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东北大学,一所值得铭记的实力高校!

一年时光说长不长,回首东北大学每一次前进的脚步都历历在目;一年时光说短不短,365个日日夜夜的收获何其之多。每一个为之骄傲的成绩背后,都浸润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投入。今天,让我们透过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数字回忆关于

东北大学的2019年,用数字看东大成果,用数字读东大未来。

1. 辽宁省计划向东北大学投入10亿,支持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2019年,辽宁省政府下发了《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辽宁将筹集资金7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其中向东北大学投入10亿元,支持东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方案》指出:

目前,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居于国内前列和国际前沿,其学术影响力被国际公认;"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在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际上和行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校将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作为创一流突破口,带动其它学科创一流。

2. 东北大学以奖项数量591项,总分93.62分,位列全国第10,辽宁第1

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15-2019年和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TOP300)中,东北大学以奖项数量591项,总分93.62分,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10名,辽宁省普通高校第1名。

东北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以拔尖"三创"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教育、重实践、重成效"为原则,以"专创融合" "赛教融合""产创融合"三融合为特色,协同打造理论教学、创新实验、双创竞赛、成果对接、创业孵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以"两分""三创""四化"为核心的育人体系,培育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锻造创业精神、造就创新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仅2019年,东北大学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国际级特等奖1项、国际级一等奖15项、国际级二等奖45项、国际级季军1项、国家级特等奖6项、国家级一等奖41项、国家级二等奖58项、国家级三等奖82项等。

3. 东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5%,位居全国前列

东北大学2019届毕业生总数共计852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783人,硕士毕业生3392人,博士毕业生345人。在全国各大高校公布的2019年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软科汇总了其中26所一流大学的相关就业数据,东北大学以95.5%的就业率位居全国和东三省前列。

2019年,东北大学进一步推进"校、院、专业"三级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建设,结合学科专业发展特点,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市场规模与质量。2019届毕业生中到中高层次用人单位就业比例约50%。大批国内重点行业和领域内领军单位已与东北大学建立了稳定的人才合作关系,每年均会前往学校招收东大毕业生。下图为东北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重点单位TOP30。

在升学方面,东北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49%(包括国内升学和留学),较2018届提升3.3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毕业生国内升学高校主要为"双一流"大学,留学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下图为东北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升学高校TOP20:

4. 东北大学获2019年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直接经费1939万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立项名单。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牵头申报的"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直接经费1939万元。

工业制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发展升级的国之重器。中国制造业如何由大变强,发展工业人工智能毋庸置疑。柴天佑教授牵头申报的"重大耗能设备智能系统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有望实现智能制造的远景,即将企业原来的ERP/MES/PCS(DCS)三层结构变为由人机合作智能优化决策系统和装备(过程)智能自主控制系统组成的两层结构。具有了感知、认知、决策功能,解决无法实现ERP、MES、DCS(PCS)无缝集成优化的难题,实现企业决策与控制一体化,从而实现制造流程全局优化。在典型重大耗能设备取得引领我国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示范应用成果,使智能系统的决策水平优于优秀的知识工作者,使先进企业的重大耗能设备节能效果显著,单吨能耗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5. 东北大学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获批立项,获中央财政经费2627万

2019年,国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印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2018年度立项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据通知,东北大学牵头的"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的智能进化机理和设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获批立项,

项目中央财政经费2627万。

"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属于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领域。专项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以解决重大共性科学问题为导向,围绕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前沿交叉基础研究进行战略部署,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北大学牵头的这一项目针对分布式信息能源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重大国家需求,以信息能源耦合建模和立体协同智能进化算法为基础,突破传统能源孤立分析模态和阿尔法零算法局限,研发自学习智能终端和自适应立体协同管控系统,实现"人-机-信-物"的群智优化和"自-互-群-云"的协同进化。

6. 东北大学以11718.61万元的合同金额,位列全国高校第9位

2019年,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联合召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新闻发布会暨研讨会。东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入选该报告,且多项指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其中,在2017年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东北大学以11718.61万元位列第9名。

(节选前15名高校)

多年来,东北大学在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学科、人才、科研、产业良性互动发展。学校入选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及国家发改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2016年东北大学输出技术成交额全国第一,2017-2018年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直属高校排名第5位。学校坚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和交叉科技前沿等领域,推动大学科学园建设,为东北大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

一个个数字的背后凝聚着东大人自强不息的坚定信念,蕴含着东大人孜孜以求的远大梦想。从科研创新到科研成果转化,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东北大学身体力行地交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答卷。面向未来,东北大学正坚定地走"创新型、特色化、开放式"发展道路,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铮铮誓言,字字铿锵:"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沈水之阳,南湖之畔,欢迎广大优秀学子关注、报考东北大学,在这里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在这里感受无穷的学术魅力,在这里广结天下的良师益友!

素材来源:东北大学官微、东北大学官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