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课文笔记。梳理课文脉络,把握重难点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

3.体会作者对灯笼的情感,领会并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素养)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代表作有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抗敌卫国的感情。


课文及详细批注









重难点分析

一、“灯笼”在课文起怎样的作用?

1.“灯笼”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的几个故事都是由“灯笼”串连起来的。

2.寄托着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二、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①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敬爱和牵挂,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相关,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