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迷局:土地"松绑"进行时VS楼市"松绑"黄了

摘要:地段不是绝对不踩雷的保障(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本周终于是熬到星期五了。


一周内美股熔断两次,不知道蜜友们见证这样的历史时刻,内心是否有点心潮澎湃。


其实,本周的重要信息还有不少,尤其是关于楼市的信息。


但诡异的是,一些颇为矛盾的信息同时出现,比如:昨天(3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媒体惊呼,土地政策现"松绑"。


而在同一天,一个城市的楼市"松绑"政策却遭遇了一日游,上午发文,晚上被撤。


这些看似矛盾的信息,到底会如何影响楼市的走向?


相比三四线城市楼已被普遍认识到需要谨慎,倒是一些热点二线城市的坑需要提高警惕。


01


首先说利好的方面。


《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公布,首批有8个试点省份,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


应该说1年的期限还是相当谨慎的,不过这个消息本身的意义重大。


关于这个政策的解读,昨天好友杠杆游戏第一时间写了分析文章,详见《给地、送钱!京津、长三角、大湾区和重庆为何获得最大支持?》。


简单概括来说,这8个试点省份,被赋予了极大的自主权。



按照文件规定,"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土地征收审批"由8个试点省市自己决定。


据此,试点省市土地获得便利性大大提高,其涵盖的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获得了加大的可能性。


搞基建也好、房地产也好,土地问题解决了,可以预见的是,各大城市的"抢人"会更加激烈。


然后是钱的问题。


此前的降息,以及近期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很强烈。受此次特殊情况影响,多家央行也轮番启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本周二(3月10日),国常会也给出了定向降准的信号(如下图),要求"抓紧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



所以,本周各种卖房群、房屋中介很兴奋,又有"卖点"了。


敬业的房屋销售人员都在第一时间宣传政策。比如第一个信息,刚发布不到半小时,就有一位房屋销售公司的营销总在群里广而告之了,比媒体还快。


02


但是,真还别太激动,"房住不炒"四个字近期也在频频发威。


昨天(3月12日),陕西省宝鸡市发布了一个文件,内容是关于应对特殊时期的稳企业稳民生稳发展若干措施。



文件名称很"稳",不过其中数条内容与楼市相关。


比如,土地出让金保证金缴纳比例调整为20%,土地出让金在签订出让合同后1年内可分期支付;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额度由40万提高至50万)等。


更有明确要求"各银行要积极争取降低首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政策"。


但这个文件上午9:57分才挂出来,晚上就没了……


这种情况,在近期并不罕见。


此前(3月3日),广州曾发布了一个文件,里面提到给广州商服类房地产项目"松绑"。


第二天,这个文件就从官网上撤掉了。


相关方面的回应很有意思:3月4日接到该通知,文件仍然在执行,只是细节要再研究,包括商服类项目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和规定后再推出。


还包括之前河南驻马店放宽购房条件,被约谈等。


以上种种,说明高层对"房住不炒"的底线意识依然很强烈。


所以,对于"抄底论"要警惕,投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较为方便地卖出,要有人接盘,接盘难度大,怎么玩?


03


另外就是特殊时期,资金安全的重要性,大于去搞投机,甚至是投资。


相比三四线城市楼已被普遍认识到需要谨慎,一二线城市,尤其热点二线城市的购房技术难度比以往加大了:地段不是绝对不踩雷的保障。


特别是经历了最近这段特殊时期,不少人都有强烈的改善住房需求:多一两间房,多一两层楼。


刚需考虑以后要换房,或本身就是改善型需求的购房朋友们尤其要引起重视。


买了房,行情好的时候,周围亲友的房子,周边楼盘的房子价格都在向上,唯独你买的盘几乎没啥涨幅,会特别痛苦。如果期房烂尾,就更难出坑了。



举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例子,正是前文提到的8个试点省市中的一个真实案例。避免麻烦,不点名。


这个楼盘位于该城市的知名CBD区域,在国家级规划新区内。标准的改善型住房:两梯两户,江景房。


房价也很改善型:2011年开盘,在全市均价六千出头每平米的行情下,该楼盘的价格为两万元每平米左右。


但到了2017年、2018年,连交通便利、配套好的刚需房都价格向上的时候,这个小区的价格不降反跌,因为周边生活配套差,开发商破产,几近烂尾。而至今还未有开发商接盘。


如果大家有心,可以查下,这并非个案,一线城市也有。


近期,房企、房屋中介,都在推所谓的"捡漏""特惠房",其中有小户型也不乏洋房、别墅。


心动之前,不妨先看看周边的二手房价格和最近两三年的成交量如何。


在大房企们都大肆打折促销的时期,小房企,尤其是期房尽量别碰。


另外,要强调的是每个城市的情况有所差异,除开几个超级抢手的一线城市,其实二线城市,哪怕是热点二线城市,都真不用着急出手。


毕竟,现在多地的二手房市场流动性还很差,并没有真正反映供需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