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我背了2000+新單詞, 並總結了方法(二)

接續上文

我們來談談背單詞的具體方法.

追根溯源法(構詞法)

中文造字有拼旁部首. 英文也有類似的方式, 詞根詞綴造字. aggrandize, emancipate 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正如上文提過, 記長單詞時, 如果不能把單詞分解成有規律的組塊, 工作記憶很容易過載, 人疲勞得快, 而且記憶效果還不好. 而詞根詞綴法能幫助我們如何分組記憶, 極大降低工作記憶的處理數量, 比如

aggrandize=ag~ad(toward)+grand(big)+ize(動詞後綴), 往大的說, 就是“誇大”emancipate= e~ex(out)+man(hand)+cip(take)+ate(動詞後綴), 從緊握的手(控制)出來, 就是解放, 不受束縛.

短期內大量記憶單詞時, 詞根詞綴法特別有效, 還能讓你觸類旁通, 猜出陌生單詞的意思.

如果你知道counter-表示“相反”, 馬上就能猜出

counterculture: 反文化的counterattack: 反擊

如果你知道tri-表示”三“, 三角形triangle非常好記,因為它由tri (三)和angle(角)構詞. 你可能不知道trio什麼, 但你至少能肯定這個單詞和“三”脫不了關係. 要是你能再多想一點, 把o看成嘴巴, trio是不是和三張嘴有關, 就接近答案了. trio可以表示“三重唱, 三重奏, 三人組”.

說了這麼多詞根詞綴法的優點, 下面來談談缺陷. 首先就是對基礎要求高, 沒有4000+的詞彙量積累, 詞根詞綴反而是新的記憶負擔. 那些不長的單詞, 還不如直接硬解背得快. 再者, 你會發現很多單詞並不是用構詞法造的, 或者單詞經過了多次演變, 詞根詞綴變得不再明顯. 碰到這種情況, 我還有另外的方法.

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 重點在於根據個人儲備, 通過聯想、偽造詞源, 記住單詞. 你可以從拼寫和發音兩個方向聯想.

以hedonism為例. 查過字典, 我們知道它表示“享樂主義”. ”主義“ 來自後綴-ism. “享樂”來自hedon. 看到hedon, 我立刻察覺到單詞左側是熟悉的he. 那麼don有沒有可能也是個有意義的單詞呢?

再查下字典, 發現它可以表示“大學教師, 黑手黨頭目, 穿上(衣服)“. 前兩個解釋沒什麼用處. “穿上(衣服)” 給了我思路. 想到曾經遇上的一位老師, 衣服一天換一套, 整個夏天還不重樣, 這不就是典型的“享樂主義”嗎? 先不管我的理解是否正確, 至少這個思路, 讓我一看到hedon, 腦子裡立刻蹦出“享樂”.

8月的時候, 我還碰到quaff(豪飲, 暢飲). 單詞雖然不長, 複習了幾次就是記不住. 考慮到單詞太短, 追根溯源法用不上, 我試著用聯想法背. 剛開始從拼寫的角度嘗試了幾次, 都沒有好結果, 於是就換個方向, 從發音上找思路. 我讀了幾次單詞, “夸父” 這個名字就蹦出來了. 夸父追太陽的時候, 不是喝了好幾條河嗎? 這不就是暢飲的畫面嗎? 這樣聯想之後, quaff的意思就記住了.

圖片記憶法

這種方法常用於實物名詞.

一些實物名詞, 英文字典講解得過於青澀, 可能讀完後, 還不知道東西長什麼模樣. 比如asparagus, 在字典上的意思如下.

如果查中文字典, 也可能因為沒有生活常識, 無法對號入座. 遇上這類情況, 圖片會更加直觀、易懂, 就如一句格言所說: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一張圖片抵得上一千個字) .

以前背asparagus, 查到意思“蘆筍, 龍鬚菜”. 可是不清楚蘆筍長什麼模樣, 即使我把asparagus和“蘆筍”這兩個詞的關聯背下來, 以後也不會應用. 抱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我查了圖片, 才知道原來是這玩意兒.

然後我邊看圖,邊念單詞, 又回想嚼的味道, 很快背下了asparagus.

語境強化法

語境強化法是指通過高頻地接觸真實案例積累單詞熟悉程度.

該方法主要通過2個方面提高背單詞效果:

增強理解 與大腦已有信息建立聯繫.

人的大腦善於記憶理解的知識. 僅僅明白單詞意思, 就好像只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字面含義. 如果不能真正理解, 即使把牛頓第一定律多背幾次, 也會很快忘記. 而在大量語境中強化記憶, 就像是提供了多個牛頓第一定律的應用場景, 讓人切身體會含義.

以clout為例. 有道詞典告訴我們clout有“影響力”的意思.

而牛津在線詞典的海量例子, 用一個個場景幫我們體會什麼是political clout, have such political clout, have clout on sth, deserve some clout, exert enormous economic clout 等用法.



而vocabulary詞典向我們展示了clout在主流媒體上如何使用. 其實, vocabulary的單詞解釋, 也是絕佳的語境強化素材.


讀完例句, 我們對clout理解更深. 這些例句讓單詞與我們所熟悉的場景建立聯繫. 換句話說, clout已經與大腦建立了多點、甚至網狀的關聯, 而這遠比“clout影響力”的單點聯繫更穩固, 更能經受時間考驗.

比較法

單詞背多了,這個麻煩避免不了: 形狀相似或者發音相似的單詞記混了. 解決辦法聽起來很簡單, 做個對比不就行了嗎. 不過, 只要你有過這類經歷, 一定會說: 我只是覺得類似的單詞好像在哪兒背過, 就是想不起來, 沒法做對比.

剛學pebble, peddle, paddle, puddle的時候, 我也常常張冠李戴. 那時peddle記得很模糊, 學新單詞paddle時, 總是把paddle記成鵝卵石. 接著碰到puddle, 感覺單詞似曾相識, 就是想不起來像哪個, 沒法放在一起對比.

找到混淆的單詞後, 就可以結合“追根朔源法”、“聯想法”, 自由發揮, 記住細微差異.

有段時間,我有點分不清indigenous, indigent, ingenuous, 放在一起對比後,發現能這麼記. 把indi看成印度(India), gen本身有“出生”的意思.

indigenous= indi(印度)+ gen(出生)+ous(後綴) 印度出生,對於印度人, 就是“本土的”或者“ 與生俱來的”indigent= indi( 印度)+ gen(出生)+t (土) 印度出生而且土裡土氣, 很可能收入水平不高, 延伸為“貧窮的”ingenuous=in(在) + gen(出生) + u (you) +ous(後綴) 和你剛出生時似的, 延伸為“天真無邪的”

到目前為此, 我們一共介紹了5種背單詞的方法. 這些技巧能幫你在短時間內快速記住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