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整顿影视行业,你感觉一线明星拿多少工资合适?

天天剪辑vip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演员拿天价合同,却做不出跟合同一样价值的事情,实在令人愤慨,既然国家整顿影视行业,我希望可以力度大,多监督,这样电影行业才能有比较好的发展!

个人觉得,演员的工资可以按照票房的百分之1来获取,而票房是我们观众来决定的,我们观众觉得它是一部好电影,我们就会很多人去观看,它的票房就多,那么演员们的工资就多,换言之,如果你演的不好,我们不想看,你就拿不了高工资,这个完全由我们观众决定,我相信好的电影好的演员,一定会体现出它的价值的!

另外想说点,一线明星,有好的有差的,好的咱们不说,差的你就好好想想我国科技领域的一堆大佬,默默无闻为国家做贡献,却没有天价工资,那些拿高工资没演技没职业责任的明星,好好学习一下我国科技大佬们吧!谢谢!





掠过耳畔


之前回答过类似的题目【演员月薪制可不可行】,我也讲过不能,讲的深了通俗易懂又被和谐反复修改、讲的浅了大家又不懂,搞的里外不是人……

这个题目相通,具体拿多少我也不敢下结论,在能力范围内拿多点我认为很正常(至少我以现在的认知我认为韩红古天乐拿多没问题),拿少了也很寒心。不在能力范围之内,拿多了那就必须抵制了。

广电发布了限薪令也没有指出一个演员到底拿多少,而是控制在一个范围,我猜想也不是说广电不能一撸到底而是——难,不是一般的难。

现在的演员毕竟是私人工作不是隶属国家直接管控,广电限制个人收入,实则等于是限制行业的发展,所以只能控制,毕竟个人的财富不能增长,国家也富不起来。

一线明星,现已知的最高能拿到1亿的片酬,最终到手也有几千万,税费同样有,所以在市场的经济下也讲不出错与对。

一线明星拿一次片酬就是我们普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

看到拿那么多我们仇富是一定有的,这个因素可能每个人都有。

到又老实讲,能拿这么多如果税费交的更多我反而支持,进国家和进私人我还是会选择的。

而现在是税费具体有多少谁也不知道,网络上爆出的那些偷税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与其严格控制片酬倒不如直接加大税费严格管控,让其为国家打工。

一线明星……国家一级演员同样有这个级别的,片酬也达到了上千万。

这种背景的一线明星,你说拿多了,貌似国家也没有过多的干涉。拿少了,可能本人无所谓,总归是有个铁饭碗。

所以一线明星拿多少?谁也说不上来。

这也不是我们所操心的了,限薪令、限籍令一一实行,这就说明国家正在遏制行业的暴力,还行业一个健康的环境,期待吧!


二次元独爱


当然是月薪年薪制,每月发工资每天工作八小时,加班也给加班费。工作类型也分三六九等,危险系数高低来区分工资多少。

工资建议就普通大众一体化,就比如我家这边基本工资1200,还是得加提成,毕竟没有提成那些明星肯定会偷懒。

关于明星消费挺高的问题,建议经纪人公司包吃住,包穿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

最后每年每个经纪公司建议来一次最佳演员员工评比大赛给予奖金。

最后建议工资在5-6千左右,根据城市消费水平不一样可以适当网上增长。




友谊剪辑


多少都行,单独来一套缴税比例,月入百万以上缴70%,千万以上缴80%,年度过亿综合评定后缴总额的90%。

偷税漏税全部收入罚没。举报人可得总额的5-10%,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如果还不够,给举报人提高的30%,我相信人性!当助理举报明星可以拿到几千万的时候,亲爹也拦不住。

问题是,里面复杂的利害关系,这么行之有效的政策是不可能出台的。



天涯以远


全国成立演艺公司,像香港tvb一样,不加入的全国一律封杀,按票房利润和演员贡献大小,给与演员一定的分红并评选出一二三流演员,按演员类别不同设定相应的工资标准,设立最低和最高工资标准,年底设立年终奖金,工资和奖金标准最高不应高于科研人员,让我国形成一个下一代都以科学家为偶像的良好氛围。


走着去新疆


首先是演员也是一种职业,只能是工资制,另外那就要看特殊贡献,岗位特殊津贴,表演演技津贴等,对于明星这称号也要象评院士劳模一样做


点石成金8100


综艺圈的天价片酬同样令人咋舌,一线明星录制综艺每期在300万到500万之间,一季下来片酬也在3000万以上。在去年曝光的片酬榜单中,范冰冰以一季8000万高居榜首。动辄上千万的天价片酬确实已成为业内很普遍的一种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2016年一二线演员的片酬增长了近250%,一部成本3亿元的电视剧,明星拿走2亿片酬。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国内演员的片酬甚至已达到影视剧全部成本的50%到80%。

而在欧美等影视发达地区,明星片酬通常不超过30%,他们将更多的资金放在了拍摄、制作上,也难怪《权力的游戏》等美剧凭借精良的制作宏大的场面每一季都能好评如潮,而部分国产剧叙事混乱剧本敷衍抠图成瘾,却总抱怨观众歧视国产剧打分太低。

此外,据资深经纪人透露,这些片酬的绝大部分都到了一二线明星手里,一线片酬近亿元,而新人拍几个月才只能拿到10多万,更别提那些群众演员了。演员片酬贫富差距过大也成了现在的一大问题。

如今是“粉丝经济”时代,小鲜肉小花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确实能为其参与的节目带来一定的号召力,这些流量明星能为一部剧带来超高的话题度和关注度,相比启用新演员来说,用流量明星相对比较保险。因此,制片方为了保险起见往往会将演员知名度号召力放在首位。

而这些自带关注度的人气明星总是有限的,人家档期多时间少,电视剧这种周期性较长的工作自然不比综艺来钱快,为了抢占一线明星的档期,竞价片酬也成了常态。在明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上市场的哄抬,片酬自然一路水涨船高。

明星片酬为何这么高?天价片酬终于有人管了,史上最严整治出台

“天价片酬”背后,折射出的是电视行业畸形发展的态势。如果一部电视剧,主要演员拿走70%成本,剩下所有人瓜分30%,这样留给剧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的费用就相当有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分配体系下,摄像灯光布景编剧导演会精益求精吗?难怪这几年“烂剧”的比例越来越高。此前某部“抠图剧”据传女主anglebaby拿了8000万片酬,全剧大量使用抠图和替身,简直又一次刷新了观众对国产剧的底线。


明星片酬为何这么高?天价片酬终于有人管了,史上最严整治出台

观众对“天价片酬”的抗议从未停止但也只能一边追着烂剧一边无可奈何,央视也曾就国内演员片酬过高做了专题报道,去年9月发文痛斥演员天价片酬,文章称,不少影视剧里,用于演员薪酬的花销占到整个项目费用的一半以上,而最该花钱的后期制作、特效等环节,却只能在有限的预算里“戴着镣铐跳舞”。

就在去年9月22日,电视剧行业四大协会联袂出台号称为史上最严的限酬令——《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

《意见》要求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这一严格规定,给拿着千万片酬的明星们泼了盆冷水,但寄希望于“限酬令”能有效遏制这种病态的情况,却未免太过乐观。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今,很多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将片酬转化为股权、红利等,以此更加紧密地锁定和一线明星的关系。许多演员为避开高片酬的名号,自己当出品人、制片人,实际收入的空间更大了。

遏制高片酬只是第一步,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分配机制,切实完善监管制度。高片酬不是明星或制片方某一方的问题,但明星的自觉和专业素养也很重要。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主管部门、制片方、演员、播出平台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


多加青菜



01

现在的一线明星大多是一年上千万元的收入,甚至上亿元,相比于普通百姓一年可怜的十万元左右的收入,真可谓是天上地下的差别,普通人恐怕奋斗一辈子都难以赚到这么多钱。于是有不少的人心里出现了不平衡,认为这是社会分配的不公平。

大牌明星可以收获全社会的掌声和鲜花,他们出演各种大电影,担任主角,接拍高价的广告,到处走穴赚出场费;但是二三流的明星却没有这种待遇,他们在电影里只能担当配角,只能接拍不知名的广告,出场费也少的可怜。按理说,他们的演出水平并没有如此大的差距,何以收入相差悬殊呢?

02

娱乐,体育这些文化行业的特点是“赢者全吃”。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分析,赢者通吃的根源在于这些明星提供的产品是公用物品,公用物品的特点就是可以让许多人共同享受,而不会互相排斥。

大部分人在观看电影或是听音乐时,肯定都想要看或是享受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我们可能没有专业人士的水平,对电影和音乐有那么高的鉴别能力 ,所以能够依靠的只能是明星的市场影响力,首选的自然是大牌明星的电影和音乐,他们所积攒的人气越来越多,自然市场的需求就越来越大。明星的高片酬一方面是该类行业的特点,另一方面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水平才导致了明星的高片酬。

看看现在明星的竞争市场吧,不少的俊男靓女奋不顾身的投入到明星大队中来,一线明星的数量又是极其稀少的,真可谓是万里挑一,我们只看到了一线明星的收入高,却没有看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倒在了通往明星的道路上。他们所受到的压力,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生理上的,常人一般难以忍受,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易患抑郁症的群体等等。

这和其他行业一样,处在行业最顶尖的位置吸取了最丰富的资源,可能就是全部的资源。

03

科学家的发明研究是对人类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价值,而明星的演出又有什么价值呢?

他们拿科学家做例子,认为一个科学家辛苦研究的收入却抵不过明星十几分钟的出场费,以此想要说明中国人不重视知识,却喜欢看那些他们称之为“戏子”的演出,于是“无知的中国人”“可悲的中国人”的论调出来了。

看到很多人都拿那些做出重大发明的科学家做例子,看他们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却做出了改变,比如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可以治疗千万人的疟疾,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造福了几亿的穷人但是一旦将这项专利收费的话,她一定也是亿万富翁,他们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崇高,不过多的在乎收入的多少,心里想的是全人类的福祉。

而当科学家能够将自己的发明投向市场的话,我们会发现那些最富有的商人绝大多数又是科学家,例如比尔盖茨发明了Windows系统,乔布斯发明了苹果手机,马化腾发明了QQ和微信,马云发明了电商模式,李彦宏发明了搜索引擎模式,这些人都是世界的顶级富翁。

而关于文科方面的新思想理论的发明本身都并不是受市场欢迎的,这种盛行是需要时间的检验,它们的道路注定充满曲折和荆棘。

04

明星的价值在于他们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所出演的电影或是所演唱的歌曲绝不仅仅是作品本身,更重要的可能是其后的连锁反应。

韩剧《太阳的后裔》热播之后,取景地深受旅客欢迎

一部电影或是音乐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教育,旅游餐饮,化妆等等行业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现在的韩流席卷亚洲,不少国人远赴韩国只为参观韩剧里的拍摄地点,顺便还能在韩国本地整容。据估算,韩国在文化产业中每投入一美元,在相关的行业中可以有35美元的产出,这其中明星影响力的作用应该是巨大的。

另外一个明星的收入不仅仅是属于他个人的,他的背后是相当大的制作团队,有发型师、助理,经纪人、指导老师、司机、保安等等,背后是无数人的就业机会,这些人都是依靠明星的收入生活。从上述的经济分析中:我们就可以明白明星所做出的贡献远远大于他们的所得。

05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正和博弈”的社会,也就是说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别人增加的财富不影响自身财富的变化,甚至可以带动自己财富的提高,所以整个社会的产出可以不断增加。

中国的舆论环境对待明星不太友善,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别人收入的提高或许可以带动自己收入的相应提高,道理在上段已经阐述清楚了。现在我们打击高片酬,不仅仅是对我们选择高质量作品的权利的剥夺,只能看较低水平的作品,同时还拖累了相关产业,使得一部分无辜的人失业。

06

明星这么高的片酬与自身的烂作品成为反比,一方面拿着高片酬,一方面却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作品

这是目前市场上作为流传的依据。

那些明星的高片酬本质上是由于我们群众暧昧的态度导致的。一旦人民群众不认某个流量明星的话,那么也就不会存在高片酬了。

明星的片酬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是投资商认为自己能够在明星身上赚到更多的收益,所以才愿意在明星上投资,这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很多人会说演员的演技不符合所拿的片酬,这不是我们群众所关心的事,这是那些为明星投资的人所关心的事。

高片酬和低片酬,好演技与烂演技,喜欢和讨厌,这些都是属于价值判断,是因人而异的,就不应该有外界的,我们认为片酬高是因为以自己的收入为参照物,中国目前的社会贫富差距仍然很大,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抱怨别人的收入高。

其实说到底,所有的谴责都是对自己收入水平低这一现实的不满,我们现在对高片酬的明星有如此多的微词,还不如切实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收入吧。


中国汇声汇影


哈喽,大家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明星收入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

前段时间一份流传甚广的《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榜单》,能登上榜单的名人入选门槛是2500万元,其中收入过亿的名人就有14位。范冰冰以2亿4400万元拔得头筹,鹿晗收入1亿8160万元排名第二,而此次引起证监会注意的李易峰则以1亿7070万元排名第四,远远超过成龙等国际巨星。



榜单统计的时间范围是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入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片酬、导演监制费用、数字专辑收入、演唱会门票收入、比赛奖金、代言费用和活动费用等。也就是说,这还不包含名人名下的投资性收入以及经营性收入。

当然,这个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前段时间的范冰冰时间也给我们再次提醒了明星的天价片酬。相信也并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所以,明星的工资究竟拿多少比较合适呢?


从我的观点看来。我们国家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共存的分配形式。所以,一些一线的影视明星收入应该按这这分配制度来进行工资的获取。毕竟一线明星的片酬确实高的吓人。


而且现在的娱乐圈混乱无章,大明星挤压小明星比比皆是。现在明星很多都是依靠外表,并没有特殊的才能或者过硬的演技,但却简单的获得了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收入。最终,明星的收入应该回归现在的一个正常的状态。我相信这次的整顿肯定能有效的调整一线明星的收入。

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评论。


黄河水


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好的影视作品放到市场之前,明星该拿普通基本工资,等待市场反响热度之后,在考虑提成,报酬。作品越优秀,市场反响更强烈,明星片酬更好,无可厚非。五毛特效加脑残故事的作品,拿一块都觉得是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