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汗"一个努力用电影改变印度社会的宝莱坞良心

导读:男尊女卑的印度影坛,有三位国宝级男演员,被称为“宝莱坞三可汗”,他们分别是“阿米尔汗、萨尔曼汗、沙鲁克汗”。而这其中的阿米尔汗,在中国影迷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




1965年,阿米尔汗出生在印度孟买的一个穆斯林家庭,这是一个在印度社会中地位极高的家庭,按照印度的种姓传统,父亲这边属于中上层贵族,母亲那边更了不得,属于统治阶级。因此,阿米尔汗从小就受着极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是宝莱坞的一名制片人,而他的叔叔更了不得。6070后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大篷车》,就是阿米尔汗家族的作品。他的叔叔纳赛尔胡赛因,身兼编剧、导演、演员三职,堪称印度影坛的大牛。


印度影片《大篷车》


虽然是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生长,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限制他的兴趣,规划他往影视圈发展,8岁的时候参演了两部叔叔指导的影片后,阿米尔汗度过了和普通孩子一样,度过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运动天赋极高的阿米尔汗在板球、足球、跑步、网球方面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甚至还获得了马特拉施特邦的网球冠军。1988年,23岁的阿米尔汗放弃网球回归影坛,通过饰演不同角色磨炼自己的演技。2002年,阿米尔凭借剧情爱情电影《印度往事》获得印度zee电影节最佳男主角。2008年,自导自演的《地球上的星星》获得宝莱坞人民选择奖最佳导演奖,从这部描述孩子和寄宿学校的美术老师之间,感人的温情影片开始,阿米尔汗开启了用电影拯救印度社会。


当吊车尾遇上好老师---《地球上的星星》剧照


对于印度国情了解的朋友们一定知道,这里有种姓问题,女性问题,教育问题。而这些,不但是整个印度社会的痛,更是阻碍印度成为大国的严重制约。而阿米尔汗的电影作品,从不回避印度社会中的丑,甚至在他之后的从影道路上,每部作品都是带着对社会的反思,去直面这些问题,试图用电影这种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更为广泛的方式,来揭露印度社会的“痛”。

2009年,阿米尔汗参演了《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这是一部喜剧,却通过镜头折射当代印度年轻人心里永远的痛,很多中国观众知道阿米尔汗都是通过这部电影,影片中涉及的学历、专业、就业,迅速拉近了和中国观众的距离,引起了中国年轻人的极大共鸣。这部影片的印度发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的阿米尔汗曾经说过,“人生来就不是平等的,不平等的是给平等设立条件!”中国和印度同为世界上的两个发展中大国,面临的社会问题相近,虽然文化不同,但是看待问题的视角相同,只不过印度电影人更愿意直面问题,阿米尔汗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随着电影事业的稳定,阿米尔汗没有满足于只作为一个影星,开始涉猎制片领域,而他在其中取得的成就,让我们真的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点个赞。2011年策划制作了一档针对印度社会热点的节目《真人访谈》,通过对“德里黑公交案”受害者家庭的采访,不但还原了事件的整个过程,更是深层次的探讨了印度社会女性地位的卑贱,让人们正视这一在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顽疾。节目播出后,印度各地举行了声援受害者,严惩凶手的大游行。最后,除公交司机在狱中自杀,一名未成年人被判3年徒刑,其余5名成年犯均被判死刑。而后,节目更是大尺度的揭露印度的儿童虐待现实,很多贫穷的印度家庭,在女孩未成年时便将他们出售给成年男人做为妻子,而嫁人过后,她们面对的却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毒打,承担着整个家庭重担的他们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虐待更是家常便饭。通过这一节目,国会邀请阿米尔汗作证,成功在印度通过了防止虐待儿童的相关法案。目前,虽然这一丑恶现象并没有完全被杜绝,但是至少有法律去保护那些被虐待的孩子们。冷静面对社会顽疾,关注弱势群体,更是阿米尔汗的作品中永恒不变的话题。


2014年的电影《偶滴个神啊》则是关注了自闭症群体,看似智商有所缺陷的PK,却有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在帮助贾古和男友破镜重圆的过程中,更是用嬉笑怒骂的方法,揭露印度社会中的宗教欺骗以及各种神棍。



2016年封神的《摔跤吧!爸爸》,则是通过一个父亲的视角,不向命运妥协,不向社会妥协,用自己对女儿的爱,改变了女儿的一生。这部电影也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故事,虽然现实中女人们最高的荣誉只是英联邦运动会的冠军,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并没有拿到荣誉,但女儿命运被改编的那一刻,还是让所有中国观众潸然泪下。

结语:阿米尔汗之所以能被称为印度良心,除了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及自律,更是因为他的作品中对印度社会制度的思考,以及对普罗大众的关注。我不知道印度是否有“顶流”明星这一叫法,但我个人觉得阿米尔汗绝对担当的起“顶流”这一称号,因为顶流不应该只专注于金钱上的所得,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大家好,我是枫哥,一个爱好历史和娱乐,喜欢阅读的男人。我将用我的文字和大家对话,用文字洗涤心灵,让情感洒满指尖。喜欢我的话请一定给我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