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玩數碼產品的孩子,可能會產生“殭屍效應”,父母要警惕

常玩數碼產品的孩子,可能會產生“殭屍效應”,父母要警惕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數碼產品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年輕父母們來說,電視、手機、電腦、遊戲機等產品在給他們帶來大量樂趣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織就了一張張巨大的網。它們不止網住了年輕父母的時間,孩子也被困在其中。結果孩子在長期的數碼設備下,慢慢產生“殭屍效應”,父母要警惕!

什麼是“殭屍效應”

“殭屍效應”是表現在孩子身上的一種行為現象。一般來說,孩子調皮打鬧是正常狀態,而當活潑的孩子,一旦玩起電子設備,就表現出安靜老實的樣子,將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視若無睹,這種現象就被稱為“殭屍效應”。

“殭屍效應”形成的原因比較簡單,數碼產品已經充斥在每個父母的生活中,最常見的手機就是導致孩子們行為反常的關鍵因素,隨手可得的便利性、多彩畫面的吸引性、遊戲內容的多樣性使得手機成為第一大原因。

父母是“殭屍效應”形成的第二大原因,也是一個極其容易忽略的因素。調查數據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父母有在孩子面前頻繁使用電子娛樂設備的情況,而孩子們天生優異的模仿能力使他們樂於模仿父母的舉止。

對孩子有哪些危害?

1、“殭屍效應”首先影響的就是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長期玩手機、電腦等輻射強烈的電子設備,會對孩子的視力產生不可逆的危害。權威顯示,近視眼在低齡兒童中已經很常見,小小孩子就戴上了眼鏡,而且度數還不斷增加。

2、注意力下降是“殭屍效應”的一個隱形危害,如果父母們不細心,可能會忽略孩子的這種變化。沉迷於電子產品的孩子,久而久之,對其他事物失去興趣,無論做什麼事時心裡可能都會“惦記”剛剛遊戲那關怎麼過。

3、常玩數碼產品的孩子,思維方式可能更容易固化,在幼年時期,是形成孩子正確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如果時間都被用在電子產品上,那孩子對於大千世界的理解也會變得狹隘,對於父母們來說,要十分警惕。


4、親情關係疏遠也是數碼產品的危害之一,當孩子們沉浸在網絡世界中時,家長們往往會進行提醒或者阻止。如果方法不得當,那會對孩子產生反向作用,很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導致孩子不再願意和父母溝通。

5、學習成績下降,是孩子們沉迷數碼產品的最明顯的危害,家長們大多比較重視孩子的成績,這也是父母們最擔心的問題。數據顯示,大量的孩子因為長期玩手機而導致學習成績大不如前,卻還是抵擋不住手機的誘惑。

如何將孩子從數碼產品中解救出來?

一、與孩子約定玩樂時長及獎懲方式,比如每天做完作業後,可以獎勵孩子看半小時電視,考試得了前幾名,可以獎勵孩子玩一個小時的手機,在這個時間不要打擾孩子。這樣來降低孩子的玩樂時間

二、父母們製造更多的親子時間,比如週末時間帶孩子去公園野炊,體驗大自然,或者和孩子一起去動物園,認識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也可以通過親子游戲,來增加親子互動性,轉移孩子玩數碼設備的念頭!

三、作為父母,要對孩子言傳身教,從自身做起,控制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把更多時間放在陪伴孩子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行為。

四、父母要多給孩子買益智類的玩具,既能讓孩子玩得開心,又能激發孩子的思維。有趣的遊戲不止存在於手機和電腦上,通過拼圖、魔方等玩具,讓孩子們的手指更靈活,視力更健康,家長們陪同孩子一起玩,效果更佳。

龍龍媽媽非常注重孩子玩數碼產品的時間,在龍龍2歲前看,我是不給他看手機和電視的!到了3歲的時候,我會讓他用手機跟爸爸視頻聊天,玩遊戲是不可能的!3歲的時候1天只能看30分鐘電視,如果超時就要接受懲罰,我家有懲罰區,超幾分鐘就要站幾分鐘。因為這個階段龍龍喜歡粘貼,我會用《趣味貼紙書》轉移龍龍的注意力,一會就忘了要玩手機的事情了!還能開發龍龍的智力!



除了轉移注意力以外,提升龍龍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這才是讓龍龍形成自律性的根本!我平時喜歡給龍龍看這套《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德國人自律可是很有名的!而且德國教育也尤其在孩子期間就進行培養,這套圖畫書能夠幫助孩子引導好行為、好習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非常有教育意義,這可是獲獎書籍,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