东全省的48.89%。其中深圳市GDP超过广州,占到全省的1/4强。而深圳是全国的深圳,享受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红利。如果广东没有了深圳,恐怕在省域经济中连前十都保不了。


媒体人杨壮波的落脚地


广东省和江苏省是全国GDP排名前2的省份,广东的GDP高于江苏,但是江苏的人均GDP、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广东省,2018年江苏省人均GDP为11.5万元,而广东省人均GDP为8.71万元,江苏人均GDP比广东多2.79万元;2018年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1万元,而广东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8万元,江苏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广东多2300元。在某些方面,江苏确实不输给广东。

江苏和广东地方财政收入

2018年全年江苏省地方财政收入为8630.2亿元,同比增长5.6%,2018年末江苏省常住人口为8050.7万人,人均财政收入为10720元。

2018年全年广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为12102.9亿元,同比增长7.9%,2018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1346万人,人均财政收入为10677元。

从上面的数据看,(1)江苏省的GDP低于广东省,但是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江苏省比山东省高。

(2)江苏省的地方财政收入虽然比广东省低,但是人均财政收入,江苏省比广东省多。


互金圈


一百多年前的江苏扬州一城,吊打两广两省。天上飘来五个字。。。。。



泰不囧1


其实两者的税收差距不大。主要是一些特殊原因导致。

第一,深圳证交所每年收取巨额印花税。这笔税收因为是在深圳发生的,所以计入广东当地税收。但实际上是中央层面征收的税收100%上交国库。根据深交所发布的数据,2018年深交所征收印花税500亿。江苏没有证交所,所以就不会产生此类税收。

第二,广州有好几家央企总部,江苏只有地方国企总部没有央企总部。广东还有三个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江苏一个也没有。招商银行隶属于招商局集团,是国资委管控的央企。广发银行和平安银行是广东地方国有企业,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银行业务。利税也是很可观的。此外深圳积聚了大批金融企业,这也是江苏所没有的优势。比较典型的是南方电网。除了广东以外,它还负责临近几个省的电网建设。南方电网是特大型央企。每年产生巨额税收,因为总部设在广州,所以也进入广东的税收。2018年南方电网利税总额436.8亿。招商银行的总部在深圳,2018年缴纳企业所得税256亿多元。

第三,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征收的海关税也进入到了广东税收收入当中。但是这个税是纯中央税收,不归地方。这个倒不能说广东占了政策便宜,主要是因为临近香港形成的转口贸易优势所带来的。2018年广东的进出口总额是江苏的大约1.7倍。由此估计广东的关税要远比江苏来的多。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东的外贸经济比江苏发达。

回过头来看2018年两地的财政收入,两地税务局给出的数据有显著差异。不是同一口径。广东的国内税收收入19,683.13亿元,不含关税。江苏的税收收入合计为13,986.73亿元。但目前只有这两个数据。广东扣除印花税之后,在税收上比江苏多5000亿。可以看到中央在广东布局的大型企业,每年都向广东缴纳数百亿元的税收,这个差距大体上就是由于这种企业布局导致的。华东地区的这类大型央企和金融企业基本上都布局在了上海。所以就导致上海的税收非常惊人,相比GDP的比例比广东要更高。


用户4325101516


江苏GDP与广东差距不大但税收却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因此就有不少人拿这个数据来说事,认为江苏GDP有注水的嫌疑。其实,一个省份的产业模式、企业结构、海关关税等都会对它们的税收造成影响,前面的回答已经比较详细,这里小编就不啰嗦。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广东和江苏,如果我们把对象放到全国各个省份,情况也会大有不同。以下就是全国各省市区2018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山东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大省,它的GDP比浙江高出2万多亿,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比浙江少了100多亿;上海GDP只有浙江的58%,江苏的35.3%,广东的33.6%,但它的一般公共预算比浙江高出500多亿,是江苏的83.2%,广东的59.3%。因此,如果以上海为参照物,那么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全国各省份的GDP是否都“注水”了?当然不是这样的。



这些年来,关于广东和江苏的话题,经常会引起热议,很多人喜欢比较广东和江苏,因为这两省都是我国的经济大省,GDP遥遥领先其它省份而且差距又不大,因此尤其在公布两省经济数据的时候,这种讨论就更加激烈。广东和江苏可谓是中国经济的“双子星”,它们2018年的GDP一同进入了“9万亿俱乐部”,遥遥领先其它省份。两省有对比也是好事,能够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在比较中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为中国经济发展做贡献,也没什么不好的。当然,如果演变为地域黑的话,那就不应该了,不论哪个省份发展好,对全国来说都是好事。


锦绣中源


GDP和财政收入方面,江苏跟广东都不在一个层面之上好吧。大家知道江苏这俩项数据有多水吗?!就拿房地产作比方吧:在江苏,土地价款是可以先缴后返的,地方财政一般都是留个成本价;有关地方税费也是可以先征后返的,财政部门一般留个纳税成本其余的全额返还;地方在一个房地产项目最终的成果是,一建筑外观,二GDP,三相关数据。

而广东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几乎是没有优惠的。


weid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