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年水彩精選100幅,值得典藏!

水彩是西方傳入中國的畫種之一,自身已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


水彩在中國的引入與發展一方面對中國近現代美術價值觀審美觀方法論都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它也受到中國文化藝術的影響,中國哲學天人觀的空靈、中國詩歌的意境、中國水墨水的特性與水彩的靈明、快朗在表現美學和技法美學上是相通的。


以古元為代表的美術家的水彩畫、以楊廷寶為代表的建築家的水彩畫都可以看到中國水墨對水彩的滲透。


中國人似乎非常擅長表達水光天色的感覺,將民族繪畫的感悟力和特殊審美天分融匯其中之後,水彩畫同樣表達出人文精神的大關懷。




巴黎印象 鄭叔方



芭蕾 徐天潤


白山人家系列之四 孟慶凱



揹走了太陽 劉克銀



畢永祥 牛群 1986



陳建狜 試嫁妝 1984



晨風 高志華



晨光中 李錫華



程及 中央公園之春 1967



初春 袁振藻



窗前 奧迪



春雨 範保文



村鎮庭院 廖炯模



大地回春 賀建國



戴耳環的女郎 李建勳



戴澤 世界青年聯歡節在柏林 1951



地之子 龐燻琹 1934年



都市夜行 王雲鶴



鄂爾多斯高原之三 雲希望



放下你的鞭子(畫稿)司徒喬 1940年



風景 孫正學



馮顯運 少女 1986



海港新韻 林紹靈 1995年



關山·冬日黃昏 呂智凱



郭德第 競爭 1985



海濱晨光 陳九如



核桃 蔣燁



後溝村 楊培江



花卉系列之一 王北珍



花影 平龍



華紉秋 漁寨傳新歌 1984



黃昏 梁文亮



黃土地 毛國典



回憶 李平秋



雞冠花 郭德第



江南 趙志強



蔣振立 慰忠魂 1982



拉薩菜市 吳冠中 1960年



劉遠智 湖濱黛色 1983



壠南秋色 王曼勳



孟慶湘 待命 1984



夢幻愛丁堡 陳陽春



幕前觀眾 程及 1995



暮歸 華煒



南國風景 杜泳樵



靜物 1935 倪貽德



紐約北園 1920年李鐵夫



女模特 孟慶湘



女人體 谷鋼



女人體 谷鋼



女人體 吳正斌



盼 汪曉曙



龐薰琹 1941 貴陽苗族笙舞



秋墓道 1928-1929年 王悅之



賽 張洪亮



曬網 鄭起妙



上海蘇州河 鮑夫華



上海西區 陳鍵



沈家門漁港 1963 潘思同



世紀輝煌小浪底 1999王敬賢



水天一色 楊義輝



水鄉 梁鋼



宋彬 1982 水鄉



晚妝 莊弘醒



秋山秋水 1984 王大仁



東海漁村 1979 吳德隆



武漢長江大橋工地 1956年關廣志



西行散記兩幅之二 董克誠 26x35cm



戲曲人物 陳建狜



夏月系列之二十一 詩迪



閒情繫列 黃幸梅



鄉村 黃金德



鄉間小路 劉明明



鄉情 關維興 1998年



相依 李振鏞



香港西環唐樓 李沙



象山朝暉 陽太陽 1973年



小戶人家 黃增炎



秀江之秋 杜玉華



徐碟青 杭州西湖 20世紀早期



徐堅 初春 1983



雪村 董喜春



雪夜 王鴻海



雅典神殿 李礝培



陽太陽 春汛 1982



陽太陽 雨 1954



銀夢 張小綱



鷹笛 陳堅



魚 黃亞奇



漁網 劉昌明



玉淵潭之晨 古元 1982年



原始領域 樊惠剛



遠方的風景 楊永葳



月兒 張鴻寶



月光曲 柳新生



云溪晚餐 周剛



長江邊上的吊腳樓 吳德隆



昭津風景 李叔同 1905年



周紹淼 玉泉觀魚 50年代



朱輝 紅辣椒·黃辣椒



宗其香 重慶被日軍炸後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