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和【焦虑】蔓延 地产人该何去何从?

最近,有种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地产圈变得越来越浮躁了。

有几个现象,和大家分享一下:


1、从我写文章的阅读情况来看,行业干货类的文章阅读量大幅下降,行业八卦、轻思考类的话题阅读

量反倒大幅攀升;


2、疫情过后,大家复工后的状态较差,有不少人都在边工作边找工作;往年,年初基本为跳槽的黄金

季,而今年机会较少,一时难以跳槽,导致待在自己现有岗位上无心工作;


3、部分同行不幸遭遇裁员,对行业前景堪忧。



01


和同行们聊天,感叹的最多的就是,地产真是一个变化莫常的行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虽然支柱产

业的地位一直不可动摇,但对政策、经济的变化还是较为敏感的。

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岗位,今年过得很滋润,明年也许会喝西北风;今年凉了,明年可能又是一颗闪耀星星。

行业的变化导致房企跟着的不断调整,分而合、合而分,才能适应大环境。

房企的调整又导致从业人员的不断变动,今年晋升,明年也可能会沦为被优化的对象;今年在A城,明

年在B城。这种变化周期以前可能是三五年才会有一次,近期有可能变为一年一次,甚至更短!

现在,地产行业真的出现了半年一调整职位,半年一调整工作地点的现象,这样的变化太快,以致大家

难以适应,因此显得有点疲惫,甚至对未来感到迷茫。

地产是国家的尿壶,员工则是企业的尿壶。

现在很多房地产不是裁员,而是找员工谈话,要降薪或者变动工作地点,很多人受不了薪酬降幅这么大

或者离家太远,就辞职了。毕竟裁员的话还要给补偿费,先降薪然后坐等员工辞职才是普遍采用的办

法。

我得到的消息是,很多开发商确实在裁,但是裁的数量比较少,谈不上“裁员潮”,主要是裁工程、设计

此类守在设计院和工地干活的,或者投资拿地岗位的,而管前期规划的人都没怎么裁。


这个现象说明,房企还是愿意继续搞房地产事业,到处在做策划,但是实际拿地的动作很少,拿了地后

开工的热情也很低,很多去年拍下的地囤着不动。


为什么囤着呢?我想主要还是因为资金紧缺以及因疫情行业销售不理想所致。


以设计岗为例,很多人去年从设计院辞职去了房企,而今年又想从房企回到设计院,但是,设计院这边

很多开发商去年高周转快回笼,今年普遍不催图了,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岗位需求。


02


即便是这样,但我还是建议大家克服焦虑,不要慌忙离职。

今年春天,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买房变得不再重要。而招聘新人,对于地产公司来说也没那么重

要。

疫情之后,地产企业的招聘变得非常谨慎。年前特别紧缺,恨不得发个简历立刻就面试,条件OK就发

offer到岗的岗位,经过疫情,几乎都没有那么急迫了。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超过三成企业选择缩减招聘,近三成企业无法为员工按时发放薪资,降薪、合同

违约风险、裁员也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高周转房企而言,这场疫情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除非是背景特别优秀的人才,否则很难受到市场欢迎。地产招人基本上精中选精,优中选优。


在某 TOP50 房企的一则招聘要求中,不仅要求从业经验15年以上、有战略格局、标杆营销体系出身、

跟企业文化匹配、有操盘业绩数据说话,还要求“能持续打胜仗(近期业绩好,十年八年前的事情就不

要再提了)。

对于地产职场人而言,从2020年开始行业的生存难度都升高了,在还有坑的位置上,建议还是不要轻

易变动。


03


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问自己,职场的安全边际在哪里?在职场,何时才能完整地掌控自己的命运?

也许大家会说,到了应有的年纪混到应有的位置,比如:


35岁是一个坎儿——起码得是中层管理者;


40岁是一个坎儿——起码得是中高层管理者;


45岁是一个坎儿——起码得是高层管理者。


如果到了这个年纪,依然还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说明你正在被行业所抛弃。



对于这个说法,我却并不认同。


1、地产公司不只有万科、龙湖、中海、华润这样的超大型房企,不只有前二十强的黄金履历房企,甚

至不只是五十强、一百强的房企。其他的小房企也是房企。


龙湖要35的人,我可以去旭辉;旭辉要35岁的人,我可以去中骏;中骏要35岁的人,我可以去绿都;

绿都要35岁的人,我可以去恒泰……以此类推。


2、年龄是道坎儿,不过并非不可逾越,猎头招聘因为乙方不能违背甲方需求,所以很难越过招聘方所

规定的年龄段去找人,但HR们自己不一定这样。


更何况年龄大的也有许多很优秀的人,对于这些人而言,年龄从来就不是阻碍。什么,你说没见过?那

只能说明你见的偏少。


3、建筑类从业人员选择的方向不单单是甲方地产公司,乙方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也是其中的选择。

龄达到一定层次同时也意味着这些人在地产经营了很久,不说交际圈有多么高大上,单单说自己所历练

的能力和累计的资源数量也能够支撑许多人出去创业。


4、没有市场竞争力不代表在地产公司生存不下去,可以不跳槽啊,年龄的指标对应的是跳槽的要求,

跟地产人在本公司无关。许多企业还是能够做到给员工一个养老的机会的。


大公司如龙湖里面有许多工作20多年的老员工,重庆的精装工程总就在龙湖工作了将近20年了;小公

司也一样,海尔地产里面认识好几次区域总、集团工程总也工作了十多年了。只要不是太浮躁的公司,

不犯大错基本不会轻易地开除谁。


《楚辞·渔父》中讲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不只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生活状态,在职

场当中又何尝不是呢?

当行业整体浮躁不安宁的时候,却是你静下心来认真工作的时候,而此时也是展现你工作能力及成功的

最佳时候。对于别人是焦虑,对于你来讲,也许是机会。

毕竟,浮躁无意,持续学习努力工作才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