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掉自己脾气,对孩子好好的?

用户9119320904870


你现在应该是焦虑。首先要放平心态,把什么都往好处想。想阳光和美好的事情。早上第一件事情,就和孩子说,早上好,美好的一天从现在开始。如果孩子够3岁,可以和他讲道理,如果不到就陪着孩子玩好了。孩子不听话时,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不能一味地在一件事上杠着。如果你调整好心态,带给孩子的是焦虑的氛围,孩子也容易心烦。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要时刻想着,孩子是自己的宝贝,自己是母亲,为了孩子自己什么都能做到。加油,祝成功!


夕阳红94978


实际上,我并不建议你改掉自己的脾气(或许你认为很坏),不能好好地教育孩子和你的脾气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其核心是你没有面对现实生活,以及缺乏对孩子的了解。

为何不建议改掉脾气?--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难度大

我们老俗语常说:“江上易改,本性难移”,实际上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性格是很困难的,因为无论性格的好坏,那都是一个人用来保护自己、维持与周边环境关系平衡的武器,而把一个性格改变,等于先摧毁他心中的安全岛,犹如凤凰磐捏。

我们常见的能突然间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的,那么必然是遭到强大的冲击。(例如重大事故能让一个喜欢超速路怒的人变得遵规守矩)

见效慢

即便你真正的下定决心能改变自己的性格,效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等待你完成对自己的重塑--他的成长速度远超你的重塑速度。

伤害自己

当你尝试去压抑自己的情绪时,你会觉得非常难受,而且越是压抑,越是容易爆发,爆发的后果越严重。

这一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尤为明显:我说一次他会听的...我忍一忍,再说一次他会听的

...

我再也忍不住了!他好烦!我要动手!

在这个压抑的过程中,你把情绪的宣泄方向先指向了自己,就形成了如压力锅般的自我增压,最终就是大部分人所描述的“我不想,但控制不住”

然而,你以为打了孩子她就会听话些,往后的教育就会轻松些,但实际上你攻击完孩子后,却满心的愧疚感,再次挫伤自己。

所以,不要试图用改变脾气、性格的方式来使自己好好教育孩子,真正的做法是“别让自己有脾气”。

为何气急败坏?--源自不能掌控且拒绝进步

理解这一点是很简单的,一个事物你有很明确而且有效的办法去解决它,而且对它完全掌握,那么仍它再怎么蹦跶,最多就引来你的一丝微笑。

只是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一些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必然就是了解孩子的(这底层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延伸)

举个例子,物理、数学公式。

在我们某些物理、数学公式的时候,一开始我们会很简单的记得它,面对明确的数字代入时会很快就解答出来。

但当这些我们自认为已掌握的公式混合起来发生变化的时候,或者单一公式要复数次应用的时候,我们就会犯晕了,如果一直面对这些对自己来说难以解决的问题,那么产生不良情绪就很正常了(包括挫败感、自暴自弃、气急败坏等等)。

换言之,如果我们能了解孩子哭闹背后的动机,那么解决起来就会简单得多,也不会勾起我们的负面情绪。

举个例子,当你忙碌的时候孩子突然跑过来找你。

或许你会说自己去玩,或许你已经提前和孩子说了自己玩妈妈要工作,但孩子仿佛把这些叮嘱都抛诸脑后。很快他就哭了,你也就暴怒了:你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好好玩?

孩子的每一次哭泣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或许他只是想妈妈了,或许他是遇到困难了(例如不知道怎么自己玩,自己能玩什么),又或许是他害怕了...

如果你不了解他背后的动机,而一直强调自己玩,那么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你的问题也别想解决。就犹如某位女生和男朋友说自己腹痛想求个陪伴,但男朋友只会说:“多喝热水”一般,牛头不对马嘴。

那么此时你会说:我去掌握新的方法不就可以了吗?我改不就可以了吗?

其实更重点的问题,不是你没有想到这些,而是你想到了但是没有接受他,接受你的现实孩子和你的现实自我。

即:接受你的孩子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就是一个和你理想中那个乖孩子差距甚远、尚需教育的孩子;

即:接受你就是一个思维和行动上相对自恋的人,没能跟上孩子的实际成长脚步,也没能让自己保持足够的进步;

唯有接受现实之后,才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修复问题--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我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所感所想以及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育儿方式来进行,这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全凭运气--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我们的孩子、一个全新的个体、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则不然。

所以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永远不要单打独斗,要有意识地去系统化学习,推荐几个个人用的方法,我不敢打包票说一定对你有效(每个个体自身面临的状况和自身的状况都不一样),但确实让曾在育儿时极其暴躁的我,变成现在解决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游刃有余:

1. 完善自我,正确认知自己

完善自我、正确认知自己,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面对现实,而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反思。

在此,我会推荐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能很好的帮你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根源(例如脾气暴躁),再次强调,唯有找准方向,才能解决问题。

同时,它也能帮你切断自身不良成长因素,被再次复制到你的孩子身上;

2. 正确认识孩子,完善教育方式

对于孩子的问题,很多人会喜欢那种“即时解决”的书籍,例如尹建莉老师的书籍。但实际上我并不建议去看那一类给你明确1234解决方式的书,这类书籍能给你教育孩子的一个方式,但实际上并不能让你了解孩子。

这就如我们常看的武侠剧,没有内功心法而只有表面的一招一式,发挥不出威力来,甚至还会被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对于正确认识孩子、完善教育方式,我会建议阿德勒的《挑战:孩子》这本书籍(这本书比较难找,我有电子版,你可以私我)。

这本书里面,从多个维度来解释并解决孩子的问题,以及他是立根于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所著,不会有艰涩难明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