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

蒋昊说经济


提起王健林,大家记忆犹新的恐怕是:“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先赚它1个亿!”

大佬很谦虚,马云也说过:“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这些企业家深得营销之道,在制造话题的同时,又免费为企业打了广告。尽管王健林一向很低调,而王思聪却是个怼人的主。


背景

王健林,1954年10月24日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70年入伍,在不到30岁的时候,做到了团职干部,是当时几十万部队中最年轻的干部之一 。

从军17年,在1986年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政府,职务晋升很快,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可以说前途大好。

但是,王健林在1988年却辞官下海,开始经商。具体原因,王健林是这样说的:

“一是赶上经商热。1988年到1995年,很多人辞去原有职务“下海”了。如果没有当时的经商热潮,中国今天不会有这么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二是想改善个人的生活。我觉得,别人能当万元户,我凭能力应该丕止万元户。”

就这样,王健林离开体制下海了。

第一桶金

可以说,王健林的创业很有眼光,看准了房地产。创业自然不是一帆风顺,何况在当年,王健林也遇到了今天创业者都会遇到的难题——缺钱。

“计划经济”时代,拿项目不仅要有钱,还要有“计划指标”,还得要出现在“国家计划委员会”指标名单上才行。

王健林找到了他在大连的一个战友,给了一笔费用,拿到了几万平米的指标。所以,一个战友,一个铁哥们是多么重要,关键时候能帮你一把。

拿地指标到手了,还得找领导批地,王健林跑了一遍又一遍,折腾的够呛,还没人搭理。

最后,领导给王健林说:“你不是想开发吗?把市政府的北侧那块地给你”。

什么意思?

大连市市政府北侧是居住区,房子老旧,设施差,100多户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想想都恐怖。这样的环境,自然被政府视为“有碍观瞻”。

这是给王健林一个“烫手山芋”,做吧,项目改造成本都要1200一平米,而当时市场最好的房子才一千零几十块。不做吧,领导已经答复,不做恐怕也没机会了。

王健林决定干这个项目,尽管遭到了很多人反对。当时王健林的公司叫“西岗开发公司”,王健林说:“开发公司,只有开才能发,你都不敢开怎么能发呢?”

所以有句话说的好: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王健林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只能成不能败。

为了赚钱,得把这个房子卖到1500元一平米,针对当时房屋户型的缺陷,王健林公司在户型上做了创新:

增加明厅。每户都有明厅,而当时大陆的房子没有明厅,一个小过道进去直接就是几间房。

增加卫生间。每户都配备卫生间,而当时的房子没有卫生间,只有县处级以上干部才允许配一间卫生间。

改造门窗。把木头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再加一扇防盗门。

这样的户型,在当时也是亮眼,房子开盘均价1580每平米,1000多套一个月卖光!

这一个项目,王健林赚到了第一桶金:赚了1000多万。让王健林的公司成为了第一个进入“旧城改造”行业的公司,也让王健林意识到旧城改造很赚钱,于是在大连就搞开了。


王健林创业初期体会:

1、敢闯敢试,“什么清华太,北太,不如胆子大”

不管你做什么,一定要有梦想,有目标,敢去做。你去做起码有一半的机会,你不去做机会是零。这个胆子大不是说让你乱干,但是得有勇气去闯,去试验!

2、创新求变

你要成功,要想不断成功,或者还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要能够求变、求新,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不能做跟别人一样的事情。凡是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获得的肯定是平均利润率;只有做跟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事,才获得超额利润。

3、坚持到底

创业一开始可能新点子会比较多,但是这点子一开始可能不成熟。新的模式可能在试行当中会遇到困难,也可能会遇到挫折,没有实现你的预期目标。这时候怎么办呢?如果你经过分析认为自己路子是对的,就需要坚持。我经常讲一句话:过去讲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我不一样,我到了黄河心也不死,我可能搭一个桥我就过去了;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我找个梯子我就爬过去了。

创业超有道-专注研究和实践新媒体营销,分享能落地的新媒体营销干货,并指导实际操作,让你能干会赚,欢迎关注交流!


超有道


鲁迅说,吃人。


南海山人冷眼向洋


不知道,我觉得我们这些老百姓不应该去关心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