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Gucci竹節包

人人都愛Gucci竹節包。從二戰到今天,從熒幕到街道,從權貴到百姓,Banboo Bag已成為萬千愛美者心中的一枚圖騰。縱使時尚風雲變幻、潮流朝令夕改,Gucci的竹節款們卻總屹立不倒——只怪她真的太經典。

回溯Gucci竹節包七十多年來的發展,我們會看見Gucci是如何在數十年中讓竹節包獨領風騷,並使其不斷爆發出新的生命力的。一個成功品牌的經營藝術,除了匠心和創造力,還需要對時代命題的精準察覺,方可與時俱進、長青不老。


天才的創意

Gucci竹節包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當時整個歐洲都處於物資匱乏時期,這種情況自然也波及了奢侈品行業,除了購買力,最主要的還是原材料採購。1947年,GUCCI家族第二代傳人Aldo Gucci先生從倫敦帶回的一款竹子材質手袋,啟發了他創作一款既能節省皮料、又充滿異域風情手袋的靈感,而Gucci最經典的一款手袋——BAMBOO BAG,從此誕生。

GUCCI家族的第二代傳人Aldo Gucci先生

1947年第一隻問世的竹節包 以馬鞍外形為靈感、編碼為0633 收藏於米蘭的Gucci私人典藏館中

BAMBOO BAG最早時期的宣傳冊


精湛工藝,立業之本

Gucci的竹節包被奉為“意大利製作MadeinItaly”的典範。從1947年誕生之日到今日,“竹節”能成為一種設計歷史上的經典符號,這和半個多世紀以來,Gucci對“竹節”這個細節的嚴格把控不無關係。

一隻Gucci竹節包的十大手工製作步驟

Gucci最開始製作手柄採用的竹子都進口自意大利的同盟國—日本,如今採用的來自中國四川。進口的優質竹節,經過火烤加熱,使其軟化,彎曲成一個獨特的“u”形狀。

掰成完美U型之後,套上金屬固定器,將彎曲的形狀穩定下來。然後,塗上天然蜂蠟與法國清漆,為了防止出現滴蠟現象,這道工序也必須手工完成,最後放置在另一個形狀的金屬固定器中定型。

最終,竹節通過四個金屬環串聯後與包身連接,造就出設計史上經典的竹節手柄。


竹節包與各時代時尚偶像

既然能成為經典,那就少不了代表某個時代的明星、名媛加持,而最早讓世人熟悉BAMBOO BAG的,當屬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穿著豹紋外套的英格麗·褒曼,手拿著竹節手柄的雨傘與竹節手袋優雅地走入飯店。”這是1953年由羅伯託·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導演的電影《意大利假期(Viaggio in Italia)》中的一幕。

在電影中,和英格麗·褒曼一起出鏡的,除了GUCCI的竹節包,還有竹節雨傘。

電影《意大利假期(Viaggio in Italia)》海報

拍片期間,英格麗·褒曼在那不勒斯日常出街時,也會攜帶GUCCI的竹節包,可見她本人非常喜歡這款極具東方風情的手袋。當時,除了英格麗·褒曼,著名演員Vanessa Redgrave,比利時王妃Paola di Liegi也是竹節包的擁躉。

1953年,英格麗.褒曼在那不勒斯街頭

50年代,也是意大利設計走向國際舞臺的一個重要時間點,這是經濟繁榮與“意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概念相融合的時期。所以,竹節包的流行,既有其自身的別樣風情和GUCCI的優質做工,也得益於意大利設計被全球認可的大環境。

1958年,伊麗莎白·泰勒拎著竹節包出現在電影《Cat On a Hot Tin Roof》片場

1966年,女星Vanessa Redgrave(範尼莎·雷德格雷夫)手提Gucci Bamboo手袋現身電影《Blow up》的拍攝現場

1991年,戴安娜王妃拎著Gucci竹節包訪問羅馬

法國總統夫人Carla Bruni(卡拉·布呂尼·薩科齊)攜帶Gucci經典竹節包與丈夫出訪


當下的Gucci Bamboo

如今,除了最經典的竹節包款式,Gucci設計出了更多種類的BANBOO BAG,以滿足當代人們多樣化的偏好及需求。

小牛皮 實用型Bamboo shopper竹節包

李冰冰背Bamboo shopper系列gucci竹節包

2016 拼接稀有皮gucci Bamboo竹節流蘇包

Ashley Greene與Gucci Bamboo竹節流蘇包

2016 天竺葵印花gucci Bamboo竹節包

刺繡虎紋圖案Bamboo shopper gucci竹節包

玫紅色牛皮小號Bamboo shopper竹節包

天竺葵印花小號Bamboo shopper竹節包

特色圖案Bamboo shopper gucci竹節包

紅色全皮Bamboo gucci竹節雙肩包

橘色全皮Bamboo gucci竹節小號雙肩包

天竺葵印花Bamboo daily竹節包

黑色牛皮商務風格Bamboo daily竹節包

小巧圓潤優雅簡約風gucci Bamboo竹節包


最後,我們穿越Gucci七十年的時空隧道,以一個時間軸來結束今日的GUCCI竹節包之旅吧▼


1950s

竹節包以皮革為主,現在看起來也不過時


50年代末期

竹節包開始運用彩色Rinascimento編織物與皮革結合


1960年代早期

開始用平紋交織的彩色Leonardoa圖案麻織材質打造竹節包


1963年

首次推出以咖啡色豚革結合經典紅綠織帶的款式


1991年

推出竹節手柄的購物袋,大膽運用豬皮革作材質,同時代表著竹節手柄逐步運用在較大款式的手袋上


2010年

前任GUCCI創意總監Frida Giannini重新設計竹節包,新手袋尺寸縮小,手柄和袢扣還是以竹節制成。


2011年

竹節設計被首次運用到男士公文包上,復古又時髦


2012年

秋冬款首次出現絲絨款Bamboo bag


2014年

第一款長款竹節購物袋出現在度假系列中


2016年早春

現任設計師Alssandro Michele將天竺葵花朵大膽運用到經典的竹節包中,大面積鋪滿了整個包身。(雖然像極了中國東北大棉襖,但還是美炸了)


2016年秋冬

已成為經典的Gucci Dionysus(酒神包)也出現了竹節手柄的設計


對於像Gucci這樣的品牌,最難得的不是乍現的靈感火花,而是能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創始人精神。

如意曾經也收藏過許多漂亮的Gucci竹節包,可惜大部分都已經被如意家的美人們娶回家了……下面是這些美包的實拍照片,分享給大家欣賞。


鱷魚皮

01

客戶返圖▼


02


03

客戶返圖▼


04


鴕鳥皮

05


06


07

客戶返圖▼


蜥蜴皮

08


09


蛇皮

10


牛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客戶返圖▼


豬皮

21


22


23


24


25

客戶返圖▼

『小如意的百寶箱』,2011年始於時尚之都東京。公司致力於將藝術美學融入日常生活,為優雅女性提供極具美學價值的珠寶古物,霓裳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