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间奇闻」 桃花水



胶东民间对村民的性质有两个分类:占山户(原居民)、买山户(迁移户)。这从当地的许多村名就能看出来,占山户的村名往往是以姓氏为主,如王家庄、李家岚、于格庄等等。

还有一种说法——占山户不如买山户。

在当地的许多村子,占山户都湮灭已尽,令现代人非常疑惑。有人分析道:占山户虽然“地主”,但容易衰落,买山户虽然是外来的,却大多乘势而至,极力发展,何况迁移来的不止一家一姓一时一世。

有种情况却很特殊,那就是:买山户胜于占山户的情况,在富沃之地少,在贫瘠山地和沟夼之间发生的较多。

话说莱阳城正西十五里,有个村叫叶家庄,座落在土地肥沃的河岭之上,那个岭子名为虎头崖。村里以王、陈姓为主,而叶姓仅五六户。好在叶姓是大富户,村里有一百多亩好地属于叶家,俗称大叶家。

数百年前,王姓移居到叶家庄,并购买了村北山坡上的百余亩良田。这良田中有一座高埠,约十余亩方圆,北依山,南看谷,俗称蜜蜂岗。王姓便把这个地方开辟成了墓地,赶巧的是叶家的古墓就在这个岗下,因种了很多松楸及桃李,人称桃花叶家茔。

自王姓定居后,后人大繁衍,不过百年,王姓人已占了村子的一半人口,而王、叶两家却一直不和睦。

且说这叶家,上几辈开始,人脉衰弱,为了广收子孙,叶家的爷们无不妻妾成群,可惜的是,生下的孩子中,女多男少,累世单传。特别是王姓把蜜蜂岗开辟成墓地后,叶家生下的女孩儿就更多了,不仅多,且个个婀娜风流,招蜂惹蝶。

这个现象引起叶家人警觉,全族愤怒,他们都把此事归咎于王姓占了蜜蜂岗,认为蜜蜂岗成了蜜蜂王的优势了,这岗竟然还高出叶家茔一丈,就好似采蜜一般,导致王兴叶衰。

这天晚上,愤愤不平的叶家人雇人一夜间在王、叶地茔之间挖出一条大沟,深丈余,宽三丈,还建起了墓墙。得知此事的王家人虽然气恼,但总算理智,没有找叶家算帐。

第二年,大沟下冒出了一眼清泉,泉水清甘,方圆几十里内都没有这样的好水,村里人逢年过节就取这泉里的水烹茶待客。

而王姓这个时期已经没落了,不敢与叶家正面相争,他们只能私下里损叶家的声誉。比如给这泉子取名“桃花泉”,取的是蜜蜂采桃花之寓意,意思是凡是喝了这个泉水的人,命必犯桃花。

叶家人闻知此事大为光火。

却说叶家有个三先生,家境丰实,一妻一妾,生了九个闺女,只有一个儿子。与他一墙之隔的邻居,名叫王以信,家境贫困,家中四个儿子,小时受教育读书,长大后个个有文才,却都不务农,正应了那句古话:有田不种仓库虚。

这叶家女长大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了恋爱的年龄,她们知道邻居王家小伙英俊有才,便一个个攀上墙头,与王家子弟打闹嘻戏,还经常接济王家。

到后来,叶家的二小姐还与王家老大有了孩子。

三先生知道此事后,恨得咬牙切齿,天天斥责二闺女,整得二闺女寻死觅活,却不服软,发誓:非王家不嫁!三先生百般阻挠,王家人则全族不平,此事最终结局是:二闺女草草嫁到了王家。

于是乎,有人说:这不正是蜂采桃花之水的验证吗?

叶家的女人算是声名狼籍了。

三先生哪肯罢休?他买了一块巨石压在了泉眼上,把这泉彻底封死了。

从那以后,桃花水便不再流淌。

再后来,大沟被填平了,这时叶家庄才彻底安宁了。

三先生的后人咋样了呢?

他孙子生了三个孩子,每家分了一百亩地。

这三个孩子中,老大儿娶了头房,只生了一个大胖女儿,至死没嫁,四十九岁那年又娶了少他27岁的女人,生了一儿两女,因怕儿子不好养,就取了个女人名,依次为大曼二曼三曼。可不曾想,就算取了女人的名字,仍然难养,五岁时,儿子夭折了;老二娶了三房太太,都没有孩子。直到老三,争气了,有了四儿三女。三家总算归了一家。

叶家这四个男丁呢?他们都赶上了战乱时代,以不同的方式参加了不同的队伍,结果三个战殁,一个去了宝岛台湾,至今音讯皆无。

如今的叶家庄仍然民风纯扑,景致却越来越优美了,据说,那眼泉水又开始流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