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适当的暴力惩罚,如打手板,罚站,作为家长,你是否支持?

灬邋邋遢遢


适当的惩罚是老师的一种教育手段,作为家长我是支持的:老师在乎你的孩子,希望你的孩子改好、所以才会管教他;若老师持放任态度,只要他不影响其他同学、对孩子"厌学行为"视而不见、那才让人担心!


实话实说的小顺子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适当的暴力惩罚,如打手板,罚站,作为家长,你是否支持?

首先,作为家长,我对老师的行为不反对,表示理解。

其次,题主你把老师对学生“打手板、罚站”,称为“暴力惩罚”,实在是言重了。你这样会让老师对调皮的孩子无计可施,对如何教育好班级学生更是无所适从。

再次,对老师用打手板、罚站、罚搞卫生、罚抄生字等等方式,惩罚班里调皮、作怪及捣乱的“坏孩子”,让其他的学生们受到教育,我觉得是合适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我家孩子放学后回到家也经常跟妈妈说,谁谁谁今天语文课讲小话被李老师罚站了,谁谁谁今天英语课不听讲被王老师罚抄单词了,谁谁谁今天不讲卫生、乱丢垃圾被班主任老师罚打扫教室了。

我觉得这很正常啊,教育、教育,当然是有教才有育,一个不受教的该子,是很难培育成好苗儿的。

那受教的方式应该是什么?俗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授业、解惑无疑是主业,可是,排在首位的、排在授业解惑之前的,还是传道啊!

什么是传道?所谓传道,就是育人成人之道,就是要使孩子、学生懂得世间的真、善、美,懂得自己的行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懂得该如何采取措施克服自己的缺点,从而为孩子们从小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诚然,我们也不否认,现在学校里的确存在一些老师暴打学生、重力体罚学生,甚至与学生对打的现象,这都是不对的,这样的老师也是不称职的,社会上对此反响也很强烈。但这是极个别现象,并非普遍性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把老师对孩子的罚站、打手板等都界定为暴力惩罚,适当的惩罚还是需要的。

因为,不惩罚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是纵容坏孩子,这对好孩子、好学生不公平,还极易造成好孩子学坏,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所以,对学校老师适当、适度的惩罚调皮的孩子,理所当然地表示理解和支持。


深秋曲豆


打手板、罚站,我是支持的,这并不过分。老师作为一个管理者,对被管理的孩子施以合理的惩戒是可以接受的。

在家庭里,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对于孩子的体罚,只是家长意志强塞给孩子的手段,这是不支持的。

但在学校里,那是一个微型的社会,或者说一个模拟社会,如果你做错事情,就会受到惩罚。相比之下,教师适当、合理的体罚,能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生活。

俗话说句:“并非普天之下皆你妈,谁都得宠着你,管着你。”

教师对孩子的体罚,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孩子违反了学校里面的规则,就如我们成人社会,违法违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淅爸育儿记


我是一名教师,对题主描绘的这些现象,再熟悉不过了。我儿子从小学上到高中,也被打过手心、罚站、罚抄、罚扛桶装水上楼。我对老师的惩罚都是支持的,因为我了解老师惩罚的初衷,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在我的日常教学中偶尔也会用到罚站和罚抄。

惩罚要在学生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主要是惩戒,不是体罚

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但是惩罚和体罚虽只是一字之差,意义上却不完全一样。我们惩罚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用在教育上再恰当不过。班里几十个学生,没有校规和班规的约束,没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想建立有序的教学环境比登天还难。没有好的纪律,最终受损失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但是我们的惩罚又必须讲究一个限度,那就是必须在孩子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例如罚站不超过一节课,打手心轻力度重声势,罚抄不能耗费孩子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起到警戒的作用就可以了,不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这个度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引起重视,不要让冲动情绪引发过度的体罚事件。



适当的惩戒可以让孩子知道“可以”“必须”和“禁止”,更有有规则意识

教育孩子就是要让TA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就是我们日常中所说的“可以”“必须”和“禁止”。

例如,孩子上课突然想上厕所,和老师请假是可以的,而完成课下作业是必须的,而带危险的物品进入校园却是禁止的。

如果没有适当的惩戒,在孩子的意识中没有规则的明确区分。例如孩子不写课下作业,老师只是轻描淡抹地说两句,孩子就可能认为是可以不写,而不是必须写。如果TA没有写课下作业,你罚TA站了一节课,孩子就会明白作业必须写。

就像小孩子玩火,如果你给TA讲道理,TA 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那么干脆你给TA两巴掌,这样孩子再次看到火就自然想到所受的惩戒,心存畏惧,主动远离了。



老师适当的惩戒,家长应该支持

对孩子适当的惩戒也是老师管理学生的一种手段,有奖有罚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题主也说了,是适当的惩罚,所以不要过分袒护孩子。

记得去年的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到家说数学老师用小棍打了他手心四下,都红了,有点疼。我问为什么被老师打手心,他说是因为数学运算偷懒,演算草纸运用不规范。于是我问他是否长了记性,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于是我就说,老师打的对,不然下次你还记不住。



适当惩戒孩子的老师都是负责任的老师。在当前的体制下,三令五申禁止老师体罚学生,导致很多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畏手畏脚,生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家长,影响自己的饭碗。可是我们经常说严师出高徒,怎么让不敢管的老师教出高素质的学生呢?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所以为了孩子考虑,我们应该支持这些负责任的老师,支持他们的管理和工作。

总结:如果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惩罚的力度适当,我们应该支持老师的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严格的管教,就像小树的成长离不开枝条修理。支持老师的教育工作也是帮助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轩老师谈教育



惩戒=暴力?题主的题目有点吓人。我认为对我孩子,无论是老师惩戒,还是我自己惩戒都可以接受。

孩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发现,他正在打玩具熊,嘴里说着,把手心伸出来!叫你不听话!打你,打你。

我和他妈妈一听就知道,幼儿园阿姨打人了。我就蹲下去问,小熊手心疼吗?他说,“它不听话,就不疼”。说着说着眼泪就出来了。他就靠近我,我说疼就哭吧。

从他反应上来看,老师打的是手心,轻和重一眼便知。家长只要负责安慰好孩子情绪就可以了。惩戒可以让孩子有边界感,知道哪些对哪些错。


孩子到了大一点,上小学了,和同学玩的较晚才回家(自己回家),我打电话给他班主任,是不是他就在学校了?班主任说早就放学了。班主任后来又问了一次,我说谢谢你的关心,孩子回家了。第二天孩子笑着说,他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踢了几脚。我能看出他并没有,心理阴影。五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分辨出老师对他是善意,还是纯粹情绪的发泄了。

刚当老师时,有一个老教师在训斥也和学生,拍桌子,摔书本,学生低着头不敢动。学生走后老教师又拿起茶杯,悠闲喝起来。我不解,刚才还火冒三丈呢?他说,老师哪能真发火,那处理这么多学生还不被气死?吓吓他们而已。

要是老师控制不住自己,那还需要修炼的。还有领导说,旁边老师要帮他一把。

大家都不是圣人,学生和老师都会有走偏的时候。为了学生好,或我们认为能为学生好,还是需要惩戒一下的。要不然孩子真的走入社会,还能让社会规则来处罚他们吗?


江苏考英语


我是一名00后,现在是一名大学生,我从小就比较调皮捣蛋,小学,初中,高中都没少挨老师的打。

作为一个资深挨打体验者,我认为适当的体罚,例如罚站、俯卧撑等是可以接受的,这样能帮助犯错的学生对犯的错能印象更深,进而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但如果上升到暴力层面,就完全不能接受了,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就经常因为回答错问题而对学生实施暴力,例如:打学生的耳光、用笔尖扎学生的手。

我的同桌的手就曾被那位老师扎流血过,当年我也没少挨这位老师的打,这些经历可以说至今都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回到题主的问题,作为家长,学校老师对孩子适当的体罚可以接受,但如果上升到暴力层面就要果断的拒绝!因为暴力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会为孩子带来一生的阴影!



阿存漫谈


这个问题激起我两个非常感动的回忆!

儿子小学三年级,有次成绩下降,还因为成长最初的小叛逆,开始不像小时候那么听教训,看他那小倔强的不认错,我像我父亲对我小时候一样,拿起尺子在他小屁屁上一阵狠挥。我可怜的心肝宝贝儿哭着睡着了,我心里过意不去,悄悄地检查儿子那被我打过得紫红梗梗的肌肤,非常非常愧疚和心疼……从那一刻我在心底发誓:永远、永远也不再使用暴力教训孩子了!我想我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用过暴力手段解决儿子的教育问题。

直到最后我发现: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小的进步目标(如语文考试多张10分、英语考试多长15分、或是数学上减少大意找回15分),另外多陪陪他、成为和他平等的好朋友,凡事我们都能好好聊聊,效果真的要好几百倍!

现在我反省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很怂”,性格内向、缺乏勇气和自信,都是源于小时候被父亲按住后背,用尺子狠狠责打有关。因为无助的小孩在那一刻逃无可逃,无奈、无助、莫名的恐惧会在幼小的心灵深藏一片阴霾,最可怕的是会从此失去勇气和自信!

第二个回忆却相反,是我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他叫廖元田。那年我们企业子弟一个班学生转到堤角小学,是学校绝对整体成绩最差的一个班。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廖老师被选中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整个上学期我们每天上课都拿到新卷子,从满卷子的词语,到后来满卷子的成语、词语造句,他要求每天上午两节课记背整卷的词语,下午一上课就听写,听写完等待他改卷子,改完发卷子:错一个词打至少打3下手板(他特制了一个很专业的戒尺[流泪]),大家想想看卷子里的词总有50以上,若错10个词可就要打30下手板心啊!有错3、5个的,也有错到15个的,所以那时我们每天最熟悉的就是在他检查试卷时在课桌边缘磨手掌,据说这样可以减轻打手心是的疼痛[灵光一闪]。然后一个个排着队、非常有秩序的去领手板子。我到现在还记得手板心火烧火燎的疼痛[捂脸]而且他是不苟言笑的,我们都非常怕他。直到第二学期开学,那天早上他和教数学的李老师在早自习上交谈中展开了笑颜,那时我才发现原来他是会笑的!只是为了严教我们才硬绷着脸大半年[打脸][发怒][酷拽]!

直到今天,我都非常感谢那一年,如果没有廖老师对我们那一年做词语的密集训练,我今天恐怕很难有这样的文字基础了!

所以,我觉得教育本质上要是“基于爱”的。戒尺可以立规矩、可有助与严教。但千万不能不讲究方法,草率使用父母暴力!幼小的孩子犯错很多都是无心、无知之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平等交流才能让他“明白道理”。父母、老师都一样,简单粗暴的打、罚都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耶]您说是吗?



艾心灵龙


我是一个中学教师,讲一个前段时间的事,放学后我独自步行回家,在一个小胡同里碰到四个男同学打一个男同学,人已经倒下了还在打,鼻子都流血了,我强行将双方拉开,并护送被打男生离开。没想到第二天被打人学生家长投诉了,说我拉开学生的时候伤到了他的孩子,让学校带着到医院较差,让教育局处罚我,好在学校力挺我,被打学生及家长到校力给我作证,我才逃过一劫,好累呀。


刘建90031


如果我孩子的老师这样惩罚我的孩子,我非常支持。在我概念里,这个不属于暴力惩罚。顺便加上罚抄作业和操场跑个一圈两圈的(多了孩子身体也受不了)。严师未必出得了高徒,但我相信高徒必然有严师。但那种暴力殴打学生的,人身攻击的,语言恶毒和带有讽刺性的我非常反对。


lee随风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支持老师的做法,孩子犯错了自然要惩罚,当然现在的老师不能像我们小时候那样连打带踢的,现在的孩子聪明的很,要是不严格管理,那就上了天,我老姨是一名小学优秀教师,去年刚退休,她班的学习成绩始终是年段最好的,她就好厉害,她也体罚学生罚站,拽耳朵,抄作业,好多学生家长都找人往他们班转,我婶子的妹妹也是老师,她就挨掐孩子,当然是犯了错才掐的,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就说,如果你的孩子怕这样的惩罚,那就转班吧,他教的每届的孩子们都很棒,孩子就不能让他顺风顺水的成长,要不然长大了,遇到什么挫折的事就会想不开,我的孩子犯错了,我也一样罚站,打手板,掐屁股,孩子是惯不得的,我支持老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