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王宝强,凭什么能红?因为他恰巧走了一条职场不寻常路

都说人生如戏,有主角有群演,有人能戴着主角光环,人生开挂;有人只能做个群演,一闪而没。

职场亦是如此,有人能春风得意、平步青云,有人只能原地踏步、裹足不前。

能成功的人,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比如特殊的职业技能、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等。一切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最终只能是泯然众人矣。只有特立独行、不同寻常,才是职场引人注意、被人关注、脱颖而出的不二法宝。

这可以从草根明星王宝强的成功之路得到印证。王宝强儿时看电影《少林寺》,萌发了武打明星梦,到独上少林习武,到北漂蹲点当群演,到把握好机会,到最终完美圆梦,他的每一步几乎都是异于常人的。

01.放弃上学独去少林习武

王宝强,1984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自幼家庭贫寒。6岁那年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萌发了要演电影的想法,立志成为一名武打明星。这个梦想对一个农村小孩来讲绝对是“天方夜谭”。

正常的思维方式是:好好学习——考演艺学校——进入演艺圈——当武打明星。如果按照这个路线,以王宝强的条件根本行不通。年幼的他也没有这些概念,只是单纯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选择——只身前往少林寺学武。这是当时他唯一想到的接近武打明星的路。

当年,很多孩子看了这部电影以后,都萌生了去少林寺学功夫的念头。但王宝强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是,别人去是为了学功夫,他是为了学好功夫拍电影。更重要的是别的孩子被父母揍几顿,就不敢再提,而王宝强却说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打死也要去学功夫。

就这样,王宝强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小小年纪只身来到少林寺,一呆就是整整6年,学了一身好功夫。在少林寺学功夫的,大多是农家子弟,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个好出路。别的孩子学成以后的出路,无非是部队担任教官、影视业的武行、少林寺武术表演,等等。但王宝强忽略一切选择,14岁时离开了少林寺,直接北漂寻梦。

他曾在自传里写道“自小习武多年,一直都有一个功夫电影梦,坚持的道路上却从未放弃过,我相信只要你不会抛弃他,梦想终有一日定会变为现实。”

02.不理会世俗的看法评价

在北影厂门口,王宝强和大多数北漂一样,为实现演员梦想先当了群演。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到工地上搬砖运沙,每天只挣25块钱。

北漂的群演有几十万,王宝强没资源、没人脉、没形象,又是傻乎乎、一根筯的样子,别人经常嘲笑他,说他永远不可能红,但王宝强却天生对别人的评价和嘲笑反映迟钝,根本不以为意,不受任何影响,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一些异于常人的作法。

别的群演不会真的挨打,只是做做样子。但王宝强认为演戏必须真实,演起连特写镜头都没有的路人甲,也要忍痛挨打,力求表演真实。

别的群演不会去背台词,剧情根本不需要。但王宝强却有空就去背台词,有一个古装剧里有个小太监缺人了,他就被推荐上去了,原因就是他记住了台词。

别的群演不会去发照片,觉得那根本没用。但王宝强却一直坚持省吃俭用打印照片,一有机会给剧组副导演发照片。能够接拍《盲井》,就是因为副导演看了他的照片,觉得形象符合,才向导演推荐的他。

03.独特纯粹的本色出演

幸运之神终于垂青了王宝强。2003年,导演李扬拍摄《盲井》时,认为他的形象符合角色要求,选定了他。拍摄地点在矿井中,非常危险,甚至拍摄中出现过塌方的现象,有多半的演员和制片人员因为害怕而跑了。

但是王宝强坚持住了,他认为这是实现梦想的机会。电影中,他把握住了角色定位,满身乡土气息,带着青涩朴实,展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农村孩子的稚嫩、自卑、软弱、无助。这部电影,荣获了金马奖最佳新人、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第二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初出茅庐的王宝强纯粹自然,带着傻乎乎的精彩表现,引起了冯小刚的注意,在拍《天下无贼》的时候,王宝强受邀接拍了“傻根”,冯小刚、刘德华、刘若英、李冰冰,几个大腕一下子带红了王宝强。

王宝强接拍的角色,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形象,他本身是农村出身,思想纯粹单一,脑子一根筯,带着乡土气息的淳朴和农民特有的狡黠,这些性格形象,也因为他年幼习武,从没接触过社会,不懂人情世故,而浑然天生。正是这种带着独特气息的本色演出,非常接地气,一下子获得观众的认同。

04.成名之后保留风格

成名之后,冯小刚告诫他,作为草根出身,在这演艺圈里很难站住脚,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就拍一些冒着傻气的,脑子一根筋,带着乡村淳朴劲的角色。让人一想到这样的角色,第一个就想到王宝强。

毫无疑问,这些金玉良言使王宝强受益匪浅。成名后的他,并未急于随意接拍角色,而是坚持一贯的表演风格,只接一些符合他自身形象的角色,比如《士兵突袭》《我的兄弟叫顺溜》等,无一不是这种形象。这一步也使他彻底站稳了脚跟,逐步成为国内一线明星和票房保障。

2006年,《士兵突击》获得第24届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奖以及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男演员奖;

2011年,《Hello!树先生》获得俄罗斯、美国纽约、意大利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及亚太电影大奖。王宝强演技大爆发,其抽烟的形象,并入选了北影教材,成为难以企及的经典;

2014年,《一个人的武林》,真正圆了他武打明星梦想;

2016年,执导了个人电影处女作《大闹天竺》,后来获得最令人失望导演奖,与前几届无人领奖不同的是,王宝强却专门领了“奖”,这又使他赚足了人气;

2018年,《唐人街探案2》获得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

期间,王宝强还参加综艺节目、演出小品、上春晚、出单曲。28岁成立王宝强工作室,投资影视剧,做老板,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

05.不走寻常路是成功捷径

职场中成功的因素很多,比如努力、刻苦、自律,等等,但真正区别于人的最显著的,却是与众不同、不走寻常路,这会让你无论在哪,都更具有辨识度,这样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第一,别人有目标,你有目标感。

目标感是最高的目标,是自己最崇高远大的理想。目标感的核心是“感”,就是经常能感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能以此为行动指引。有目标感的人,走到哪里都会被一眼认出来,不仅能指导自己的行动,还能影响周边的人,产生影响力。这就是马云在创业的时候,一没有钱,二没有资源,却能让“十八罗汉”紧紧地跟随的原因。

人民日报刊登过一篇《生活的意义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那些目标感强,能清晰、生动地描绘目标的人,在管理学中被称为“意义塑造师”。无论生活还是工作,不管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赋予生活以意义、赋予发展以意义、赋予美好以意义、赋予未来以意义。只有精准聚焦、靶向瞄准,才能真正明白奋斗的朝向、前进的目的,也才能在破除障碍时坚强勇毅、战胜困难时一往无前、穿破黑暗时坚定信心。

王宝强的目标感非常明确,就是实现自己的武打明星梦。自萌生武打明星梦开始,无论是独上少林,还是北漂群演,莫不是为实现梦想而坚持。

想找到自己的目标感也不难,想清楚两个问题:我在老了以后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如果现在我不为此而努力,我老了会不会后悔?想明白了,目标感就确立了。如果还找不到,就把目标感设立为赚钱,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有了目标感,让自己的所有付出都围绕着目标感而进行。

职场无捷径,但我们可以选择最合适的路,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人要有一个清晰具体的人生目标,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才能奔着这个目标去奋斗。

第二,.别人左顾右盼,你一路前行。

日本文学大师渡边淳一在新书《钝感力》中,提出了“钝感力”,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此书曾被业界推荐给日本安倍内阁,因而引发民众的阅读热情。

王宝强在北漂群演时,曾受到诸多的嘲笑,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凭他的相貌及其他各种条件,他怎么可能红得起来。难能可贵的是王宝强似乎根本没听到,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路,终于获得命运垂青。

能否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是否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过于在意则分散精力。职场不妨也有迟钝力,面对复杂环境时,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这是一种迟钝而坚强、不为琐碎小事而产生情绪波动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大智慧,能让人在复杂的职场坚定目标,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更轻松。

第三,别人补短板,你练强长板。

我们都知道短板理论,说木桶的盛水量是被最短的木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是限制因素。从而演绎为一个人的短处会成为发展高度的制约因素。很多人相信这个理论,为此非要先去补齐自己的短处。

事实上,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各方面都精通,能有一两项精通就已经是非常牛叉了。所以,你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长处练的更强。

王宝强的短板很明显,出身于农村,无任何倚仗。但他有一个别人没有的长处,就是能坚持,敢拼命,坚持自己纯粹自然的表演方式。在拍摄《盲井》时,因为是矿井的危险致命很多人放弃了,而王宝强却知道,这是他的一个机会,把握住了。正是这部电影为他赢取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奖杯,也奠定了他立足影视圈的基础。

在错综复杂的职场中,你区别于众人的就是你最强的长处,别人在这方面都不如你强,你就是最不可或缺的,那才是你最牛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别人求大同,你求异求变。

职场中,不要认为规规矩矩、言听计从,就能在顺风顺水。那最大的好处只是不犯错,只能让你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最后变得毫无特点。

求异求变,不是让你去否定一切,而是善用质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不同常人的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人人都认为很正常很正确的事,你能独立思考,通过质疑、批判性思维,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同常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王宝强稳固地位的方法就是坚持本色出演,别人为了稳固地位,经常会不加选择地接拍角色。而王宝强在未稳固地位时,虽然一直努力学习表演,但在开始时只接拍符合其本色的角色。直到稳固地位以后,才出演了《Hello!树先生》《一个人的武林》等影片。人们这才发现,原来王宝强演技爆棚,各种角色信手拈来。

职场永远都是人人争着上位的名利场,众多的小人物通过独木桥,才能走上更好的位置。能通过的人数是有限的,必须有超过大多数人的本领,能够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才能更有机会。

写在最后:出人意料,擅出奇招,往往能收到特殊效果。比如,写作不行,就突出自己的办事能力;办事不行,就突出自己的组织能力;组织不行,就突出自己的策划能力;策划不行,就突出自己的营销能力……职场就是要不走寻常路,不按规矩出牌,这才是走向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