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必读:肖复兴教你如何写好作文

中小学必读:肖复兴教你如何写好作文

语文周报

肖复兴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他的作品可能出现在你的语文课本上,

也可能出现在你的语文试卷上,

也可能出现你的课外读物上。

那么作为散文名家,

肖复兴的作品究竟好在哪里呢?


01

好的立意会让文章夺人眼球

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立意是文章之基。

在肖复兴的众多作品中,他写作的立意十分新颖,擅长从小处着墨而达成特殊的情感。

比如在《鲫鱼汤》中,肖复兴描写了那样一小碗奶白色的鲫鱼汤,目的却是为了怀念钓鲫鱼的人。

比如在《花边饺》中,表面上是在写妈妈包的花边饺,实际上是在感慨时光流逝,通过花边饺这一意象来怀念自己的母亲。

一篇文章终要明晰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达到构思巧妙的境地。

02

好的布局会让文章脱颖而出

文章的谋篇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上下文的起承转合。

肖复兴在《喝得很慢的土豆汤》中开头这样写道:

“那天下午两点多,我和妻子路过北大,因为还没有吃午饭,忽然想起儿子曾经特意带我们去过的一家朝鲜风味小馆,就在附近,离北大西门不远,一拐弯儿就到,便进了这家小馆。”

看了开头我们并不知道作者要讲什么,乍一看以为肖复兴单纯和妻子到朝鲜风味小馆吃饭。但是其实不然,那是儿子在出国前带他们来的餐馆。

在这里他们结识了一位小姑娘。

他在之后的段落中写道:

“没有想到,小姑娘这时对我们说道:‘上次你们是不是和你们的儿子一起来的,就坐在里面那个位子?’”

这时,肖复兴设置了悬念:小女孩为什么能记得他和儿子上次喝了什么口味的土豆汤。

他对这个女孩好奇极了,直到过了几个月之后再次来到店里,他看到了女孩和父亲一起喝汤的场面,他不禁感慨:“我忽然明白了,这个小姑娘当初为什么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和儿子,记住了我们要的土豆汤。人同此情,情同此理,没有比亲人之间分别的思念和相逢的欢欣,更能够让人感动和难忘的了。亲情,在那一刻流淌着,洇湿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通过前面做的铺垫,他终于得知女孩为何记住了他和儿子当时喝得是什么口味的土豆汤,

在文章的末尾,肖复兴写道:“那一个下午,我的土豆汤喝得很慢。我看见,小姑娘和她的爸爸那一锅土豆汤喝得也很慢。”。情感得到了升华,并用儿子与自己的不舍之情来衬托小姑娘和爸爸的惜别之情。



03

好的开头和结尾会让文章眼前一亮

一篇文章好的开头和结尾不仅能够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时,肖复兴在开头的第二段就写道: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长。”

开头就阐明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中间段落列举很多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结尾处做到首尾呼应,写道:

“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论证条理清晰,有助于阐明文章的主旨。

04

好的写作手法会让文章意义深远

肖复兴十分擅长用状物抒情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状物,在肖复兴看来,还是要从物中写出一个人或一群人甚至一代人、一个民族的性情来。所以在写作之前,就要细致地观察别人没有发现的细致而独特的观察物,而且在观察的同时,还要联系观察者的真情实感,因为观察的本身就是在观察自己。

状物就是要达到贯通物与人共同的情感和性格走向,达到文章的目的。

在《佛手之香》中,肖复兴将文章分成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了关于佛手的事情(写买佛手,写佛手奇特的样子,写佛手的相关知识,写以前第一次买佛手回家的情景,写曾经和佛手亲密接触的经历……),后半部分就写了佛手之香。前半部分的描写是十分重要的,肖复兴营造了该篇文章单纯写佛手的故事的假象,掩盖了全文的主旨。全篇的重点落在后半部分上,他写道:

“一个多月过去了,房间里还是香飘不断,可以说没有一朵花的香味能够存留得如此长久,越是花香浓郁的花,凋零得越快,香味便也随之消失了。它却还像当初一样,依旧香如故。但看看它的皮,已经从青绿到鹅黄到柠檬黄到芥末黄到土黄,到如今黄中带黑的斑斑点点了,而且,它的皮已经发干发皱,萎缩了,像是瘦筋筋的,只剩下了皮包骨。”

这段描写十分重要,为后面“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它老得像母亲。是的,我想起了母亲,40多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佛手的时候,母亲还不老。”作了铺垫,佛手不再只是佛手,母亲也不再只是母亲。该篇为状物抒情的最好范例。

05

好的细节描写能让文章锦上添花

丰富的细节描写能让一篇文章看起来更加饱满和立体,容易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

在《表叔与阿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表叔以洁癖闻名全院。下班回家,两件大事:一是擦车,二是擦身。无论冬夏雨雪,雷打不动。擦车与众不同,他要把他那辆自行车调个过儿,车把冲地,两个轮子朝上,活像对付一个双腿朝天不住踢腾的调皮孩子。他更像给孩子洗澡一样认真而仔细,湿布、棉纱、毛巾,轮番招呼,直擦得那车锃亮,能照见人影儿,方才罢手。”

在这段文字中,肖复兴将表叔擦车的动作描述得十分细腻而且生动,代入感极强。如果文章有几处这样亮眼的细节描写,就显得十分饱满了。



由此可见,写出一篇好的散文不是一蹴而就的。郁达夫在论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创作时曾说:“原来小品文字之所以可爱的地方,就在它的细、清、真三点。细密的描写,若不慎加选择,巨细兼收,则清字就谈不上了。”

所以肖复兴在《肖复兴散文》的序言中说:“能够在平常素朴的叙事中将一些琐碎的人与事、景与物娓娓道来,一一写好,串联成珠,化蛹为蝶,并不容易。”

在叙事散文的写作中,肖复兴喜欢萧红的散文,将抒情蕴含在叙事之中;孙犁的散文,在叙事之中含有人生哲思;汪曾祺的散文,在叙事之中浸透生活情趣。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将上述三位作家的风格与品质相互渗透,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