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全城亮燈、夾道歡迎,向我市戰疫英雄致敬!


木棉花開,英雄歸來

3月20日

深圳援鄂醫療隊47名醫護人員

圓滿完成援鄂任務

平安歸來!



“南山木棉為君開,深圳灣畔燕歸來”

在南山的街頭巷尾

LED大屏幕上的標語

點亮了英雄們的歸家路



“歡迎戰疫英雄回家”


下午5點30分

西麗街道50多名市民

一直在沙河西路等待著迎接英雄們歸來



沙河街道的居民也在街邊滿懷期待

等待著英雄回家



令南山人牽掛和自豪的是

本次回家的醫護人員中

還有一名來自南山的醫生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

李多雲醫生


歡迎人群中

李多雲的親人翹首以盼

“離開一個多月了,很想念深圳,今天終於平安回來了,很激動。”李多雲感慨地說。不過,對於這次支援的第二故鄉武漢,她也非常不捨,“欣慰的是,在她很危險的時候,我來了。如今,她安全了,我的使命也完成了。等到有時間,我會回武漢的,再與武漢的同學相聚。”

第一個進艙的深圳醫生

2月12日,作為探路者,李多雲代表深圳醫療隊醫生首次進入武漢東西湖(客廳)方艙醫院,熟悉裡面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在方艙內,她就像一個好奇寶寶,生怕錯過一個細節,錯過一個問題記錄,將方艙內的所有問題和觀察發現帶回給戰友,幫大家梳理好工作中的要點和節點。她說,“我是傳染病學專業醫生,熟悉防護服、隔離衣,對疾病傳染有一定的防護知識,面對方艙實戰,不敢有絲毫懈怠。”


剛開始到武漢的時候,李多雲還是有點壓力,畢竟那時候武漢的病人太多了,感染的風險很大。“不過,工作兩天後,心理就調整過來了,不再有壓力,就像自己平常出診一樣。”李多雲說。

方艙內很溫暖,醫患都很包容

正式進入方艙醫院工作後,李多雲每天的重要任務是甄別重症患者。方艙內病人很多,但大多數是輕症,需要通過篩查、發現重症患者,並對症用藥,控制病情。“如何在短時間內,儘快識別出有重症傾向的患者,是我們方艙內醫生工作的第一要務。”李多雲說。每次接班後,她首先會去看上一班交代的較重患者,再把所有患者看一遍,做到對所有患者心中有數,憑藉著視診、醫患交流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把有重症傾向的病人儘快甄別出來,轉送到其他醫院去治療。



李多雲工作的地點是方艙醫院的C艙,她和廣東醫療隊的另外4名醫生一起負責一個區。方艙內的病人數量多,醫生、護士們常常忙得不可開交。為解決難題,最後幾個人決定“包乾到戶”,一人管一群,她負責的患者多的時候100多個,少的時候七八十個。


回深圳最想做的就是陪女兒一天

在患者和其他醫生的眼裡,李多雲是一名順和盡責的醫生,不善表達,但真摯執著,和多數默默奉獻的醫生一樣,每天默默履行職責義務,從不張揚。


去支援武漢後,常常聽到別人稱她們為英雄,李多雲都會感覺不好意思。“我們做的就是醫生的責任,就是一個醫生,過去的十幾年如是,今天也是,和英雄無關。”李多雲說。

踏上回家的旅程,回到溫暖的深圳,李多雲心潮澎湃,“離開一個多月了,很想念深圳,今天終於平安回來了,很激動。”她說,離開家快一個半月了,最牽掛的是女兒,回深圳後希望能好好陪女兒和家人一天,給女兒好好做頓飯。


今天(20日),深圳也以最高的禮儀迎接援鄂醫護們的平安歸來,李多雲思緒萬千。她說,“我只是萬千醫護中的一員,去了培養我的城市,和我的同學們同行們並肩作戰,深圳市卻給了我們莫大的榮譽!我想這榮譽應該屬於協和深圳醫院的每一位!屬於深圳所有的醫護人員!雖然他們沒有和我一樣到武漢支援,雖然人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他們也是這場戰疫的中堅力量。”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你們的奉獻和犧牲

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謝謝你們,守護了這個冬天

致敬每一位用生命守護生命的英雄

歡迎你們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