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畫家 董其昌晚年行書燕然山銘手卷 上海博物館藏

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鑑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內文宗,執藝壇牛耳數十年,是晚明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看法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起了很好的闡釋和引導作用。


此卷為董氏晚年以米芾筆意所書《燕然山銘》,鈐“宗伯學士”印,故至少是1623年董氏70歲後作品。 此卷綾本,較一般的學米之作更加沉厚,墨色清潤,肌理亦顯生澀穩重。與原文相比,董書有多處改寫詞句,並有錯別字,這在董書中較為常見。董氏偏愛米書,於仿米最為得意。米芾寫過幾本《燕然山銘》,董亦多次臨寫。至於此卷系臨摹哪本米芾書《燕然山銘》,卷後有張運題跋考釋。



董其昌行書燕然山銘卷 上海博物館藏

26.6X261.1cm

題識:以米海嶽筆意書《燕然山銘》惜運筆未精,不足觀也。 董其昌


原文欣賞:

封燕然山銘

兩漢:班固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漢元舅曰車騎將軍竇憲,寅亮聖明,登翼王室,納於大麓,維清緝熙。乃與執金吾耿秉,述職巡御。理兵於朔方。鷹揚之校,螭虎之士,爰該六師,暨南單于、東胡烏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長之群,驍騎三萬。元戎輕武,長轂四分,雲輜蔽路,萬有三千餘乘。勒以八陣,蒞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絳天。遂陵高闕,下雞鹿,經磧鹵,絕大漠,斬溫禺以釁鼓,血屍逐以染鍔。然後四校橫徂,星流彗掃,蕭條萬里,野無遺寇。於是域滅區殫,反旆而旋,考傳驗圖,窮覽其山川。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上以攄高、文之宿憤,光祖宗之玄靈;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茲所謂一勞而久逸,暫費而永寧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銘盛德。其辭曰:

鑠王師兮徵荒裔,

剿兇虐兮截海外。

夐其邈兮亙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載兮振萬世!


局部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