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战疫路上四十余天的坚守

“放在县城家中冰箱里的过年菜肯定都坏掉了。”3月5日,石柱县西沱镇和宜社区检查劝导点,县政协委员、西沱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刘光荣忙了半天,终于能歇口气。从大年三十到现在,他与妻子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已有40余天。

1月24日早上,西沱镇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前一天晚上刚返回石柱县城家中过年的刘光荣来不及吃早饭,就驾车载着在西沱镇和宜社区上班的妻子,双双返回西沱镇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返岗后,刘光荣被分配到疫情调查组,排查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来不及多想,刘光荣与同组工作人员很快调整好紧张的思想情绪,佩戴好口罩,沿着密切接触者的活动轨迹迅速展开拉网式的摸排工作。电话联系、实地走访、调取监控、查看录像、信息识别、固定证据链……能解决排查问题的办法,刘光荣与同伴都用上了,有时还需要通宵达旦工作。

经过大家不眠不休的努力,西沱镇先后排查出与该镇12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214人。在密切接触人员居家医学观察和集中隔离观察期间,为其一日三餐送饭的重任又落到了刘光荣与同伴们的身上。

随着防疫形势的变化,西沱镇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并暂停全镇药店营业。很多缓慢疾病老年患者需要的药物如何解决?面对这一难题,刘光荣当仁不让当起了购买药物的“志愿者”。

他每天利用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汇总全镇5个社区和6个行政村上报的药品需求信息,并根据提供的药品品种和数量,在电脑上制作好统计表,分别打印出来,委托西沱镇中心卫生院120救护车驾驶员在进城时送到石柱县人民医院的“积善之家志愿服务中心”,由该中心安排志愿者在县人民医院买好相关药物后,再放到120救护车上带回西沱镇。刘光荣拿到药物后,再按照统计表,分发到各村和社区。

“有的村民在上报药品时,没有给钱,我还得垫付,前前后后垫付了上千元。”刘光荣在整理统计表时说,疫情发生以来,他已为140多位村民代购过药物,做到了药品零出错、费用零出错。

现在,刘光荣又转入到社区劝导工作之中。他说:“我要坚决站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班岗,直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记者 程颖 通讯员 隆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