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而行”驶入“暖春”,中欧班列助力沿线经济复苏

据了解,截至2月底,中欧班列今年已开行1132列,同比增长6%;3月8日,中欧班列复工率已达90%以上(《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平台)。中欧班列“逆风而行”,载着满满的希望向前开进,为沿线经济复苏注入“春”的活力。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被誉为“新时代的陆上丝绸之路”。笔者认为,中国倡导并推行的中欧班列,将原有的“单一型商品买卖”有效转化成了“复合型商品联动贸易”,经过多年开行,其运费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日益凸显,开行意义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中西方经济往来、地域文化交流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安全开行,在各大经济通道上持续担当“大动脉”角色。以东部通道出境口为例,绥芬河铁路口岸及时成立运输调度指挥中心,设立国际联运调度员,采取提高班列运输效率的方法有效防疫,既保证了疫情期间货运安全性,又做到了常态化有序开行,防疫与效益兼顾,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沿线经济发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优越性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愈加凸显。

在防疫战疫的前提下,稳步实现社会各行业复工复产成为关键。铁路部门保障中欧班列安全开行,是构筑沿线企业生产材料基础,打牢经济链条的重中之重,中欧班列巧妙的将公铁合一,以“衔接式”陆上运输形式为支撑点,融合铁路“整备型运输”和公路“灵活型运输”优势,促生出的长距离点对点货物运输贸易机制,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重了砝码。在疫情“国际化”的当下,中国铁路担起经济复苏大梁,突出展现的多元化融合运输及物流模式,对世界经济、文化、科技交流产生深远影响。

中欧班列最“接地气”的成就还要属满足了沿线各国人民最本质的物资及运输需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运输生产,这是当前铁路部门开展工作的主基调,面对客流下降的现实问题,以货补客,保障并提升铁路货运的“量”与“质”,不失为一个解决当前问题的“锦囊妙计”。据了解,今年2月,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25238万吨,同比增长8.1%,截至3月10日,全路累计装运疫情防控物资254082吨(《人民铁道》微信公众平台),铁路部门在做实疫情防控和以货运为依托助力复工复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这种以问题为导向、靠转变寻出路的思维,也同样作用在疫情期间的中欧班列上。笔者了解到,铁路部门为加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实行了全面敞开受理需求、密切加强国际联系、及时掌握运输动态以及调整业务办理程序等多项举措,切实将跨国铁路货运优势反馈在沿线各国经济增长上,提升了国际货运班列运力的同时,带动了各国产业经济复苏,既满足了人民防疫战疫的“硬件”需求,又加快了复工复产节奏。

逆风而行,留下远去背影的,往往正是时代的英雄。中欧班列在不凡的期待中驶来,又在各国人民的欢呼声中行远,一冬的萧索冻结不了人心的温度。这一列列饱含“美好”的班列,笔直向前地驶入了新一年的“暖春”。(文/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