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成長計劃 第一課,你聽了嗎?

原創 助力你成長的 致良知四合院 今天


“龍場悟道”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它不僅是陽明先生波瀾壯闊一生的分水嶺,也標誌著儒家思想登上了一座新高峰。


3月20日,春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四合院App正式啟動了“百日成長計劃”,以下是第一堂課的內容!


經典導讀由王海平老師分享陽明先生龍場悟道的深層涵義!


香港大學大二學生景雨點,分享了自己的個人成長故事。


方子老師則重點論述明心淨心的真功夫!


最後是今日思考的問題。


「百日成長計劃」經典導讀


王海平老師

四合院核心志願者,上海交大碩士,

原《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欄目主編。


各位親愛的同仁,早上好,今天是“百日成長計劃”的第一天。在第一個百日,我們學習的中華經典是陽明心學,所使用的課本是《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龍場悟道”。


在翻開書本之前,首先了解一下時代背景。


1500年是人類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份:特殊在哪裡呢?


1500年的前八年,也就是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從此開始了新世界的開拓,開啟了全球化的探索。這是1500年之前的八年發生的大事件。


1500年之後的八年——1508年,中國思想史上發生了一個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在龍場,陽明先生官位卑微,卻產生了偉大的思想;遠離人群,卻打開了智慧的大門。陽明先生開啟了對內心世界的探索。


龍場悟道開啟了陽明心學的輝煌旅程。陽明心學是儒家思想的新高峰,大道至簡,直指人心,揭示了“身之主宰便是心”的人生本質。



關於龍場悟道,《致良知是一種偉大的力量》第12頁,有這樣的記載。


1508年。先生三十七歲。


因沉思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覺呼躍而起,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著《五經臆說》。


陽明先生出身官宦世家,才華橫溢,文武雙全。然而, 正德元年(1506),風雲突變,身為兵部主事的陽明先生,因上疏皇上,得罪當時權傾一時的宦官劉瑾,受廷杖四十,並被貶為龍場驛丞。


人與人的距離是在大風大浪中拉開的,人與人的差距是在大災大難中展現出來的。正所謂“不遇盤根錯節,何以辨利器”。對於極少數心靈品質基礎好的人而言,苦難即是輝煌,在苦難中才能鑄就輝煌。極端惡劣的外部環境,將內在潛力激發得淋漓盡致。觸底有多深,反彈力就有多大。


在龍場,陽明先生反覆追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孔子當年在陳國和蔡國顛沛流離時,是怎樣應對的呢?若是夫子在當下,他又會怎樣應對呢?


在反覆追問的過程中,陽明先生超越了榮華富貴,超越了世態炎涼,超越了愛恨情仇,超越了艱難困苦。終於,在去除小我之後,頂天立地的大我呈現出來。從龍場悟道的那一刻開始,陽明先生修復了他與世界的關係。甚至對迫害自己的大太監劉瑾,陽明先生也超越了怨恨,並且從內心深處生髮了深深的同情和憐憫——劉瑾是因為心中的錯知錯見,因為心中的貪得無厭,才做出這種種惡行。劉瑾也是不明和貪慾的受害者啊。


陽明先生說,致良知是百死千難之中得來的真學問,是幾千年聖人傳下一點滴真骨血。弟子錢德洪說:“先生立教皆經實踐”。什麼意思呢?先生所有的教誨都是自己親自實踐而來,句句真切,沒有一句是善意的謊言!


陽明先生從12歲立志求道,花了25年的時間,到37歲終於領悟聖道,並且揭示了人生的重大秘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我們每個人都是與生俱來的“大富翁”,都隨身攜帶著寶藏而來,每個人的內心原本有無盡的寶藏,無盡的潛力,亟待開發。


這是多麼振奮人心的偉大發現!這與哥倫布的航海大發現一樣重要,甚至可能更重要!因為這項重大發現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自己的船長,自己人生的總裁和董事長。


陽明先生的龍場悟道揭示給我們:道,並非神秘不可及。並非只有聖人,或者仙風道骨之人才有道,不是這樣的。作為普通人,我們也有道。也就是說,陽明先生作為聖人,擁有聖人的格局境界。我們作為普通人,擁有的是普通人的道。這不是0和1的關係,而是1到10000的關係。


道即是人的格局境界。我們有怎樣的心靈品質,就有怎樣的格局和境界,就呈現出怎樣的道行。因此,只要不斷努力,提升心靈品質,我們也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道行,從幾分提升到幾十分,再到幾百分,甚至是幾千分。



今天,我們在一起學習中華經典、聖賢思想,就是不斷地提升我們的道行,提升我們的段位,就像下圍棋一樣,從一段棋手到三段棋手,從三段棋手到六段乃至九段高手。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八個大字,擲地有聲!真誠地耕耘自己的萬畝良田,舒展豐盈的人生,完全是可學而至的。


開始行動,心中的愛就會升起!學習聖賢經典,生命是如此充滿希望!


今日導讀,就到這裡,謝謝聆聽,明天再會。


「百日成長計劃」成長故事


我是景雨點,來自河北邢臺。2018年,我從衡水中學畢業,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從一所內地高中,到一所中西合璧、全英文教學的名校,新鮮的環境一度讓我非常興奮。


然而,沒過多久,我就發現自己與這裡的環境有些不融洽。


高中時,我們中學老師幾乎每天都會安排我們收看新聞聯播,培養我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教導我們要感恩時代,奮鬥拼搏,建功立業


正是在這樣環境的薰陶下,我的高中同學們普遍都有一份比較大我的情懷——升國旗時,我經常會眼眶溼潤。高中時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外交官,在國際舞臺上為中國發聲;高中畢業時,我們班上同學最後喊的口號也是“81文科,生而為國!”


直到最近在四合院學習,我才意識到,高中時的我們,以一種非常質樸的方式表達了一份大的格局和境界——我們幾乎沒有考慮自己未來如何,而是思考如何為祖國和社會做出貢獻。


然而,步入大學之後,我的價值觀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高考填報志願時,我選擇了香港中文經濟學專業,這是一個很熱門的專業,老師大多有著海外名校博士的留學經歷,我身邊的同學也都很優秀。然而漸漸地,我開始發現自己跟他們的不同:


我的大學同學中,很多人都是在市場經濟非常濃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再加上學習商科專業,所以非常習慣用商業思維來看待身邊的一切——學習、朋友、社團、職業規劃……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在完善自己,想要更高的GPA(Grade-Point -Average,俗稱績點,由學生多個學年的成績單加權計算而來)、更豐富的社團活動、更精緻的履歷、更精英化的外表、更高端的人脈,一切的一切,都是想讓自己更強大、更完美、更有話語權和影響力,從而贏得更多的資源。或許,這就是俗稱的“精緻的利己主義”。


雖然上高中時學習壓力也很大,但那時同學之間齊心協力、相互砥礪,驟然之間到了這樣一個充滿個人競爭的環境,我忽然有了一種改天換地的感覺,再加上自己在學習、生活上遇到了一系列挑戰,我開始對自己過往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深深的質疑——難道我錯了嗎?


參加公益社團也從純粹的發心,到開始琢磨: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在社團中投入的精力,得到最大產出,從而有利於我今後的發展(考研、就業、留學)


我越是想要想方設法地給自己“鍍金”,就越是感覺沒有力量,每天都是麻木不仁地奔走在校園裡,大部分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麼;想要擺脫這種低迷狀態,又沒有力量改變,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在2019年6月份的未來之星學習會(6月5日-12日)。還是7天的學習,但我整個人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躍升。


學習中華文化不是學習一門知識,一段話術,不是學習一門哲學思維或體系,而是讓我建設自己的心靈、修煉自己的人格,去掉心上的不明和貪慾,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中華文化是包容萬物的文化,它無時無刻不關懷著每一顆心靈,它包容著每一個靈魂與生命。它仁者無敵,故能無敵於天下。


心無南北,如若每個人都能喚醒自己心中沉睡的寶藏,那麼至少這個人,我們的同胞,是不是可以更幸福一些更心安一些呢?烏托邦不存在,但中華文化引領我勇敢地追求那份溫暖人心的美好,也做好人生的失效模式分析。


那時,我心中彷彿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噴湧而出,我止不住地熱淚盈眶。回首過去的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不明白人生重大秘密和重大真理,便不會有堅定的文化自信,自然沒有堅定的志向與信念,腳下自然是沒有力量,逐漸迷失在追求精緻利己主義者的羊腸小道上,把生命活得太卑微、太渺小了!


我希望將自己個人的使命,融入到祖國的使命、中華文化的使命當中。

後來,我放棄了創業項目的參與機會、到海外上暑校或者做志願者的機會等,選擇用整個暑假的時間走進城市的各個角落去做中華文化學習坊,遇見了許許多多生命中非常珍貴的感動;開學後,我又加入青年知行社成為青年線上成長社群的班長。


正所謂“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學習中華文化之前我加入了五個社團的管理層,都是抱著一顆索取之心,希望能鍛鍊自己的閱歷增長自己的能力,結果自己很累很迷茫,看到別人彷彿都是在汲汲索取。


反省自己和大學同學、大學學校的關係,同樣發現了內心深處的索取心和抱怨心——我抱怨他們不理解我、不支持我,不知不覺又把自己放在了索取者的位置,而幾乎沒有想到我能夠為同學、為學校做點什麼。開學之後,我的心理包袱就卸掉了好多。寒假過後,走進大學校園、看到大學同學,覺得大家都變美好了。


我彷彿又想起了在衡水中學為高考奮鬥時的歲月,那時真正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真正用心,就會發現生命中的無盡寶藏。此時走在校園中,我再也不會因為自己的一些不足而覺得低人一等,或是因為自己的一些成就而覺得高人一等,其實是因為我自己這顆心轉變了,我終於開始向內探尋心中寶藏,看到了光明和充滿希望的未來。


「百日成長計劃」明心淨心

各位同仁,大家好。


剛才我們聽到了就讀於香港大學,18歲女生景雨點成長的故事。講述的是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從河北一所非常注重愛國教育的知名高中,到一所中西合璧的大學,在新環境下,她的價值觀一度受到很大沖擊,甚至被顛覆。精緻的利已主義價值觀的影響下,她感到迷茫無力,她開始搖擺,志向不再堅定,一度進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


畢竟是從小就接受到母親良好的愛國教育,漸漸的,習慣積久養成,就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加上高中三年的時間又鞏固了這樣的價值觀,想在短時間內改變是很難的,但是她參加了七天未來之星的“雛鷹計劃”,發現自己是一個索取者,在學習會上,她淚流滿面,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歸宿,不再漂泊。2018年夏天,僅僅一個月的時間開辦了26場三小時工作坊。通過做志願者,她又找到了心中的大我和使命感,心中的寶藏就在不斷利益他人的過程中逐漸被開發,她立志成為中華文化的使者,去幫助到更多的同學們。


一個18歲的生命,何以走出迷茫無力每天能量滿滿地利益他人?這樣巨大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文化去尋找答案。


什麼是中華文化呢?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中華文化是歷經五千多年漫長歲月沒有斷流的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聖賢實修實證的文化,中華文化是解決人生重大問題的文化,中華文化是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文化,中華文化是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的文化,中華文化是解決人生重大問題的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在人類文明五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始終以博大包容的胸懷,不僅傳承和發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而且學習和吸納世界各國優秀文化的精華;始終以仁愛、中庸、謙和、真誠等為人生觀;始終以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為價值觀;始終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為世界觀;兩千多年前多個民族就融合成一個國家;新中國成立後,56個民族更加團結成像石榴籽一樣一家親;如今,將實現民族復興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崇高使命!



過去的若干年我們見證了許許多多的人通過學習中華文化,提升了心靈品質,成為了像景雨點一樣的中華文化志願者,每天都在做著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利益社會的事,為社會貢獻一份份的正能量。中華文化激發大我,當我們將自己的小我融入到人民的大我時,小我的煩惱自然會消失。而與大我相應的,幸福自在乃至圓滿崇高的人生,自然會到來。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和痛苦?煩惱的源泉就是小我。一滴水唯有融入大海才能奔騰不息,唯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到大我中,我們的生命才更遼闊更崇高。一個人終其一生努力,所能成就的事業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從事利益他人、成就他人的事業,其價值是無限的,比如當我們學習中華文化,建設幸福家庭時,我們可以和十個家庭共同建立一個十家連心的氛圍,我們可以利益十個家庭,而這十個家庭分別又可以利益更多的家庭,這個時候我們就成為了他人的貴人,成為十個乃至於一百個家庭的貴人。想象一下,當我們能成為那麼多人的貴人時候,我們的人生價值已經若干倍的提升,這其中展現的就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力量。聖賢對我們的教誨,千百年來莫過如此。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生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上,吸吮著5000多年從未斷流的文化的豐厚滋養,是何其幸運,也何其光榮。中華文化就是我們自信的源泉就是我們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我們始終鏈接中華文化母體的深厚滋養,持續地開發心中寶藏,就能不斷提升心的層面,提升心靈品質的層面。一個人心靈品質越高,心的層面就越高,主宰行為作用就越好,開發心中寶藏就越多;一個民族心的層面越高,文化層面就越高,文化自信就越堅定,文化繁榮興盛就越壯觀;中華兒女心的層面越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越輝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前景就越光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陽光就越早普照世界!


讓我們一起學習中華優秀文化,沐浴在中華聖賢智慧的陽光雨露下,汲取這份豐厚的滋養,成長自己,利益自己,他人和社會!


「百日成長計劃」今日思考


第一課的今日思考:

聽了以上的經典導讀和個人成長案例,你有怎樣的感受?

從小到大,你的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

當你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人跟你的價值觀迥然不同的時候,你是否會懷疑自己的價值觀?

你如何能夠確認自己的三觀是正確的?

你的心中,是否已經有了一個聖賢思想的座標系?


「百日成長計劃」第一日學習學員心得


<< 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








「百日成長計劃」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