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有“公平”吗?如何面对你所遭遇的“不公”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公平都是相对的。如果锁定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视角中,就会有诸多不公平。比如在职场当中,由于分工不同,责任不同,所获的收益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单就收益来看就显得非常失衡。然而,将范围扩大到大世界中,或者人的一生中,一切都将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所以,没有什么不公平。由此可见,公平的确就是一种感觉。

其实,在职场谈论公平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公平不会是绝对的,但要达到真正的心理平衡,还是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和修炼的。

拥有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智力都可以拓展,人是可以不断前进和改变的。例如面对挑战时,成长型思维的人会选择迎难而上,把挑战看作是学习的机会。他们关心的不是表现是否完美,而是,是否能从中学到东西,发现乐趣。他们不担心暴露不足,不害怕失败。面对批评,成长型思维的人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愿意承担责任,绝不会把错误怪在别人头上。对于努力,成长型思维的人十分相信努力和奋斗的意义。他们绝不对自己设限,绝对相信努力的意义,并且乐于发挥潜能。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虽然不完美,却愿意改变。发现不足就去学习,人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学习的过程,努力就会变得更好,这并没有什么不公平。

反思胜过抱怨

弱者追求公平,强者达成目标,面对不公,其实反思胜过抱怨,这是能够保持公平感的秘诀。比如一场足球比赛,输的一方往往会抱怨裁判不公,天公不作美等等,而能保证长久的公平的是,在输的时候能够知道抱怨其实并无实际意义,反思导致不公的原因,用努力来缩小差距,才会有所改进,最终成为强者。所以,有时间抱怨,不如花时间反思。

得到的是功德

有这样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秘书,工作十分勤奋,凡是能聘请到他的上司,通常都可以高枕无忧,太平无事。所以,只要有人升了官,马上会想到他,抢着请他来协助自己。他一辈子没有当过真正的主管,也没有升过官。但只要是工作上有困难,冲锋陷阵的一定是他,而功劳大多时候都是上司的。虽然他对上司、对工作、甚至对社会做过很多贡献,可也不会有人为他在功劳簿上记一笔。但他心中却一点没有不公平的感觉,反而感激地说:我本来就是一个做事的人,让我做官也不会做好。我很感激他们看得起我,让我有机会做点贡献出来,要不然我也没机会发挥能力。不留名史册没关系,重要的是我在做我喜欢和让我开心的事。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个人好傻,但仔细想想他真的傻吗?他的付出,虽然名誉、地位、利益都是别人的,但功德却是他自己的。

《道德经》中有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就是告诉我们遇事时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身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反而成就一己之私吗。所以,公不公平是一种感觉,看待“公平”需要一种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